手机版
扫一扫查看
题库首页
提分神器
学习问答
社群中心
VIP中心
试卷下载
您现在位置:
在线自测
>
专题练
>
浏览试题
[单选题]
(2024·安徽名校教研联盟高三3月联考·9)下图为《人民画报》1952年1月的新年宣传画《向苏联专家学习》,该图( )
A
展现出典型浪漫主义风格
B
表明工业化建设的开始
C
突出中苏友好的政治主题
D
说明苏联模式全面推广
收藏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试题答案:
C
试题答案:
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漫画反映了新中国建国初期苏联对中国的帮助,突出了中苏关系友好的政治主题,故C正确。图片属于现实主义作品,排除A。工业化建设此时并未开始,排除B。材料并未反映出苏联模式的全面推广,排除D。
相关题目
(2024·湖南金太阳联考高二期中·2)两汉在西北方累年作战,为妥善安置“四夷”,先后设置安定、天水、上郡、西河、五原、金城、张掖等属国,此后属国制度逐渐从西北边塞扩展至东北、西南方向。属国能够对归附民族进行集中管理,保留其原有的社会组织。汉代这一措施
(2018·山东临沂三模·33)英国长期以来实行的是保护性的重商主义政策,从17世纪五六十年代开始实行的《航海条例》到1815年颁行的“谷物法”都体现了这一政策。 但到1846年废除了“谷物法”,“航海条例”也在1849年被取消了。这说明当时英国
(2012.江苏单科.3)以下关于“市”的材料中,最符合右图场景的是《清明上河图》(局部)
元代著名文学家张养浩在《山坡羊》中写道:“一头犁牛半块田,收也凭天,荒也凭天。粗茶淡饭饱三餐,早也香甜,晚也香甜。布农得暖胜丝绵,长也可穿,短也可穿。草屋茅舍有几间,行也安然,睡也安然。雨过天晴驾小船,鱼在一边,酒在一边。日上三竿犹在眠,不是神仙,胜是神仙。”对这首词的解读正确的是 ①反映了古代农耕经济的落后性和保守性②反映了小农经济状态下农民生活的富足和惬意③反映了古代自然经济状态下农民不思进取的心态④反映了中国古代传统小农经济的基本特点
(2015.福建文综.13)图7是《说文解字》列出的“历”“史”二字的篆书。许慎解释道,“历”者,过也,传也。“史”者,记事者也,从又持中;中,正也。据此可知,“历史”的原意是指
(2017·福建龙岩一模·26)有学者指出,科举制度的积极作用不仅在于它所促成的“上升”型流动(下层士人在竞争中脱颖而出得以参政),也在于其“下降”流动(居官者得不到世代承袭的保障)该学者认为,科举制
(2019·浙江金丽衢十二校一模·6)孙中山在1924年国民党一大宣言中如是说:“凡本国人及外国人之企业,或有独占的性质,或规模过大为私人之力所不能办者,如银行、铁道、航路之属,由国家经营管理之,……此则口口口口之要旨也。”“口”中应该填入的是( )
(2019·江苏如皋高三上学期教学质量调研三·14)荷兰和英国的东印度公司把投资收益与经营管理分开,使投资者从经营管理的风险中解放出来。这促使资金雄厚的大商人敢于调动大量资金投入商业殖民的事业中去。东印度公司这种管理模式
(2016·新课标全国Ⅲ卷文综·27)明末有人描述江南农村的变化时说,百年前的雇工“戴星出入,俗柔顺而主令尊”,如今“骄惰成风,非酒食不能劝”“夏必加下点心,冬必与早粥”。这一变化反映了
17世纪英格兰诗人约翰·克利夫兰曾写道:“英格兰是个完美的世界!又拥有了东、西印度!请修改您的地图吧:纽卡斯尔(位于英格兰东北部,当时英格兰的煤炭出口中心)就是秘鲁。”这反映了当时( )
热门试题
1.
(2023·高三模拟·9)“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然而在此之前,“乡村振兴”的步伐实际上从未停止。下图是位于江苏省宿迁市上塘镇的“春到上塘”纪念馆。改革开放后,通过村民的努力,上塘镇成功摆脱了过去穷困的状态。1981年3月4日,《人民日报》公开发表的《春到上塘》,专门赞誉上塘取得的经济发展成果。上塘经济得到显著发展是由于
2.
(2024·山东淄博三模·5)图2为1845年—1848年英国货物输华总值(单位:英镑)。这反映出当时中国( ) 图2
3.
《北京条约》签订:____年(只写数字)
4.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6分)材料一明中后期,由于商品经济的发达,江南出现一个显著的消费群体——商人。他们“精食馔,鲜衣服,丽车栋,婚丧嫁娶,下至燕集,务以华缛相高。”经济富裕的士绅更是铺张浪费,不仅居室“城中富室之家,多高堂广厦,杂用诸色植木,周围绕以砖墙。”随着经济条件的改善,普通民众“男子服锦绮,女子饰金珠,皆僭拟无涯,逾国家之禁。”——摘编自欧磊《明代中后期奢侈风气差异特征论》材料二中国被迫卷入西方经济体系后,外国商品就开始大量进口,引发了民众抵制外国商品、保护本国经济的国货运动。一战前,各大民间商业行会成立各种推动国货运动的团体,提出“……多一份呢绒,即少用一份国货,少用一份国货,即损我国家一份利源。”一战后,国民政府也开始重视国货运动,1928年,孔祥熙提出“征集全国出品,陈列展览,以示奖励而资观摩”的设想,得到商业领导人、学生及社会各界的广泛支持。国货运动通过区分“国货”与“洋货”,将民族观念与消费文化联系起来,最终塑造了近代民族国家。——摘编自孙燕《从国货运动探究消费主义文化发展》材料三“一五”计划时期,党中央多次发文,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深入、全面的节约运动。短短5年,全国完成基本建设投资总额达550亿元,工业总产值超过原定指标的17%以上,平均每年以18%的速度向前发展,积累资金909.2亿元,并把它全部用到生产和建设事业中。而且,节约运动还向人民群众进行勤俭建国、勤俭持家的教育,也要求党政军群负责人员视察、休养、旅行时,地方不许接送、宴会和送礼,鼓励各级干部脱鞋下田,参加劳动生产。同时,节约运动要求工业企业订立各种技术规程与操作规程,不仅要完成计划数量指标,还要完成质量指标;企业领导必须把节约的任务摆上重要日程,在学习生产管理的同时,必须学会财务管理。——摘编自孙钦梅《“勤俭建国”:节约运动与一五计划的实施》(1)根据材料一,指出明中后期社会消费领域出现的新现象,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12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20世纪初期中国国货运动日益高涨的原因。(6分)(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一五计划时期大力开展节约运动的意义。(8分)
5.
1877年,上海轮船招商局的吨位增加至391万吨,占当时我国通商口岸选出的中外轮船吨位统计总数的36.7%,“天津、烟台各轮船生意,多归其揽载。”这说明洋务运动( )
热门试卷
部编版新教材高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83355做题
高考历史大事年表全练(190题)
去做题
已有74070做题
中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65320做题
3.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74选56)
去做题
已有57082做题
2021年天津卷
去做题
已有22128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