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扫一扫查看
题库首页
提分神器
学习问答
社群中心
VIP中心
试卷下载
您现在位置:
在线自测
>
专题练
>
浏览试题
[单选题]
(2019·湖南株洲高一第二学期期末·2)钱穆提到:唐代科举考试中实行“公卷通榜制”。所谓公卷,是由考生把平日诗文成绩呈送给能文章有学问的政府大僚阅看;通榜是考后出榜前,根据社会及政府先辈的舆论来拔取知名之士。这一做法
A
完善了察举制度
B
反映了社会舆论决定考官选择
C
扩大了统治基础
D
可能使科举制公平性受到质疑
收藏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试题答案:
D
试题答案:
根据题干可知,通榜是考后出榜,并不凭借考试,而是依据社会及政府先辈舆论进行选拔知名之士,难以防范有些人借此制度进行作弊,故选D项;察举制为汉代选官制度,排除A项;题干未体现社会舆论对考官的影响,排除B项;题干现象不利于人才的客观选拔,限制了部分下层人民向上层流动,排除C项。
相关题目
(2013.福建文综.15)《唐六典》记:“工巧业作之子弟,一入工匠后,不得别入诸色”;《新唐书》载:“细镂之工,教以四年;车路、乐器之工,三年;平漫刀矟(长矛)之工,二年……教作者传家技。”这表明唐代工匠①频繁更换工种 ②长期在官府作坊干活③职业是世袭的 ④是临时工人
(2007.广东文基.36)欧盟和亚太经合组织的建立,反映了
(2015·新课标全国Ⅱ卷文综·24)古代儒家学者批评现实政治,往往称颂夏、商、周“三代”之美,甚至希望君主像尧、舜一样圣明。这表明了儒者
(2013.安徽文综.16)图4是抗日战争时期的一幅漫画。符合其主题的是图4注:1941年12月日本挑起太平洋战争①日本企图从海上封锁中国②抗日战争开始进入相持阶段③中国抗战牵制了日军主要兵力④侵略扩张使日本陷入战争泥潭
(2017.11·浙江高考·19)有法学家指出:“罗马曾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是以武力,第二次是以宗教,第三次则以法律。”罗马从共和国建立到公元前3世纪中叶产生的法律统称为( )
(2018·海南高考·15)意大利艺术史家瓦萨里在1550年出版的人物传记中,记述了13~16世纪意大利许多杰出的建筑师、画家和雕刻家。欧洲北部城市的一位读者在写给瓦萨里的信中说:虽然我未到过意大利,但感谢上帝,我已经能阅读您的大作了。这表明( )
(2018·新课标全国Ⅱ卷高考·24)据《史记》记载,商汤见野外有人捕猎鸟兽,张设的罗网四面密实,认为这样便将鸟兽杀绝了,“乃去其三面”,因此获得诸侯的拥护,最终推翻夏桀,创立商朝。这一记载意在说明
(2016·新课标全国Ⅲ卷文综·29)1903年,张之洞等拟《奏定学堂章程》,其中规定禁止使用“团体”“膨胀”“舞台”“影响”“组织”“运动”“报告”“观念”等新名词,其根本目的在于
(2012.广东文综.14)有人这样评论当时的政治制度:如果宰相制尚未废除,宰相就会用古代圣人贤君的德行来劝谏君主,君主就不会肆无忌惮。据此可知,他主张
(2021·安徽安庆高一第一学期期末·2)“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礼”,周人“人无于水监,当于民监”,春秋时期孔子提对鬼神“敬而远之”的态度。这一变化反映了
热门试题
1.
东汉后期和唐朝前期黄河流域、长江流域县城数量表(单位:座)(2)概述上表反映的县城数量及分布的变化,阐释导致变化的历史原因。(10分)
2.
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层级的变迁中有一个鲜明的特点是第一级政区的变化很大,如秦汉为郡,汉末魏晋南北朝为州,唐末为道,宋代为路,元明清为省。这一特点反映了我国古代( )
3.
(2014·山东东营·7)“甲午战争是一个命运转折点。随着军队的战败,中国腐朽之极的封建制度走到了它的尽头。随着人民的觉醒,中华民族救亡图存、变革求新的强烈意愿喷薄而出。”这里的“变革求新”是指( )
4.
(2019·安徽蚌埠三模·30)美国记者斯诺采访延安后写道:“1938年以来,日军已作了多次的消灭进攻,对着所有主要的游击根据地,首要目标是八路军和新四军,这两支军队的各种组织现在的作战次数约占沦陷区全部交战的五分之四。”据此可知,斯诺
5.
秦代选官主要实行军功入仕,军功以在前线杀敌数量来计算;汉代选官主要实行察举制,由地方官在辖区内考察人才并推荐给中央,被察举的人必须品德高尚、学识才干出众。这反映出秦汉之际( )
热门试卷
部编版新教材高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83137做题
高考历史大事年表全练(190题)
去做题
已有74003做题
中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65169做题
3.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74选56)
去做题
已有57081做题
2021年天津卷
去做题
已有22128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