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扫一扫查看
题库首页
提分神器
学习问答
社群中心
VIP中心
试卷下载
您现在位置:
在线自测
>
专题练
>
浏览试题
[单选题]
(2020·浙江名校新高考研究联盟高三第二次联考·8)有学者认为,鸦片战争以来,地主阶级改革派、洋务派主张取法西方的兵器、声光化电之技,而后维新派又力主学习西方宪政之术,但都以失败告终。百日维新后,中国激进主义的政治变革发端。1912年,他们制定并通过了《临时约法》。该学者意在强调《临时约法》( )
A
是维新派和革命派共同制定的宪法
B
是近代中国社会转型变化的结果
C
确保了共和体制在中国的成功实践
D
在政治制度设计上存在严重缺陷
收藏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试题答案:
B
试题答案:
材料中逐一提及各阶级派别向西方学习的具体情况,可知《临时约法》是当时近代中国发展的历史选择,是当时各阶层有识之士探索救国道路的重要部分,故选B项;材料中“他们”指的是资产阶级革命派而非维新派,排除A项;材料中并未提及临时约法颁布后在中国的共和体制实践,排除C项;材料中仅提及《临时约法》颁布前的历史背景,未对《临时约法》内容展开评价,排除D项。
相关题目
(2020·山东青岛高一第一学期选科期末·10)明清时期白银成为主要货币,“朝野率皆用银”。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2015·山东文综·13)《尚书·酒诰》云:“人无于水监(照镜子),当于民监。”这句话体现的思想是
(2015.山东文综.13)《尚书.酒诰》云:“人无于水监(照镜子),当于民监。”这句话体现的思想是
1894年张奢参加科举考中状元,却由于父亲之死未任职官,返回故乡致力于地方社会的发展。1897年受两江总督张之洞委托,张奢在南通建立大生纱厂,张謇弃官经商( )
(2017.11·浙江高考·12)下图所示为近代一则电话广告,中有“无论天气冷、热、晴、雨,可以足不出门,立刻使你将各种事情很顺利的办妥……装有电话的家庭,处处可以享受迅速便利舒适的利益,而且可以节省劳力、时间、金钱”等字样。该广告反映出( )
(2015·陕西渭南一模·5)《荀子·富国》中记载“掩地表亩,刺草殖谷,多粪肥田,是农夫众庶之事也”。材料表明中国古代经济的特点是
(2010.福建文综.16)图六为某名人陵墓护栏上镌刻的文字,其含义反映了该名人的社会发展观。据此判断他是
(2014.北京文综.12)读图8,根据所学判断,在地区④产生的代表性著作是图8
(2017.北京西城高三期末.26)不同时期流行的口号与民谣反映了时代的特征。以下按时间排列正确的是①“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②“以钢为纲,全面跃进”③“抗美援朝,保家卫国”④“抓革命,促生产”
(2024·广东二模·2)汉武帝去世后,继位的昭帝年仅8岁,外戚霍光以大将军身份秉政,领尚书事。西汉后期如外戚王莽等,也都是以大将军或骠骑将军、车骑将军、卫将军等身份执掌中央大权。上述现象反映出( )
热门试题
1.
成书于1574年的《印度群岛地理通论》是由西班牙地理学家洛佩斯·德·维拉斯科所写。书中表现出对信息、数字、规模、名字、疆域的难以抑制的欲望,令人感到世界在无限延伸。这反映出作者( )
2.
(2017·江苏高考考前模拟预测三·19)“(它)是经典力学的第一部经典著作,也是人类掌握的第一个完整的科学的宇宙论和科学理论体系,其影响所及遍布经典自然科学的所有领域。”这里的“它”指的是
3.
下列时间轴反映了新中国成立后的一段历史,其中( )
4.
5.
(2024·四川眉山·11)下面是19世纪中期发生在世界上的一些大事,这些事件反映出( )
热门试卷
部编版新教材高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83137做题
高考历史大事年表全练(190题)
去做题
已有74003做题
中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65169做题
3.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74选56)
去做题
已有57081做题
2021年天津卷
去做题
已有22128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