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扫一扫查看
题库首页
提分神器
学习问答
社群中心
VIP中心
试卷下载
您现在位置:
在线自测
>
专题练
>
浏览试题
[单选题]
(2020·江苏南通、泰州、扬州、徐州、淮安、连云港、宿迁七市二模·15)到了18世纪,玉米和马铃薯在亚欧人饮食中的比重大大提高,支撑着众多的人口。从西欧到中国的土地上,美洲的豆类提供了蛋白质,番茄和辣椒提供了维生素,并使饮食有滋有味。对这一现象解读正确的是( )
A
欧洲的本土作物在全球范围内广泛传播
B
工业化带来的粮食增长使世界人口激增
C
物种交流有利于改善世界各地的饮食结构
D
粮食作物是早期亚欧贸易的主要交易品种
收藏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试题答案:
C
试题答案:
题干中玉米和马铃薯、番茄和辣椒是在新航路开辟后商业革命中物种交流的表现,故选C项;玉米和马铃薯是原产于美洲的物种,不是欧洲本土作物,排除A项;题干中物种的交流是在工业革命前就发生的,不符合“工业化带来”,排除B项;早期亚欧交易主要是香料和茶叶等,并且番茄和辣椒等不符合“粮食作物”,排除D项。
相关题目
(2012.安徽文综.22)金砖国家(中国、印度、巴西、俄罗斯和南非)作为新兴经济体,正在改变着世界经济格局。图6反映了 ①金砖国家经济都持续高速增长 ②金砖国家整体经济增长率都超过发达经济体③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发展迅速 ④新兴经济体的崛起推动了世界经济的发展
(2015.四川文综.3)“词”在两宋的发展胜过“诗”,被看作一个时代文学的代表,原因可能有①节奏感强,形式更为自由,便于抒发感情②对仗工稳、句式齐整,适于言志和述怀③能合乐歌唱,贴近市民生活,群众基础广④不断变革、创新,风格多样,佳作迭出
(2022·广东省茂名市一模·1)“天下”一词最早出现于《尚书》,此时的“天下”并不包括蛮夷戎狄所构成的“四海”。至战国时,孟子提出“以夏变夷”,“天下”亦将“四海”纳入其中。这一变化反映当时
(2011.广东文综.14)“虎溪三笑”讲的是儒者陶渊明、道士陆修静、僧人慧远一起品茗畅谈、乐而忘返的故事。故事本身是虚构的,却在唐宋诗歌、绘画作品中时有出现。据此可以得出符合史实的结论是,当时
(2014·河南郑州一模·6)“凡有司官私役使部民,及监工官私役使夫匠,出百里之外,及久占在家使映者,一名笞四十,每五名加一等,罪止杖八十。”(《大清律例》)该规定主要反映了当时
(2019·广东一模·29)1876年,中日就中朝关系展开论争,森有礼与李鸿章对答记录节选如下:表2综合两则对答可知( )
(2015.上海单科.28)今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世界各地开展了一系列纪念活动。如果由你来为学校策划一个“共同记忆:影像中的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纪念展,可选择下列哪些资料
(2017·新课标全国Ⅲ卷高考·24)图4是西周与战国两个时期相同文字的不同写法,反映出字形发生了变化,促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2018·全国Ⅱ卷“超级全能生”高三9月联考·3)钱穆说:“布衣可以为公卿,公卿亦可为布衣。后一句话其实并不可信。官僚政治取代了世卿世禄制度,但它在某种程度上又保留了后者的一部分变形物。”这表明官僚政治
(2024·湖北重点中学智学联盟高三10月联考·1)仰望星空,观象授时,在中国古代是极其重要的一件大事。考古材料证明,距今约4700年的陶寺古观象台,由十三根夯土柱组成,形成了十二条宽窄不一的观测缝,第二条对应冬至,第七条对应春秋分,第十二条对应夏至。这可以用于研究( )
热门试题
1.
(2018·山东潍坊一模·4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摘自陈会颖《中外历史对比年表》等 上表为19世纪中期—20世纪初中外历史事件简表。从表中提取相互关联的中外历史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写明论题,中外关联,史论结合。)
2.
(2022·山东潍坊·1)考古证据显示,许多民族独立驯化了不同的植物。能印证这一结论的是( )
3.
4.
(2020·新课标全国Ⅱ卷高考·26)宋太祖开宝六年(973年)省试后,主考官李昉徇私录取“材质最陋”的同乡武济川一事被告发,太祖在讲武殿出题重试,殿试遂成常制。经此事后,宋代科举
5.
有学者指出:“受翻译运动的影响,那些希腊语版本早已遗失的古希腊哲学和其他科学著作才得以成为古代重要的文化遗产。现代欧洲文明体系的形成,正是得益于这些来自沙漠的游牧人旺盛的好奇心和他们对古代文化的不懈学习与吸收。”这一观点
热门试卷
部编版新教材高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82909做题
高考历史大事年表全练(190题)
去做题
已有73912做题
中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64867做题
3.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74选56)
去做题
已有57079做题
2021年天津卷
去做题
已有22128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