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扫一扫查看
题库首页
提分神器
学习问答
社群中心
VIP中心
试卷下载
您现在位置:
在线自测
>
专题练
>
浏览试题
[单选题]
(2024.1·浙江高考·17)辛亥革命时期,不少革命党人头脑中只有“排满”二字,以为“清室退位,即天下事大定”。南北议和时,孙中山要求继续把革命推向前进,反对向袁世凯妥协,但“党人即起异议,谓予(孙中山)所主张者理想太高,不适中国之用,众口铄金,一时风靡,同志之士,亦悉惑焉”。材料旨在说明( )
A
三民主义思想不适合中国的实际
B
南北议和改变了辛亥革命的性质
C
革命党人尚未普遍认同三民主义
D
孙中山主张发动反袁的二次革命
收藏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试题答案:
C
试题答案:
材料提及不少革命党人满足于“排满”,当孙中山反对向袁世凯妥协而继续革命时,革命党人“谓予(孙中山)所主张者理想太高,不适中国之用”,结合纲要上册第18课所学三民主义可知,革命党人只接受了孙中山的民族主义的部分内容,没有接受推翻封建帝制的民权主义,故选C项;“不适合中国的实际”不合史实,三民主义是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排除A项;“改变了辛亥革命的性质”不合逻辑、史实,应为“没改变”,排除B项;二次革命指1913年孙中山发动的讨伐袁世凯的战争,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D项。
相关题目
(2017·海南高考·12)图2是创作于1950年的宣传画《拖拉机》,该作品反映出( )
(2015·新课标全国Ⅰ卷文综·24)《吕氏春秋·上农》在描述农耕之利时不无夸张地说:一个农夫耕种肥沃的土地可以养活九口人,耕种一般的土地也能养活五口人。战国时期农业收益的增加
(2020·山东济宁三模·5)明朝景泰元年(1450年),“以边事孔棘,令天下纳粟、纳马者入监读书,限千人止”,后纳银也可入监。万历三年(1575年),张居正认为“方今急务,惟在正人心、明学求”,奏请明神宗取消景泰以来的做法,并考核现有生员,学业期满文理不通的发充胥吏或罢黜为民。张居正的这一举措( )
(2019·浙江4月高考选考·19)有学者指出,法国大革命的根本目的,无非就是要打破王公贵族的政治垄断,要在一种新的思想基础上重建政治统治的合法性。这次革命也因此获得了自己的正当性乃至神圣性。这种“新的思想”是( )
(2017·江苏高考·5)中国画注重写意传神,追求“得意忘形”,或者说注重用画面传达主观情致与神韵,并不拘泥于客观景物和人物的逼真摹写。这种特点可概括为
(2018·安徽蚌埠二模·25)唐代人口迁移受法律严格限制,只能在特定范围内,作有条件的迁移。而宋代则逐步放开对人口迁移的限制,尤其是乡村客户(无地农户)有了迁徙自由。这一变化
(2008.山东文综.9)图3为北宋东京(今开封)示意图,其中设置了两处错误,它们是
(2021·福建漳州高一第一学期期末·23)图2是出席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代表人数统计图(共662人)这一统计图能够说明
(2017.11·浙江高考·19)有法学家指出:“罗马曾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是以武力,第二次是以宗教,第三次则以法律。”罗马从共和国建立到公元前3世纪中叶产生的法律统称为( )
(2017.北京石景山一模.16)下为晚清财政收入结构表(单位 万两),对该表所含信息正确的解读是
热门试题
1.
18世纪后半期到19世纪初,英国接受救济的人口中有工作能力的人所占的比例大大增加。1802~1803年,英格兰和威尔士地区接受福利救济的人数为104万,其中60岁以上及病残无工作能力的人数为16.7万,其余则是有劳动能力的成人及其小孩。这一现象表明当时英国( )
2.
(2019·江西上饶一模·27)顾炎武提出:“君子之为学,以明道也,以救世也。徒以诗文而已,所谓‘雕虫篆刻’,亦何益哉?”且进一步强调“凡文之不关乎六经之指、当世之务者,一切不为”。这反映出顾炎武
3.
(2023·贵州铜仁·7)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农村发生了许多重大变化。其中,影响最深远的是,在农村采取了统一经营与分散经营相结合的原则,使集体优越性和个人积极性同时得到发挥。据此,在农村采取的是( )
4.
(2012.全国大纲卷.20)一份历史文献“告人民书”指出,帝国、君主政体和议会制至今所强加给人民的,“是专制的、不合理的、专横的和令人难以忍受的集权”。这份历史文献出现于
5.
图6为2016年英国公投脱欧投票情况,这反映了
热门试卷
部编版新教材高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83361做题
高考历史大事年表全练(190题)
去做题
已有74070做题
中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65326做题
3.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74选56)
去做题
已有57082做题
2021年天津卷
去做题
已有22128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