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扫一扫查看
题库首页
提分神器
学习问答
社群中心
VIP中心
试卷下载
您现在位置:
在线自测
>
专题练
>
浏览试题
[单选题]
(2024·山西忻州名校联盟高三上学期开学联考·15)下图所示为画家赵域于1953年绘制的宣传画《参加选举去》。这可以用来说明当时我国( )
A
基层自治制度基本建立起来
B
新政权建设得到民众的支持
C
宪法充分保障了公民参政权
D
国家根本政治制度得到确立
收藏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试题答案:
B
试题答案:
本题考查新中国初期的民主政治建设,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历史信息、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家国情怀、时空观念的素养。该图为画家赵域于1953年绘制的宣传画<参加选举去》,这表明当时民众积极参与民主政治建设,新政权建设颇受民众欢迎,故选B项;漫画并未反映基层自治的信息,故排除A项;1953年宪法还未制定,故排除C项;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大召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正式确立,这与宣传画的时间不符,故排除D项。
相关题目
(2021·福建龙岩高一第一学期期末·4)赢政自称始皇帝,对国家事务掌至高无上的决定权,下设三公:丞相掌行政、协助皇帝处理政事;太尉掌军事;御史大大为副丞相,主管监察。这种政治制度的本质特征是
(2022·辽宁大连二模·6)19世纪60年代以后,以蒙古、新疆、西藏为屏藩保障腹地安全和以琉球、越南等藩属国为“藩篱”屏卫中国的传统疆土观念逐渐向“海防”与“塞防”并重的治疆理念转变,清政府先后于1884年在新疆建省、1885年在台湾建省。这表明( )
(2008.山东文综.11)民主革命时期的标语宣传了党的政策,播撒了革命火种。图4的宣传标语应出现于
(2016·湖南常德一模·45)(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关陇集团”和“关中本位政策”是陈寅恪先生提出的历史概念,它对于研究北朝隋唐社会政治的发展有重要意义。材料一“有唐一代三百年间其统治阶级之变迁升降,即是宇文泰‘关中本位政策’所鸠合集团之兴衰及其分化。“当李唐初期此集团之力量犹未衰损,皇室与其将相大臣几全出于同一系统之阶级,故李氏据帝位,主其轴心,其他诸族入则为相,出则为将,自无文武分途之事,而将相大臣与皇室亦为同类之人,其间更不容别一统治阶级之存在。”“宇文苟欲抗衡高氏及萧梁,除整军务农、力图富强等充实物质政策外,必应有精神上独立自成一系统之文化政策,……以关陇地域为本位之坚固团体。此种文化本位政策,范围颇广,包括甚重,要言之,既阳傅周卒经典制度之文,阴适关陇胡汉现状之实而已。”——陈寅恪《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1940年)材料二武则天破坏集团的工作首推科举制,大倡文辞之科破格用人,而文辞之科的进士科地位远胜明经科,这与关陇集团推崇的华夏正统经学治国理念也是大相径庭的。她开设武举科,也对军功贵族世袭在观念及实践上给予巨大冲击。武则天还把全国政治经济文化重心东移到洛阳,改变关中本位政策下以长安为信仰中心的格局。她还以婚姻为纽带,缔结“李武韦杨婚姻集团”,以武氏寒族介入关陇集团,在文化层面把已经不占优势的关陇集团进一步拖下来,原来的胡汉精英集团堕落的速度加快了。——曹印双《试析陈寅恪先生的关陇集团概念》(1)据材料一概括“关中本位政策”的特征。(8分)(2)材料二中武则天打击关陇集团的措施有何特点?其措施产生了哪些影响?(7分)
(2009.全国新课标卷文综.24)图4是甲骨文的“年”字,该字由两部分组合而成,上部为“禾”。卜辞中常见“有年”、“大有年”的记载。据此,“有年”的意思应是
(2019·江西南昌高三摸底·6)《喻世明言》中有一则故事,描述一个新谚语:“一品官,二品贾”,……。在《二刻拍案惊奇》中记载:“徽州风俗以商贾为第一等生,科第反在次者。”这反映( )
(2017·山东滨州高一第二学期期末·1)贾思勰的《齐民要术》中记载的魏晋南北朝农业生产工具只有三十多种,到元代,王帧《农书》中记载的农具已多达一百零五种,这些新式农具广泛利用了机械原理,据此可知我国古代农业( )
(2025·云南昭通高一期末·8)读如表可知,当时的中国
(2021·广东高考·12)15世纪下半叶,德国艺术家逐渐减少了从圣徒中选择创作主题。骑士、商队、城市市场、大学生活、士兵行军和野营等场景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作品中。这反映德国( )
(2020·新课标全国Ⅰ卷高考·25)图4为唐代著名画家阎立本的《步辇图》,描绘了唐太宗李世民接见吐蕃使臣的情景。该作品体现了图4 步辇图
热门试题
1.
(2024·湖南省雅礼中学三模·11)色诺芬指出,没有人愿意用抽签的办法来雇佣一个舵手或建筑师,或奏笛子的人,或任何其他行业的人,而在这些事情上做错的话,其危害是要比在管理国务方面发生错误轻得多的。色诺芬意在( )
2.
有学者指出,清代地方的保正、甲长不在编制,但却是“在官人役”“以供县吏之役使”。时人言保甲称“保甲之役……从而闻于州县,平其是非,则里党得治,而州县亦无不得其治……天下无一家一人不治焉。”据此可知,清代( )
3.
(2017·山东潍坊·5)如图郑板桥的这首诗反映了
4.
18世纪前半期的法国,先前往来于凡尔赛宫的思想家、文学家、戏剧家们,开始热衷于参加沙龙聚会,讨论的话题广泛,不再局限于传统的信仰和礼仪,思想极为活跃,上流社会不少人也乐于资助他们。这表明
5.
新中国婚姻法、土地改革法;抗美援朝:_____
热门试卷
部编版新教材高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83358做题
高考历史大事年表全练(190题)
去做题
已有74070做题
中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65322做题
3.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74选56)
去做题
已有57082做题
2021年天津卷
去做题
已有22128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