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扫一扫查看
题库首页
提分神器
学习问答
社群中心
VIP中心
试卷下载
您现在位置:
在线自测
>
初中历史
>
七年级下
>
浏览试题
[单选题]
(2023·山东青岛·7)我国古代有这样一项工程,它的完工使国家南北的交通更加便利。人们可以从余杭乘船北行直达涿郡,西行直达洛阳。这项工程是( )
A
秦国都江堰
B
秦朝灵渠
C
隋朝大运河
D
明长城
收藏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试题答案:
C
试题答案:
据所学可知,隋朝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隋炀帝时开凿了一条贯通南北的大运河,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抵涿郡,南至余杭,故选C项;都江堰是战国时期秦国蜀郡太守李冰修建,位于四川成都平原西部,与材料无关,排除A项;秦朝灵渠沟通湘江和漓江,把长江水系和珠江两大水系连接起来,与材料内容无关,排除B项;明朝建立后,先后18次修长城,形成了东起鸭绿江边、西至嘉峪关,总长万余里的明长城,与材料内容无关,排除D项。
相关题目
(2022·山东聊城·6)下列古钱币的形制与铸币文字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这最适合用来研究,中国古代( )
(2017·山东济南·4)关于大运河的评价,自古以来褒贬不一,众说纷纭。下列古人评价大运河的诗句中,持完全否定态度的是( )
(2019·江苏扬州·3)明清之际,随着工商业市镇和市民阶层的兴起,文学领域出现了( )
(2017·山东烟台·5)有人这样赞美京杭大运河,“翻开人类历史的记录本,从没有一页如中国大运河一般,将人类勤劳与勇气,文明与智慧标记得如此熠熠生辉。”隋朝大运河的中心是( )
(2020·江苏南通·18)灭掉陈朝,“开创了中国历史上继秦汉以后第二次大统一局面”的统治者是( )
(2023·青海西宁·1)青海是典型的多民族聚居地区,中原王朝、鲜卑、吐蕃等均在这里留下了历史印记。境内“马家窑文化”“卡约文化”、汉唐古堡、“喇家遗址”“唐蕃古道”、玉皇阁、丹噶尔古城、乐都瞿昙寺等记载着青海的历史和文化。旧石器时代的打孔石器、青铜时代的齐家文化等诸多文化,反映出青海与中原文化、欧亚草原文化、南亚文化等多种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这反映了青海文化具有( )
(2019·云南曲靖·4)明朝永乐年间,国家强盛统一,政治较为清明,开展了大规模的外交和外贸活动。与之相对应的历史事件是( )
(2022·山东临沂·5)宋代大幅度增加了科举取士的名额,确立了三年一次的考试制度。明代统治者对科举高度重视,科举方法之严密也超过了以往历代。这种情况告诉我们( )
(2023·四川遂宁·2)李老师要求同学们根据如图四幅图片提炼主题,其答案最恰当的应该是( )
(2017·山东滨州·6)清朝在和西方各国的交往中基本采取了闭关政策,对该政策评价正确的是( )①阻止了西方殖民者的入侵②限制了我国对外贸易和航海事业的发展③不利于接触与学习世界先进科技和思想文化④贻误了走向世界的机遇,拉大了同西方的差距。
热门试题
1.
(2023·海南·18)1943年,中、美、英三国发表联合宣言,明确规定:日本所窃取的中国领土,例如东北地区、台湾及其附属岛屿、澎湖群岛等,归还中国。通过该宣言的国际会议是( )
2.
新中国成立前后,中国共产党认为各民主党派是以民族资产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以及知识分子为主体的阶级联盟。1956年初,中央认定各民主党派“已经基本上成了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政治团体”。2010年中共中央统战部指出民主党派已经“发展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这种变化表明
3.
(2010.江苏单科.8)“所谓立宪政体,所谓国民政治,果能实现与否,纯然以多数国民能否对于政治,自觉其居于主人的主动的地位为唯一根本之条件。”这反映陈独秀提倡新文化运动的根本出发点是
4.
明初废丞相后,皇帝直接掌管六部百司,政务繁忙。因此明成祖设立
5.
(2020.7·浙江高考·17)历经多次流血和动荡后,“政治上成熟的英国人决意尝试一下新政体的实验”。托利党和辉格党议员联合起来,进行了一次“具有历史意义的政治选择”。詹姆士二世的女婿、捍卫欧洲新教思想的荷兰的威廉亲王受邀前往英国,经过“一场几乎未流血的战斗,信仰天主教的詹姆士二世不得不放弃王国”。从英国政治文明演进的角度看,这个“选择”更大的意义在于
热门试卷
部编版新教材高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83189做题
高考历史大事年表全练(190题)
去做题
已有74018做题
中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65191做题
3.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74选56)
去做题
已有57081做题
2021年天津卷
去做题
已有22128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