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扫一扫查看
题库首页
提分神器
学习问答
社群中心
VIP中心
试卷下载
您现在位置:
在线自测
>
初中历史
>
七年级下
>
浏览试题
[单选题]
(2022·福建·10)17—18世纪,中国的瓷器、漆器和丝绸等产品为了输出欧洲,专门按照欧洲风格制造;欧洲的建筑、园林等装饰造型竞相采用中国题材和模仿中国风格,也融入了欧洲固有的形式。这反映了( )
A
中西文明交流融会
B
中国打开欧洲市场
C
中国建筑技术发达
D
中华文明的先进性
收藏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试题答案:
A
试题答案:
根据材料可知,17—18世纪, 中国输往欧洲的手工业产品按照欧洲风格制造,欧洲的建筑、园林等装饰造型竞相采用中国题材和模仿中国风格,这反映了中西文明交流融会,故选A.项;材料还反映了欧洲吸取中国文化风格,“中国打开欧洲市场”的说法不全面,排除B.项;欧洲建筑只是采用中国题材和模仿中国风格,并不能说中国建筑技术发达,排除C.项;材料反映的是中西文化交流互鉴,并不是说中华文明具有先进性,排除D.项。
相关题目
(2022·四川雅安·5)“主纳忠谏,臣进直言,蔚然成风”,是唐太宗统治时期出现“贞观之治”的一个重要原因。当时敢于直言的著名大臣是( )
(2014·新疆乌鲁木齐·3)安史之乱平定以后,唐于回纥(回鹘)的关系进一步密切,双方互市贸易进入繁荣时期。此时,内地商人来到西域能看到的场景是( )①马绢贸易兴隆②“开元通宝” “大历通宝”货币流行西域 ③胡旋舞盛行 ④匈奴武士在街头表演技艺
(2014·湖南永州·5)大运河与长城像一个“人”字书写在中国大地上。这两大工程的共同点是( )
(2014·山东东营·3)培根说“这三种东西曾经改变了整个世界事物面貌和状态:第一种在文字方面,第二种在战争上,第三种在航海上。”这里所说的第三种“东西”是指我国古代的( )
(2014·山东德州·3)唐代历史上有一位书法家,他曾任平原郡太守,抗击过安禄山叛乱,其所创雄浑敦厚的新书体,对后世书法影响深远。该书法家是( )
(2021·辽宁丹东·7)唐太宗统治时期,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得到进一步发展,国力增强,文教昌盛,历史上称之为( )
(2023·广东·8)元朝时,运粮船每年二月由长江口之刘家港入海,取直线北行,绕胶东半岛入渤海,抵直沽(今天津)。这( )
(2016·山东聊城·8)明朝中后期,以市井芸芸众生为主人公的世情小说勃兴,这些作品,有的描绘小手工业者之间真诚互助的新型职业道德,有的宣扬蔑视金钱等级、贵在知心互重的婚恋观念,也有的歌颂商人追求金钱、海外冒险的理想。这段材料表明世情小说勃兴与下列哪一现象密切相关?( )
(2016·山东潍坊·6)清朝后期,“处处皆关,关关有税。”“如有打造双桅五百石以上桅式船只出海者,不论官兵民人,调发边卫充军。”这反映了清朝( )
(2019·北京市·5)阅读下表材料,可以比较出长城和大运河的共同点( )
热门试题
1.
下面疆域结构图反映的朝代是
2.
(2018·海南高考·3)唐宋时期,南方民众在丘陵山区的坡地开垦耕地,引泉水灌溉,形如阶梯,被称为山田,也叫梯田。这种做法
3.
15世纪末,印度卡里库特(今科泽科德)是印度洋贸易的重要港口,阿拉伯商人在此贩卖从非洲运来的黄金、象牙,中国商人带来丝绸、瓷器,印度商人则出售棉布。葡萄牙人抵达时,发现该城“商人云集,货物堆积如山”。这说明卡里库特( )
4.
有学者认为,古代丝绸之路的意义不仅使中国的丝绸远销罗马为中心的地中海世界,更大的贡献还在于沟通了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下列项中反映东西方交流的有 ①中国造纸术经丝路传到欧洲 ②美洲马铃薯、玉米传到欧洲 ③中国印刷术沿海上丝路传到日本 ④中国瓷器经丝路远销欧洲
5.
一战前夕,德国资产阶级竭力向民众灌输这样一种意识:“资本家的财富就是整个民族的财富,资本家的事业就是全民族的事业。”这表明,此时的德国极力
热门试卷
部编版新教材高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83137做题
高考历史大事年表全练(190题)
去做题
已有73996做题
中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65169做题
3.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74选56)
去做题
已有57081做题
2021年天津卷
去做题
已有22128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