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扫一扫查看
题库首页
提分神器
学习问答
社群中心
VIP中心
试卷下载
您现在位置:
在线自测
>
初中历史
>
七年级上
>
浏览试题
[单选题]
(2017·山东泰安·4)汉武帝采用主父偃的建议,“令诸侯以私恩裂地,分其子弟”;采纳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西汉实施这两项措施的共同目的是
A
强化君权神授思想
B
繁荣思想文化
C
扩大地方权力
D
强化大一统
收藏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试题答案:
D
试题答案:
根据所学知识,汉武帝采纳了主父偃的建议,允许诸侯王将自己的封地分给子弟,建立较小的侯国,即“推恩令”因此诸侯国的势力越分越小,中央集权得以壮大;又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确立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在思想文化上实行了统一,有利于巩固中央统治。这两项措施的共同目的都是未了加强中央集权,强化大一统。故选D。
相关题目
(2019·甘肃定西·1)李时珍日:“古者以票为黍稷、梁、称之总称。”世界上最早种植“粟”的是( )
(2022·云南·1)1929年12月2日,辛苦了一天的考古队员正收拾工具准备下班,此时一位队员发现泥土中裸露出一件圆圆的东西,考古学家裴文中激动地喊起来:“这是猿人头骨!”这是第一个完整猿人头盖骨化石出土的情形,图1是根据该遗址出土化石复原的远古人头像。依据材料判断,这一古人类是( )图1
(2022·湖南郴州·1)小华暑假参观了陕西一处古人类遗址,在这里他看到粟的遗存、彩陶和半地穴式房屋复原模型。他参观的遗址可能是( )
(2022·福建·1)甲骨文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图1中的商周时期甲骨文可以印证当时的( )
(2023·湖南怀化·4)魏主下诏:“不得以北俗之语言于朝廷,若有违者,免所居官。”这是孝文帝改革中的哪一项措施( )
(2020·湖南湘潭·17)《时代》周刊曾评选有史以来的最佳发明家,湖南耒阳人蔡伦排名第四,是因为
(2024·四川内江·1)二十世纪五十年代,陕西西安发现了一处我国仰韶文化典型代表的母系氏族聚落遗址,考古学者复原了聚落房屋,如图。其居民是( )
(2023·山东菏泽·1)山东淄博赵家徐姚遗址入选“2022年中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在该遗址内发现了大量的红烧土,即用火烧烤过的黏土,常用于建造房屋。这可印证该遗址居民( )
(2024·青岛·6)下表列举了我国古代不同时期部分治国理政的措施。这些措施的出发点都是( )
(2023·山西·2)《史记·刺客列传》描写了春秋战国时期的五位刺客。司马迁对其评价:“自曹沫至荆轲五人,此其义或成或不成,然其立意较然,不欺其志,名垂后世。”下列选项与这一记载体现的精神内涵相符的是( )
热门试题
1.
(2024·山东淄博二模·4)宋神宗元丰年间,徐州地区的36个冶铁作坊因政府关闭河北市场而开工不足,冶户和冶工均有“失业之忧”。经苏轼上疏请求后,中央政府撤销禁令,“使铁得北行”,冶户们“皆悦而听命”。据此可知,当时( )
2.
1987年,党的十三大报告指出:“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由自然经济半自然经济占很大比重,变为商品经济高度发达的阶段;是通过改革和探索,建立和发展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体制的阶段。”这表明当时我国( )
3.
编定于战国时期的《尚书·禹贡》根据土地的肥瘠状况,评扬州的土地为“下下”。到南朝时,其地则被称誉为“三吴奥壤,旧称饶沃;虽凶荒之余,犹为殷盛”。以上变化说明该地区( )
4.
南宋末期,语录讲义诗中出现了大量的“道”“理”“气”“仁”“克己”“理欲”等术语,往往以“人为天地心”“学者之自持”“事事物物间”等口语化的语言入诗。这一现象反映了当时( )
5.
(2017·江苏泰州·40)1964年10月,我国某报纸的头条新闻题目是“看西北荒漠,万里人罕见。蘑菇云突起,举世皆惊”。这篇新闻报道的是( )
热门试卷
部编版新教材高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83137做题
高考历史大事年表全练(190题)
去做题
已有74003做题
中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65169做题
3.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74选56)
去做题
已有57081做题
2021年天津卷
去做题
已有22128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