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扫一扫查看
题库首页
提分神器
学习问答
社群中心
VIP中心
试卷下载
您现在位置:
在线自测
>
初中历史
>
七年级上
>
浏览试题
[单选题]
(2018·湖南怀化·2)他任用丞相叫管仲,“尊王攘夷为口号, 第一霸主逞威风”。该歌谣中的他是
A
齐桓公
B
晋文公
C
楚庄王
D
越王勾践
收藏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试题答案:
A
试题答案:
结合所学可知,春秋时期齐国齐桓公任用管仲为相,改革内政,注重发展经济,齐国很快富强起来。在稳定内政后,齐桓公提出“尊王攘夷”口号。齐桓公于公元前651年举行葵丘会盟,成为春秋首霸。因此,本题材料中歌谣的“他”是指齐桓公。故本题选A。
相关题目
(2022·江苏扬州·21)考古专家在一处遗址中发现了4000多粒距今7000—5500年之间的碳化稻米,这是我国首次发现人工优化水稻品种的珍贵实物史料。该遗址位于( )
(2024·江苏盐城·2) 某学者认为:“商鞅变法使劳动力得到了充分释放,生产力得到了迅速发展,新兴的地主阶级掌握了社会的主要财富,登上历史舞台”。该材料描述了商鞅变法的( )
(2024·山东滨州·3)《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齐民”是指使人民丰衣足食,“要术”是说重要的方法,合起来的意思就是指百姓从事生活资料生产的最重要的技术和知识。这反映出作者具有( )
(2018·山东烟台·1)1982年,北京人遗址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北京人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原始人类之一。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2015·广东深圳·5)图1中,序号①②③所代表的政权名称依次是( )
(2015·湖南长沙·15)下列关于商鞅变法和孝文帝改革共同点表述中,正确的一项是
(2018·广东省·4)从东汉桓帝(永寿二年)到西晋统一前的125年间,全国人口减少了3390多万,平均每年减少近28万。这时期人口大量减少的主要原因是
(2015·山东聊城·4)下列地图所示现象对三国两晋南北朝历史发展的影响不包括( )
(2024·贵州铜仁·1)战国时期,为实现富国强兵,各诸侯国纷纷进行变法改革。其中,变法成效最大,为之后秦国统一全国奠定基础的变法是( )
(2023·天津·7)秦朝修筑驰道、汉朝发行五铢钱、元朝设立宣政院、郑成功收复台湾在客观上的共同意义在于( )
热门试题
1.
唐律规定,如果妄认或者盗卖“公私田”者,“一亩以下笞三十,五亩加一等”,最高判处两年徒刑。若侵夺百姓私田,则“一亩以下杖六十,三亩加一等”,最高可以判处两年半徒刑。这反映了( )
2.
古代雅典不允许公民对城邦利益漠不关心;哲人和学者不能遁入山野,必须到公民大会投票;任何公民不能拒绝担任官员;法律明确规定,发生政治争论时,公民不得中立,必须追随一方,反对一派,否则将给予严惩。由此可见,古代雅典( )
3.
(2023·浙江丽水·4)叶剑英元帅重游西安时曾写下“西安捉蒋翻危局,内战吟成抗日诗。楼屋依然人半逝,小窗风雪立多时。”其中“翻危局”标志着( )
4.
战国后期,为统一货币重量,三晋使用刻着“市平”的圜钱,充当检验货币重量的“法钱”或砝码;而同一时期的秦国,在货币流通上则呈现“百姓市用钱,美恶杂之”的现象。这一不同反映了秦国( )
5.
1828年出版的《美国英语词典》开美国英语编纂之先河。1919年出版的《美国语言》更被称为美国语言的“独立宣言”。这反映了
热门试卷
部编版新教材高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82911做题
高考历史大事年表全练(190题)
去做题
已有73912做题
中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64870做题
3.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74选56)
去做题
已有57079做题
2021年天津卷
去做题
已有22128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