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扫一扫查看
题库首页
提分神器
学习问答
社群中心
VIP中心
试卷下载
您现在位置:
在线自测
>
初中历史
>
七年级上
>
浏览试题
[单选题]
(2024·四川南充·1)《全球通史》载:“秦朝的统治虽然如此短命,却给中国留下了深刻而持久的印记。”这“印记”体现在( )
A
确立中央集权制度
B
修建秦始皇陵
C
推行休养生息政策
D
创立科举制度
收藏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试题答案:
A
试题答案:
据材料“秦朝的统治虽然如此短命,却给中国留下了深刻而持久的印记”可知,材料强调秦朝的深远影响,结合所学可知,为加强对全国的统治,秦朝创立了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制度,此后中国古代两千多年一直延续这一制度,具有深远影响,故选A项;修建秦始皇陵属于秦朝暴政的表现,并非深远影响,排除B项;推行休养生息政策的是汉朝,与秦朝无关,排除C项;创立科举制度的是隋朝,与秦朝无关,排除D项。
相关题目
(2024·浙江·4)下图所示铭文及其内容反映了西周的分封制。西周实行分封制的目的是( )
(2023·安徽·1)商鞅主张“当时而立法,因事而制礼”,韩非认为“法与时转则治,治与世宜则有功”。据此可知,二人都主张( )
(2023·四川遂宁·2)李老师要求同学们根据如图四幅图片提炼主题,其答案最恰当的应该是( )
(2018·江苏连云港·29)“它支配着中国计算人员一千多年的实践……土地的丈量、谷仓容积堤坝和河渠的修建。”文中评价的最可能是
(2016·山东滨州·4)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地区摆脱了原先的落后状态。南宋时,苏、湖、常、秀(秀水,今浙江嘉兴)有“天下粮仓”之美称。出现这种现象的重要原因是
(2022·深圳·1) “一粒深埋在遗址里的稻米,几块掺杂了碧糠碎谷的陶片,代表了古人向土地探寻食物的智慧,也记录了一场作物生产的革命。”这场“作物生产的革命”指的是( )炭化稻米
(2022·山东烟台·1)陶寺遗址位于山西省襄汾县陶寺村南,陶寺文化的绝对年代为公元前2300年至公元前1900年之间。陶寺类型房址分台基、平地、半地穴式和窑洞四种。与陶寺人居住形式类似的是( )
(2023·西藏·1)中国是农业大国,农业生产具有悠久的历史。早在距今约7000年的河姆渡人已经开始了原始农耕生活,其种植的粮食作物是( )
(2023·吉林长春·2)春秋战国时期,有学派认为,万物运行有其自然的法则,治国要顺应自然和民心。该学派是( )
(2015·湖北孝感·1)春秋战国时期发生社会大变革的根本原因是
热门试题
1.
(2018·江苏高考·3)有学者认为,唐代前期中央各级行政机关以及地方诸道州府,行政上皆承受于尚书省。“有事皆申尚书省取裁闻奏,不能径奏君相;诏令制敕亦必先下尚书省详定,然后下百司。”由此可见,尚书省
2.
(2024·山东潍坊二模·10)图4为公元2世纪印度地区出现的犍陀罗佛教艺术雕像。图中宙斯之子赫拉克利斯一手握金刚杵,一手持拂尘,身着希腊式服装,以佛教护法的身份出现在释迦牟尼的身旁。该雕像( ) 图4
3.
(2021·湖南名校联考联合体高三12月联考·10)1957—1960年中国经济统计资料(单位:亿元)该图所述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4.
(2014·北京石景山高三期末·2)钱穆先生在《中国历史研究法》中说:“自秦以后中国古代之封建贵族已全崩溃,于是四民社会遂正式成立。”这里所说“四民社会”其社会制度应该是( )
5.
(2010.全国Ⅰ卷文综.16)国民党《中央日报》就国共关系某一事件的影响评论道:“这一结果固然还有不能尽如人意的地方,但内战之不致发生,却已有确实的保障。”这指的是
热门试卷
部编版新教材高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83361做题
高考历史大事年表全练(190题)
去做题
已有74070做题
中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65326做题
3.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74选56)
去做题
已有57082做题
2021年天津卷
去做题
已有22128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