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扫一扫查看
题库首页
提分神器
学习问答
社群中心
VIP中心
试卷下载
您现在位置:
在线自测
>
初中历史
>
七年级上
>
浏览试题
[单选题]
(2020·湖北恩施·14)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大变革时期。 下列不属于这一时期社会变化的是
A
甲骨文开始用于记事
B
周王室衰微,诸侯争霸
C
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
D
诸子百家,思想大争鸣
收藏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试题答案:
A
试题答案: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大变革时期,春秋战国是东周时期,甲骨文开始用于记事是从商朝开始的,A符合题意,故选A;BCD都是春秋战国时出现的社会变化,不符合题意,排除。
相关题目
(2018·湖北潜江等四市·14)阅读下图“西汉初期中央和封国力量的对比”,判断其反映的社会问题
(2020·贵州遵义·18)中华文明源远流长,被后人尊崇为中华民族人文初祖的是
(2019·山东青岛·1)为了纪念第一个“北京人”头盖骨化石发现 90 周年,2019 年 5 月 18 日,周口店遗址博物馆开展了“承载历史 展望未来”主题系列活动。下列图片能反映北京人生活状况的是( )
(2023·湖北武汉·1)“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参观河姆渡遗址时说,河姆渡先民开拓了人类稻作文明史,表明浙江余姚是中华文明发祥地之一。这反映了( )
(2018·浙江湖州·5)英国大英博物馆藏有一件来自中国的画卷临摹品,它的原作创作于东晋,体现了“以形写神”的特色。该画卷最有可能临摹了( )
(2020·湖南益阳·2)据《通志·氏族略》记载:周武王灭商以后,追封虞舜后人妫满于陈,封为陈候,其后子孙以国为姓。材料反映与陈姓的姓氏来源有关的制度是
(2019·陕西省·1)“文景之治”、“光武中兴”局面出现的共同因素是
(2013·重庆市B卷·1)下列有关古代原始居民北京人生活情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
(2023·四川宜宾·1)文物承载着历史的信息。运用图中所示文物可研究( )
(2024·广东中考·1)如表是广东、浙江两地出土的新石器时代文物相关图片。据此推知,当时( )
热门试题
1.
试题分析:依据所学知识,均田制是国家把土地分给农民耕种,农民承担相应的赋税和徭役,材料所述税收为按户缴纳,并且规定子女达到一定年龄就必须分家,可见分封制的目的在于配置个体小农户,以增加国家的财政收入,均田制不能起到抑制兼并的作用,与人口增长无关,应为培植个体小农,而不是稳定个体小农,所以A、B、D说法错误,所以选C
2.
魏晋时期,社会舆论发生新的变化,人们将两汉时期品藻人物所推崇的“明经笃行”“孝悌力田”等伦理道德标准置之而不顾,而是以“颖悟”“远识”“器量”“宏放”等概念作为评论的标准。这说明此时( )
3.
近代上海码头工人长期处于社会底层,从事繁重且艰辛的体力劳动。1951年,上海市运输公司开展劳动竞赛,嘉奖优秀码头工人,同时大力宣扬他们对国家财富积累和人民财产守护的贡献。这反映出( )
4.
(2023·浙江衢州·3)史学家赵翼在《檐曝杂记》中描述某官职:“只供传述缮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也。”该官职设置于( )
5.
(2016·江苏无锡·6)梁启超说:“近五十年来,中国人渐渐知道自己的不足了……第一期先从机器上感觉不足……第二期是从制度上感觉不足……第三期便从文化根本上感觉不足。”第三期感觉不足后,进行的近代化探索主要是指( )
热门试卷
部编版新教材高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81943做题
高考历史大事年表全练(190题)
去做题
已有73393做题
中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63408做题
3.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74选56)
去做题
已有57049做题
2021年天津卷
去做题
已有22125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