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扫一扫查看
题库首页
提分神器
学习问答
社群中心
VIP中心
试卷下载
您现在位置:
在线自测
>
初中历史
>
七年级上
>
浏览试题
[单选题]
(2023·甘肃金昌·1)原始人类经历了从群居到聚族而居,从采集到种植,从狩猎到饲养家畜的演进过程。推动上述演进的主要因素是( )
A
建筑技术的进步
B
生活方式的转变
C
饲养水平的提高
D
生产工具的改进
收藏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试题答案:
D
试题答案:
根据所学可知,生产力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而生产工具的改进能够推动生产力的发展,由此可知,推动原始人类从群居到聚族而居,从采集到种植,从狩猎到饲养家畜演进的主要因素是生产工具的改进,故选D项;建筑技术的进步让原始人类的居住条件改善,可以推动人类从群居到聚族而居,饲养水平的提高让原始人类可以饲养家畜,推动了从狩猎到饲养家畜的转变,农作物的种植影响了原始人类生活方式的转变,由此可知,A、B、C三项只能反映题干演进过程中的某一方面,无法成为推动演进的主要因素,排除A、B、C三项。
相关题目
(2022·山东滨州·7)历史课上,老师在黑板上写下“分封制、郡县制、三省六部制、行省制、内阁制、军机处”等关键词,由此判断这节课的学习主题是( )
(2023·湖南常德·1)海内外华人以炎黄子孙自称。每年,满怀虔诚与崇敬的中华儿女会以多种形式祭祀炎帝和黄帝。其原因是( )
(2023·浙江绍兴·2)八千多年前杭州跨湖桥的一叶独木扁舟,用它5.6米长的残躯告诉我们该地当时最有可能的景象是( )①沟壑纵横 ②草原连绵 ③水域宽广 ④植被茂盛
(2024·北京中考·2)在江苏、湖南等地的春秋时期墓葬中,出土了一些人工冶炼的生产工具。它们是1146℃以上高温冶炼的产物,其冶炼过程的主要化学反应为。这类工具的出现表明( )
(2024·山东日照·1)(有改动)中原地区陶寺遗址有彩绘龙纹陶盘,北方红山文化的玉器中有玉龙,三星堆遗址也出土了大量带有龙形象的青铜器。这些考古发现共同反映出中华文明( )
(2018·山东青岛·7)“自东汉末年以来,情况逐渐发生了变化。苦于长期战乱的中原人大量迁移到他们视为畏途的南方……而这里的局势又相对安定,往往能在较长时期内‘无风尘之警’,水利兴修和农田垦辟在持续进行,位处长江下游的江南地区尤为突出。”材料表明江南地区“情况逐渐发生了变化”的原因有( )①中原人大量南迁 ②社会比较安定 ③统治者的重视 ④自然条件优越
(2024·安徽中考·3)西汉建立之初,社会残破不堪,人民流离失所,人口锐减。到了文景时期,“吏安其官,民乐其业,畜积岁增,户口寝息(人口逐渐增加)”。这一变化主要得益于( )
(2022·黑龙江绥化·2)为稳定周初的政治形势,巩固疆土,西周实行( )
(2023·辽宁阜新·2)他是一个具有雄才大略的皇帝,在政治、思想、经济和军事等方面巩固了大一统的局面,使西汉王朝进入了鼎盛时期。这位皇帝是( )
(2023·浙江湖州·5)书籍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力量。对下列书籍的评述正确的有( )
热门试题
1.
(2019·河南六市一模·34)《共产党宣言》指出:“每一历史时代的经济生产以及必然由此产生的社会结构,是该时代政治的和精神的历史的基础”。这一论断
2.
1916年,陈独秀在《吾人最后之觉悟》一文中说:“三年以来,吾人于共和政体之下,备受专制政治之痛苦。然自今以往,共和国体,果能巩固无虞乎!立宪政治,果能施行无阻乎?以予观之,此等政治根本解决问题,犹待吾人最后之觉悟。”陈独秀这一论述旨在强调( )
3.
19世纪美国马萨诸塞州的洛厄尔纺织厂,每个车间都配备了钟表,工人需要按时进厂;在法国巴黎的公立学校,19世纪开始实行统一的课程表和作息制度,学校里安装了钟表,上学、下课、放学都有固定的时间;19世纪的伦敦火车站列车时刻表会标明每趟列车出发时间;钟表也几乎成为市民必备的物品。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4.
(2016·山东莱芜·10)一定时期的报纸反映了一定时期的社会面貌,有些词会频繁见诸于报端,抓住这些关键词有助于把握当时的历史面貌。与“争取和平”、“保家卫国”、“谈判协定”三个关键词直接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
5.
(2019·四川资阳高三第一次诊断性测试·25)秦以郡县、秦吏秦法治东方,易风移俗,结果激起较强反抗。汉初,这种区域文化的差异与冲突再次显现出来,且仍以楚、齐、赵三地最为明显。高祖一面必须“承秦”,一面又必须尊重东方社会之习俗。这表明
热门试卷
部编版新教材高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82906做题
高考历史大事年表全练(190题)
去做题
已有73912做题
中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64858做题
3.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74选56)
去做题
已有57079做题
2021年天津卷
去做题
已有22128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