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扫一扫查看
题库首页
提分神器
学习问答
社群中心
VIP中心
试卷下载
您现在位置:
在线自测
>
初中历史
>
七年级上
>
浏览试题
[单选题]
(2023·四川泸州·1)西汉司马迁撰写的《史记》,内容上起黄帝,下至汉武帝,涉及社会的各方面,不虚美,不隐恶,真实、生动地再现两千五百年的历史,被誉为“实录”。这反映出司马迁( )
A
守卫国家的爱国情怀
B
以民为本的治国理念
C
秉笔直书的史家素养
D
个性浪漫的创作风格
收藏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试题答案:
C
试题答案:
根据题干材料中的“不虚美,不隐恶,真实、生动地再现两千五百年的历史”可知,太史公司马迁具有秉笔直书的史家素养,故选C项;材料赞扬的是司马迁秉笔直书的史家专业素养,没有反映司马迁守卫国家的爱国情怀,排除A项;材料没有展现《史记》中对于以民为本的记述,无法反映司马迁具有以民为本的治国理念,排除B项;《史记》被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文辞优美,但历史著作的本质特点是真实记录历史,无法反映司马迁具有个性浪漫的创作风格,排除D项。
相关题目
(2023·黑龙江大庆·4)汉武帝下诏规定诸侯王除以嫡长子继承王位外,可将封地再次分封给其子弟作为侯国,由皇帝制定封号。这样,侯国越来越多,诸侯王的封地和势力越来越小。由此可知,汉武帝推行的措施是( )
(2024·广东中考·2)如图是甲骨文“男”字的构形及释文。据此推测,古代“男”字的出现可能源于( )
(2023·江苏宿迁·2)某班开展历史研究性学习,探寻"孝文帝迁都的缘由"。第2组同学按任务搜集了以下信息:3世纪初中国又进入一个寒冷期,《齐民要术》记载,这一时期华北地区桃树开花较之前晚10~20天;《晋书》记载的异常霜降的出现较以往更频繁,平城地区也屡受灾荒。据此判断,这一小组研究任务应是侧重追寻迁都的( )
(2023·山东东营·1)下图是1929年古人类学家根据发掘出来的头骨化石复原的某原始人类头像。这一原始人类是( )
(2023·广东深圳·1)博物馆参观展览是学习历史的方式。了解商周时期的历史,参观下列哪一展览( )
(2016·湖南怀化·2)《史记》记载,春秋时期有位国君为了报仇雪恨,“苦身焦思,置胆于座,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这位“国君”是
(2022·黑龙江牡丹江·1)“教民植五谷,造字启民智”,他们被后人尊崇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他们是( )
(2019·浙江台州·16)我们获取历史信息,会有“事实的陈述”和“评论意见”。下列不属于“事实的陈述”的是
(2024·天津中考·3)秦始皇实施“焚书坑儒”,汉武帝推行“尊崇儒术”。他们都是为了( )
(2024·江苏淮安·2)下图是魏晋南北朝时期汉族士大夫的生活场景想象图,这组图片主要体现了( )
热门试题
1.
(2024·浙江台州二模·5)北宋时期,江南地区出现一年两熟稻麦复种的耕作方式,但实行之初种植规模并不大。这种耕作方式要求收麦与插秧在一周左右的时间内完成,需要投入大量的劳动力,因此平原地区稻麦复种规模大于山区。南宋时,在地少人多的情况下,稻麦复种制得到推广,土地利用率也提高了一倍。由此可知,南宋稻麦复种制得以推广的主要原因是( )
2.
(2019·海南高考·11)1953年,中共中央发布指示,指出社会上流行颇广的“技术一边倒”口号“是不恰当的”,“技术问题和政治问题不同,并没有阶级和阵营的分别,技术本身是能够同样地为各个阶极和各种制度服务的”。这一指示
3.
(2024·辽宁大连二模·13)18世纪末19世纪初,以非洲野生采集产品和农产品为主要贸易对象的“合法贸易”兴起,同时还有内陆探险和传教活动的扩展,大批商人、猎人、旅行家、自然博物学家源源不断地深入非洲。这些活动( )
4.
(2024·江苏南京二模·3)魏晋南北朝,我国绘画艺术出现了新的发展,不仅出现了专职的文人画家,绘画技法也得到了显著的提高。图1是这一时期绘画地理分布图,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 图1
5.
西欧诸国君权集中的专制制度形成于15—16世纪。专制政府支持发现新航路,支持海上发展,用海军保护本国航运业及海外贸易,有时不惜为此发动战争。这表明( )
热门试卷
部编版新教材高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83360做题
高考历史大事年表全练(190题)
去做题
已有74070做题
中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65324做题
3.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74选56)
去做题
已有57082做题
2021年天津卷
去做题
已有22128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