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扫一扫查看
题库首页
提分神器
学习问答
社群中心
VIP中心
试卷下载
您现在位置:
在线自测
>
初中历史
>
七年级上
>
浏览试题
[单选题]
(2024·北京中考·5)以下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历史现象所产生的共同影响是( )
A
为三国鼎立奠定了基础
B
导致了南方政权的更迭
C
推动了北魏孝文帝改革
D
为国家统一创造了条件
收藏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试题答案:
D
试题答案:
根据材料“北朝后期,我国北方出现了各民族的大交融”“北方人民......使中原文化和江南文化相互交融”并结合所学可知,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少数民族内迁和中原汉族人民南迁有利于减少民族隔阂,促进民族交融,为隋朝的统一奠定了基础,故选D项;为三国鼎立奠定了基础的是赤壁之战,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材料反映的是魏晋南北朝时期出现的民族交融,没有导致南方政权的更迭,排除B项;北魏孝文帝改革促进了民族交融,材料反映的是北朝后期,北魏孝文帝改革属于北朝前期,时间不符,排除C项。
相关题目
(2023·山西·14)下面内容能入选该书第三章的是( )
(2017·山东临沂·1)陈胜、吴广起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在中国农民战争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这次起义爆发并得到各地农民纷纷响应的原因是①秦朝的徭役繁重 ②秦朝的赋税很重 ③秦朝统一度量衡 ④秦朝的刑法残酷
(2019·广西桂林·1)炎帝是中国神话传说中远古时代的神奇人物,相传他教会人们种植五谷、改进农具。我们也称他为
(2023·内蒙古通辽·1)“孔子成长的时代,鲁国政乱……‘陪臣执国命’成为当时各国的普遍态势。孔子认为,正是因为内心道德秩序观念的缺失才导致社会秩序的崩坏,要想修复礼乐秩序,必须从人心入手。因此,既然无望入朝执政扭转乾坤,那么退而育化人心也可以从根本上培育社会的元气。”据此可知,孔子从事教育的目的是( )
(2024·广东中考·4)汉武帝时期,人们常用“勇”“雄”“猛”“安汉”“广武”等字取名,文人、学士也多练习骑射、击剑等。与该风气的出现可能有关的是( )
(2017·广东·1)题1图的考古发现,为距今六七千年我国原始居民使用的生产工具。从生产力发展的水平来看,此类工具的出现和使用佐证他们生活在( )
(2023·重庆(B卷)·1)在我国古文献中,记录有这样的传说:神农“作耒耜,教天下种谷,立历日……”这一传说( )
(2024·甘肃金昌·2)七年级某班同学在开展跨学科主题学习时搜集到下列资料。据此判断,他们的学习主题是( )
(2024·吉林长春·1)如图文物出土于距今五六千年的红山文化遗址。对其研究,可以了解( )红山文化玉龛
(2021·湖南省)如图所示反映了我国某原始居民的生活状况。此原始居民是( )
热门试题
1.
宋代各类学校“广开来学之路”扩大招生范围,与唐代相比,入学门槛降低很多。在宋代现实生活中,如“工商杂类”甚至连处于社会底层的“贱民”,其子孙都可以进入州、县学校读书。这一现象说明宋代( )
2.
雅典公民大会规定:五百人议事会提前四天确立公民大会谈论事项;来自基层的提议必须经过公民大会讨论才能接受投票;因为种种原因,担心第一次投票不安全,还可以进行第二次投票。此议事规则有利于( )
3.
心学强调人欲也是天理,形成解放个性的风气受西学和基督教影响,女性受教育的机会大增商业文化发达,旧有社会秩序逐渐松动和瓦解造纸术和印刷术的发明带动大众文学的盛行
4.
(2015·浙江丽水·16)中国的辛亥革命与日本的明治维新相比较( )
5.
(2024·四川自贡·16)19世纪中期,为适应工业化发展需要,英国5—14岁儿童的入学率从1855年的11%提高至1902年的近74%。法国5—14岁儿童的入学率从1850年的52%提升至1901年的86%。此材料意在说明工业革命( )
热门试卷
部编版新教材高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83360做题
高考历史大事年表全练(190题)
去做题
已有74070做题
中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65324做题
3.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74选56)
去做题
已有57082做题
2021年天津卷
去做题
已有22128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