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扫一扫查看
题库首页
提分神器
学习问答
社群中心
VIP中心
试卷下载
您现在位置:
在线自测
>
初中历史
>
九年级下
>
浏览试题
[单选题]
1944年《解放日报》刊发的社论《论普通教育中的学制与课程》指出,这一时期的中心任务是战争和生产,因而必须将指导战争和生产实际需要的知识列为课程内容。上述做法( )
A
顺应了土地革命发展的需要
B
体现了共产党工作重心的转移
C
有利于中国的持久对日抗战
D
推动了人民解放战争取得胜利
收藏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试题答案:
C
试题答案:
材料中1944年《解放日报》强调以战争和生产为中心设置课程,结合时间分析:此时正值抗日战争战略相持阶段后期,中共在敌后根据地推行教育与实际结合的政策,培养抗战人才和生产骨干,为持久抗战积蓄力量,故选C项;土地革命在1937年抗战全面爆发后已逐步停止,排除A项;此时中共工作重心仍在农村而非城市转移,直至1949年七届二中全会才正式提出转移,排除B项;人民解放战争始于1946年,与材料时间相差两年,且课程改革主要服务于对日作战而非国共内战,排除D项。
相关题目
(2024·内蒙古通辽·14)下列图片反映的主题是( )
(2023·四川乐山·15)20世纪上半叶,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高涨。其中发生在非洲地区的是( )
(2018·广东省·21)如题21图所示,关于自然科学与社会发展的关系,表述合理的是( )
(2023·江苏南通·15)1959年1月,卡斯特罗率部进入哈瓦那,推翻亲美政权后成立了共和国,这个与美国隔海相望的共和国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该共和国是( )
(2020·山东东营·24)《全球通史》称俄国某事件“是马克思主义者对其理论的一次成功的实践性试验”。下列关于该事件的说法正确的是( )
(2020·山东青岛·39)1955 年,新独立的国家在印度尼西亚召开了第一次没有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亚非会议, 这次会议讨论了民族独立、团结合作、保卫世界和平等问题。这次会议是( )
(2020·重庆A卷·13)下表为美国罗斯福新政期间的一些措施。这些措施实施的直接目的是( )
(2024·黑龙江龙东·14)第一次世界大战是西方列强为重新瓜分世界、争夺世界霸权而发动的一场帝国主义战争。战后国际秩序得以重建,这一秩序是( )
(2023·重庆(B卷)·15)关于工业化资金来源问题,苏联党内进行了激烈争论,中央接受了斯大林的建议,从农业中抽取工业化的发展资金,除了向农民征收普通税外,还要通过扩大工、农产品的价格差来收取。后来,又不加限制地扩大这种价格差。这表明苏联工业化( )
1923年,《孙文越飞联合宣言》签订,宣言表明苏联政府对中国革命的同情和对孙中山的支持;孙中山表示欢迎苏联政府的帮助,公开确立了国民党的联俄政策。之后,苏联派遣顾问并提供200万卢布援助。据此可知( )
热门试题
1.
工业革命时期,英国的商品种类和样式层出不穷。资本主义生产不仅仅是为了满足生活的基本需要,更是以生产新产品、开创新生活为目的。但这些不属于贫苦的工人们,他们不但物质贫困,精神上也十分空虚,生活苦不堪言。这说明英国工业革命
2.
下表为某一届世界博览会中美展品表,它的共同之处表明
3.
(2023·江苏无锡·19)罗斯福新政期间,美国政府通过投资兴建公共设施(如下图),缓解失业现象,刺激经济早日复苏。这一举措属于罗斯福新政项目中的( )田纳西水利工程
4.
秦统一后建立起“东至海暨朝鲜,西至临洮、羌中,南至北向户,北据河为塞,并阴山至辽东”幅员辽阔的国家。为了有效管理地方,秦朝采取的措施是
5.
(2019·四川雅安·8)亚当·斯密在《国富论》(1776年)中以别针生产过程说明新的生产制度:“个人抽出金属丝,另一个人拉直,第三个人切断,第四个人削尖,第五个人打磨顶部做出头……用这种方法,做一枚别针的过程被分为18个单独的操作工序。”这种新生产制度是( )
热门试卷
部编版新教材高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83136做题
高考历史大事年表全练(190题)
去做题
已有73996做题
中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65169做题
3.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74选56)
去做题
已有57081做题
2021年天津卷
去做题
已有22128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