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扫一扫查看
题库首页
提分神器
学习问答
社群中心
VIP中心
试卷下载
您现在位置:
在线自测
>
初中历史
>
九年级下
>
浏览试题
[单选题]
(2023·山东临沂·23)在图10所示的“课堂”上,教师的教学应该涉及到的外来内容主要是( )
图10 明治维新时期的课堂
A
唐朝的典章制度和诗歌
B
武士道及相关人物故事
C
中世纪的希腊罗马文化
D
世界上的先进科技文化
收藏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试题答案:
D
试题答案:
根据所学解读图片,从“明治维新时期的课堂”可知,图片反映了明治维新时期日本的小学教育,明治维新提倡“文明开化”,学习西方,因此当时课堂上主要教授的应为世界上的先进科技文化,而不是日本的武士道,故选D项,排除B项;日本的大化改新主要学习唐朝的典章制度,排除A项;以复兴古希腊罗马文化为载体的是文艺复兴运动,与图片内容不符,排除C项。
相关题目
美国在这场战争前叫嚣“鸭绿江并非不可逾越的边界”。而中国通过这场战争的胜利宣告了西方侵略者可以轻易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终结。这场战争( )
(2018·北京市·30)习近平主席在2018年上合答青岛峰会上说:“各国只有加强团结协作,深化和平合作、平等相待、开放包容、共赢共享的伙伴关系,才能实现持久稳定和发展。”以下史实中能印证这一观点的是( )①萨拉热窝事件 ②北约、华约对峙③欧盟的建立和发展 ④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2023·江苏宿迁·18)在哥伦比亚总统佩特罗的就职典礼上,南美“解放者”用过的佩剑被展示时,出席典礼的各国领导人均起立鼓掌。“解放者”备受尊崇,主要因为他推动了( )
(2024·湖南长沙·10)下表为1913年和1920年欧美大国人口(单位:百万人),表中人口变动的主要原因是( )
(2024·山东潍坊·23)某历史学习小组搜集了如下三则材料,其相关历史事件所起的共同作用是( )
(2024·河北中考·11)如表所述内容应纳入的学习主题是( )
清朝前期的小说中,大量提及明末清初外来作物和手工制品,如辣椒、眼镜、玻璃等等,这可以用来解释清朝( )
(2024·黑龙江牡丹江·23)有人评述华盛顿会议(1921—1922年):“英美日都在分赃的一方,中国却在被分的一方。”能够说明这一观点的是( )
(2023·山东烟台·23)所谓西方“大航海”以来的人类历史,就是一部西方侵略和非西方反侵略的历史。材料中的“反侵略的历史”包括( )
(2023·山西·12)1944年6月6日,艾森豪威尔发表胜利宣言:“这是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两栖登陆战,这是盟军的伟大胜利……法西斯德国的坟墓就此挖掘。”他赞誉的这场战役是( )
热门试题
1.
(2008.海南单科.13)鲁迅在回忆20世纪初年的情形时说,“有人说G.Byron(拜伦)的诗多为青年所爱读,我觉得这话很有几分真。就自己而论,也还记得怎样读了他的诗而心神俱旺。”当时爱国青年喜读拜伦作品,主要是因为它
2.
(2019·湖南常德·3)某班开展历史知识竞赛活动,有一谜语的谜面是“民族交融、经济重心南移、社会变化。”其谜底应是( )
3.
1990年邓小平视察上海时指出,如果像深圳经济特区那样,早几年开发就好了。上海过去是金融中心,是货币自由兑换的地方,今后也要这样搞。中国在金融方面取得国际地位,首先要靠上海,那要好多年以后,但现在就要做起。据此,中央采取的重大举措是
4.
(2020·湖北随州·10)“鸦片战争之后,中国在外来军事的挑战下开始向近代社会艰难转型。”据此推断正确的是( )
5.
(2019·全国Ⅱ卷“超级全能生”26省12月联考·25)汉高祖吸取秦始皇时形成“内重外轻”二世而亡的教训,实行郡国并行制,形成了“外重内轻”的局面。汉武帝时又形成“内重外轻”局面,至汉平帝时基本达到了“内外相制”的境地;但到东汉末年又形成了“外重内轻”的局面,最终导致东汉灭亡。这些变化说明
热门试卷
部编版新教材高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83136做题
高考历史大事年表全练(190题)
去做题
已有73996做题
中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65168做题
3.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74选56)
去做题
已有57081做题
2021年天津卷
去做题
已有22128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