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扫一扫查看
题库首页
提分神器
学习问答
社群中心
VIP中心
试卷下载
您现在位置:
在线自测
>
初中历史
>
九年级下
>
浏览试题
[单选题]
(2020·河北省·17)幕府统治结束前的3个世纪中,日本人口停滞在260万人左右。经过明治维新的半个世纪,增加到5000万人以上。工厂林立,到处是冒着黑烟的烟囱。身份等级和职业限制被打破,人口不断向城市集中。城市里普及了电车,近郊电车也相继开通。1912年电话网遍布大小城市,30多个主要町村也通了电话。材料主要表述了明治维新的( )
A
背景
B
经过
C
特征
D
结果
收藏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试题答案:
D
试题答案:
根据题干材料“经过明治维新的半个世纪,……。1912年电话网遍布大小城市,30多个主要町村也通了电话”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68年,明治政府开始实行一系列改革,以西方为榜样,全面改造日本,史称“明治维新”。通过明治维新,日本迅速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实现了富国强兵,开始跻身资本主义强国之列。因此,题干材料所述现象应该出现在明治维新以后,是它的结果,故选D项;A.B.C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A.B.C项。
相关题目
(2019·湖北随州·15)“1922年美国召集的华盛顿会议签订了一个公约,又使中国回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毛泽东语)材料中的“一个公约”是指( )
(2020·山东滨州·19)亚历山大二世即位后,阶级矛盾进一步激化。农民骚动在1859年为90次,1860年为126次,到1861年则猛增到1176次。为解决这一社会危机,亚历山大二世颁布了( )
(2019·重庆A卷·13)在罗斯福“新政”的所有计划中,受到最严厉批评的是农业政策。这种在千百万人处于饥饿的情况下去减少粮食生产的设想,在人道主义者看来,是极其错误的。但农业政策的实施,不仅使农业生产得到恢复,也推动了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这是因为该政策( )
(2019·湖南郴州·15)下图再现了俄国推行西方的文明生活方式,对上层社会的风俗进行改造的一次改革。此次改革是( )
(2018·四川德阳·24)电力和自动化技术集团ABB公司的总部设在瑞士,总部只有工作人员100多人,而在全世界15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附属机构和企业,并雇用了20多万人,生产销售遍及全世界。这反映出世界经济发展是趋势是( )
到1850年,英国棉纺织业雇用了制造业中六分之一的劳动力,直接贡献了英国GDP的8%。与这一现象的出现密切相关的是( )
(2020·贵州遵义·42)图二是某中学校服上的标签,标签上“人造纤维”的发明者是( )
历史史实是指对历史人物或事件的客观叙述。历史解释是对史实的分析或评判,下列各项中属于历史解释的是( )
(2020·浙江金华·10)若给下表中关于时事新闻的学习资料拟一个主题,下列选项中最合适的是( )
(2019·四川绵阳·10)习近平说:“民生没有终点站,只有新起点。”下列涉及到改善民生问题的有( )①俄国1861年改革 ②战时共产主义政策③罗斯福新政 ④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热门试题
1.
(2024·江苏南通二模·1)郑国子产参照夏、商、周三代之法令铸刑书,让百姓遵从郑令、野令,按照礼仪行事,从而彰显美德,抑制邪恶。子产铸刑书体现了( )
2.
(2024·贵州贵阳·6)1935年,电影《渔光曲》在莫斯科国际电影节上获荣誉奖,成为中国第一部在国际上获奖的影片。该影片获奖的时间换算成民国纪年是( )
3.
1924年1月4日,共产国际驻中国代表鲍罗廷信中说道:“我在上海得到共产国际与孙逸仙博士代表团在苏联期间通过的关于中国问题的提纲。……从孙中山的演说中可以看出,他已开始接受提纲的精神。这特别表现在他对待自己的三民主义以及对待工人阶级政党及其经济组织的态度上。”对材料解读合理的是
4.
下表是某学者对近代某条约部分条款的评价。这位学者意在强调该条约( )
5.
(34分)计时——记时——纪史材料一 公元前431年,底比斯军队入侵普拉提亚。关于此事发生的年代,古希腊历史学家修昔底德记为:征服优波亚后缔结“三十年和约”的第15年,即阿尔哥斯的克里西斯担任女祭司的第48年,斯巴达的埃尼希亚斯担任监察官之年,雅典的执政官皮托多鲁斯的执政任期内……公元前431年在中国古代文献中有如下记法:周考王十年,秦躁公十二年,魏文侯十五年,赵襄子四十五年等。(1)概括材料反映的古代纪年特点。(2分)结合所学,分析这一特点所反映的历史状况。(6分) 格林尼治时间大事记(2)阅读上表,对格林尼治时间成为国际标准时间的历史进程划分阶段并说明理由。(4分)分析国际标准时间形成的历史条件。(8分) 材料二 1874年法国传教士在上海徐家汇建立了观测台,19世纪80年代这一观测台利用上海法租界内的信号塔开始报告正午时刻,为外国船只服务。这一时间标准被称为“海岸时”。19世纪末20世纪初,列强控制下的清朝海关采用“海岸时”,使用的是东经120o的时刻。此后“海岸时”逐渐被铁路、航运、邮政、电报等行业采用,并延及京奉等铁路沿线和长江流域。1918年,北洋政府将全国划分为5个时区,1927年将北京时定为标准时。1929年国民政府以南京时为标准时,每天通过电报和广播发布;上海、天津、南京、北平等地的车站、码头、银行、机关及市区街道多设标准钟。与此同时,汽笛、午炮或寺庙的钟声等报时方式仍在使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将东八区区时定为北京时间。(3)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解读从“海岸时”到北京时间在近现代中国的变化历程。(14分)要求:提取信息充分;总结和归纳准确、完整;解释和分析逻辑清晰。
热门试卷
部编版新教材高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81943做题
高考历史大事年表全练(190题)
去做题
已有73393做题
中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63408做题
3.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74选56)
去做题
已有57049做题
2021年天津卷
去做题
已有22125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