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扫一扫查看
题库首页
提分神器
学习问答
社群中心
VIP中心
试卷下载
您现在位置:
在线自测
>
高考卷
>
浏览试题
[单选题]
(2023·江苏高考·11)下图是根据大流士一世时期的税单整理而成的波斯帝国各地缴税比例示意图。对图中信息解读正确的是,波斯帝国
A
统治中心已转移至印度
B
基层社会治理臻于完善
C
各个地区文明孤立发展
D
财政收入依赖农业经济
收藏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试题答案:
D
试题答案:
据材料可知,印度、两河流域、埃及三个地区的缴税比例加起来超过了波斯帝国总税额的一半,而印度、两河流域、埃及地区农业经济发达,故选D项;“已转移至印度”不合史实,大流士一世将苏萨(位于伊朗境内)、爱克巴坦那(位于伊朗境内)、巴比伦(位于伊拉克境内)、帕赛波里斯(位于伊朗境内)作为首都,排除A项;“基层社会治理”不合题意,与材料提及的是税收系统相悖,排除B项;“孤立发展”不合题意、史实,波斯帝国地跨亚非欧三大洲,有利于文明的交流,排除C项。
相关题目
(2024·重庆高考·12)神圣罗马帝国后期的疆域大致相当于现在的德国、奥地利、比利时和捷克,其徽章图案是“双头鹰”(如图3)。双头鹰翅膀上挂满琳琅满目的盾牌——每个盾牌都代表一个大诸侯。据此推断,德意志统一面临的最大障碍是图3
唐王朝为改善民族关系,曾对西部地区的少数民族实行和亲。这里所说的少数民族是
(2023·江苏高考·8)在中共七大上,毛泽东强调“由减租减息转变到耕者有其田”,要派干部到城市去,“掌握大的铁路、工厂、银行”。他主张新的中央委员应该包罗各种人才,“将来还要搞大工业”。他提出要夺取北平、天津等中心城市,并表示“我们一定要在那里开八大”。毛泽东的主张
(2020.7·浙江高考·18)面对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社会暴露的种种弊端,圣西门主张一切人都要劳动,废除一切特权,实现人的完全平等;傅立叶抨击商业是资本主义罪恶和灾难的集中表现,主张妇女解放;欧文提出建立公社劳动联合体,消除城乡对立。空想社会主义者的上述主张旨在
天津开埠后,直隶顺德府(今河北邢台)农民开始在农闲时结伙赴陕甘蒙等地贩运皮毛,冬去春回。到20世纪初,收购的皮毛除大量转运到天津供出口外,部分生皮在顺德加工成皮袄、皮褥等向国内销售。在皮毛运销和加工业带动下,从事非农业生产的人越来越多。这一现象主要表明
(2024·吉林高考·6)1878年,左宗棠上《复陈新疆情形折》,建议在新疆广设义塾,教授汉文,使民众“略识字义”,“征收所用券票,其户民数目,汉文居中,旁行兼注回字,令户民易晓”。这一建议旨在( )
探究因果关系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技能。根据提示,右表中应填入 ①使用铁器和推广牛耕提高了生产力 ②少数民族政权入主中原③农民起义频繁 ④各国竞相实施富国强兵的变革
1913—1921年,中国海关税征收额受国际局势影响出现了一定变化。下列各项反映这一时期变化状况的是 A BC D
1821—1850年,清代史籍著述出现重大变化:由校勘古籍转向研究本朝掌故,寻求经世之道;随着边患加剧,着意边疆地理研究;伴随西方殖民者东来,重视研究外国史地,译介西方书刊。这种变化主要反映了人们
右图为著名表演艺术家谭鑫培(1847—1917年)中年时代《定军山》剧照。下列项中,与此照及人物活动相吻合的是①时值有声电影刚刚传入中国②《定军山》是中国人自已摄制的第一部影片③艺术家所表演的剧种是京剧④剧照反映了近代中国民众服饰的变迁
热门试题
1.
(2023··2)两汉时期算赋规定时有调整。汉高祖规定“百姓如果生儿子,可以免去两年的赋税和兵役”;汉惠帝规定“女子15岁未嫁人,要被罚款,到30岁还未嫁出去,加罚5倍人头税”;东汉章帝规定“所有怀孕的妇女,由官府赏赐胎养谷,每人三斛,免收其丈夫人头税一年”。这些措施体现了政府
2.
(2023·江苏南京、盐城一模·6)1900年6月26日,两江总督刘坤一、湖广总督张之洞联合上奏:“盖长江商务英国为重,各国觊觎已久,惧英国而不敢先发,英亦虑各国干预而不敢强占,以启各国戒心。在我正可就其所忌而羁縻牵制之。”此举客观上有利于
3.
(2025·湖北部分学校高三上12月联考·13)一战前,印度民族运动领导者普遍以民族自由为第一目标,认为罢工运动只是业界争端。但到1920年,国大党主导召开了全印度工会大会,并警告英国当局:“国家的全部“年轻人”不可能永远被压制。”据此推知,当时的印度( )
4.
下表为1882年股票市场行情(部分),据此推断当时的中国
5.
(2018·百校联盟全国Ⅰ卷4月联考·42)(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他(杜亚泉)认为,近代以来,由于达尔文、斯宾塞进化论等所谓西方唯物主义学说的输入,引起了中国社会物质与精神两方面的急剧变化,而这个变化总的趋向不是积极的而是消极的。……他认为,近代国人学习西方的一大缺陷,就是完全模仿西方文明而缺乏以固有的“国性”进行必要的整合。……也即如何从中国“国性”出发,对外来文化进行必要的整合,以建立中国“独立之文明”的问题。 ——摘编自《新文化运动时期杜亚泉、陈独秀关于中西文化的论争》 根据材料并结合中国近代史的相关史实,自拟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闸述。(要求:明确写出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热门试卷
部编版新教材高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83137做题
高考历史大事年表全练(190题)
去做题
已有74003做题
中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65169做题
3.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74选56)
去做题
已有57081做题
2021年天津卷
去做题
已有22128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