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扫一扫查看
题库首页
提分神器
学习问答
社群中心
VIP中心
试卷下载
您现在位置:
在线自测
>
高考卷
>
浏览试题
[单选题]
(2024·江苏高考·9)图2为陈奇峰1951年创作的漫画《不让盗窃分子破坏》。该画意在( )
图2
A
号召人民巩固新生政权
B
动员群众参加社会主义建设
C
抨击投机商人囤积居奇
D
倡导勤俭节约的社会新风尚
收藏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试题答案:
A
试题答案:
据材料“1951年”“建设国家工业化的资金”“严惩贪污”“贪污”可知漫画以国民经济恢复时期为背景,强调通过打击贪污腐败为国家工业化提供资金支持,有利于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故选A项;严惩贪污腐败主要通过国家政权的力量,而且我国在1956年底才建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排除B项;“严惩贪污”主要针对的是国家企事业机关工作人员,排除C项;漫画主要强调通过严惩贪污腐败行为来为工业化保障资金需要,而不是借助人民群众的勤俭节约来增加资金来源,排除D项。
相关题目
针对下图所示问题,西方主要国家采取的措施是( )
某朝官员王锷通过贿赂企图兼任宰相。皇帝同意了王锷的请求,并下诏“锷可兼宰相”。时任给事中的李藩行使职权,驳回诏书。由此推断,给事中隶属于
(2013·上海单科·40)严复笔下的进化论(25分) 中国近代思想家严复将赫胥黎的作品译成中文发表。以下两栏材料,分别选自赫胥黎原著直译本与严复译本大致对应的段落,阅读并回答问题。 问题: (1)严复翻译此书与哪次重大历史事件的刺激有关?(2分) (2)比较上述材料,概括严复译本(包括按语)与赫胥黎原著的内容差异。(8分) (3)你如何理解严复笔下的进化论?(15分)
(2020·北京高考·16)(10分)司马光修史北宋司马光编纂《资治通鉴》时,以官修的正史、实录为基础,同时参考了各种史料。他另外撰成《资治通鉴考异》,说明取舍史料的理由。以下是《考异》的几个事例:材料一关于隋末名将薛仁果的名字,《考异》提到《旧唐书》《新唐书》《柳宗元集》写作“仁杲”,《太宗实录》写作“仁果”。而唐太宗陵墓前有石马六匹,其中一匹的铭文为“白蹄乌,平薛仁果时所乘”。《考异》认为石马铭文“最可据”。材料二关于唐玄宗的生日,《考异》提到《玄宗实录》记载的是八月一日,但通过查询历法发现这一时间有误。玄宗时文人顾况有诗曰:“八月五夜佳气新,昭成太后生圣人(即皇帝)。”故而《考异》认为玄宗生日是八月五日。材料三关于吐蕃赞普世系,唐代林恩撰写的杂史《补国史》记载,唐文宗时吐蕃彝泰赞普去世,其弟继位。此事《文宗实录》《旧唐书》都没有记载,《考异》参照《补国史》编入。(1)司马光编写《资治通鉴》参考了哪些类型的文献史料,根据上述材料举例说明。(4分)(2)根据上述材料,说明《资治通鉴》在哪些情况下会采用官修史书以外的其他史料。(6分)
根据右侧图示及所学知识,军机处是
春秋战国时期,“天下共苦战斗不休”。秦国远交近攻,各个击破,相继灭掉六国,进而开创了“海内为郡县”“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的局面,这表明( )
(2022·高考全国乙卷·10)16世纪中叶,法国人帕斯基耶写作《法国研究》时说,“我用俗语(而非拉丁语)写作”;布代的《论钱币》处处流露出捍卫法国文化并与意大利人竞争的意识。有学者因此认为,16世纪是“法国意识”萌发的世纪。据此可知,“法国意识”的萌发缘于
15.(2022·海南高考·15)寄生在南美洲红色仙人掌上的一种小昆虫的血液,曾是制作胭脂红颜色的原料。印加人把这种胭脂虫视为奇珍异宝,密不告人。后来西班牙殖民者也将其视为重大商业机密,不容他国染指,借以牟取暴利。19世纪,一名法国人在南美种植园窃得这种昆虫,开始在欧洲培育,打破了西班牙对此种颜料的长期垄断。胭脂红颜色的原料从秘密到广为人知的既成事实,最适合用来说明
(16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英国)汤申家族最重要的收入来源是出租牧羊场。16世纪初,该家族出租了16个牧羊场。……汤申家族还按照资本主义方式从事经营活动。1516年,该家族养羊数量达1.8万只,从中得到了丰厚的收入。 ——摘编自沈汉《英国土地制度史》(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判断:汤申家族拥有的牧场较多,可能与当时英国什么经济运动有关?汤申家族属于哪个社会阶层?(4分)材料二 1660年代至1760年代,英国东部地区发生了农业技术革命。其中一项新技术叫做“四区轮作制”,即分别在农场的四块土地上种植芜菁、小麦、萝卜、大麦,四年里轮流更换,不让任何地块休闲,同时又能保持地力。右表是对1660年和1760年英国东部粮食产量的一种估算。——摘编自《历史研究》2012年第3期 (2)材料二中的“四区轮作制”能推行,需以什么样的土地关系为前提?指出英国农业技术革命所产生的结果。(4分)(3)综上并结合所学知识,阐述土地关系和农业生产的变化对英国社会经济发展所产生的影响。(6分)这对当前我国农业发展有何借鉴意义?(2分)
(2024·北京高考·13)透视法是15世纪欧洲艺术家在实践中探索出的一种理论,又称“数学透视法”,在绘画和浮雕创作上掀起划时代的技法革命。哥白尼曾说“日心说”是按透视法合理构建的宇宙空间结构,伽利略也说他发明天文望远镜受到透视法的启示。由此可见( )①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创作引入了科学方法②透视法理论的出现标志欧洲近代科学兴起③艺术理论和实践促进了近代科学研究发展④透视法成为了近代天文学革命的核心理论
热门试题
1.
(2020·江西省·8)阿拉伯人伊本·西那的医学著作《医典》传入欧洲后,长期是西方大学的医学教科书,仅在15世纪最后30年中就重印15次。材料说明( )
2.
表2呈现了新中国科技发展战略的三次转移,由此可知我国科技发展战略的制定( )
3.
晚明时代,社会一时尽弃实学,谈良知者满天下,出现了士大夫阶层公开蔑视传统礼法和忠君节义观念的现象。“人人皆有良知”“人人皆可为尧舜”的学说被不断发扬光大,甚至出现了“君父可以不恤,名义可以不顾”的思想主张。这一变化所依托的主要条件是( )
4.
(2018·新疆乌鲁木齐·11)《大国崛起的文化准备》中提到:“一个民族要崛起,要有三个方面的改变:第一是人心的改变;第二是政治制度的改变;第三是器物和经济的改变。”以英国为例,与其政治制度改变相关的事件是( )
5.
(2019·海南高考模拟·16)1837年,英国出现了一份要求进行议会改革的文件一(——)《人民宪章》,主张实行男子普选权,取消议员的财产资格,议员领取薪金。此诉求的群体是
热门试卷
部编版新教材高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83137做题
高考历史大事年表全练(190题)
去做题
已有73996做题
中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65169做题
3.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74选56)
去做题
已有57081做题
2021年天津卷
去做题
已有22128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