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扫一扫查看
题库首页
提分神器
学习问答
社群中心
VIP中心
试卷下载
您现在位置:
在线自测
>
高中同步
>
纲要 下
>
浏览试题
[单选题]
“河南地”是先秦、秦汉之际用以表示内蒙古西部地理单元的专用名词。《史记》记载“秦已并天下,乃使蒙恬将三十万众北逐戎狄,收河南,筑长城……”;汉武帝元朔二年(前127年),再度收复秦末汉初已然尽失的“河南地”,并同时迁徙移民定居,此期,汉王朝“移民以戍边”成为稳定北边的必取措施。这些措施意在( )
A
加强专制皇权
B
巩固国家统一
C
践行“因俗而治”
D
推动民族融合
收藏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试题答案:
B
试题答案:
秦朝蒙恬北逐戎狄收复河南地并筑长城,汉武帝时期再度收复失地并移民戍边,这些措施旨在防御匈奴威胁、确保边疆安全,维护秦汉王朝的领土完整和国家统一,故选B项;材料主要强调对边疆地区的治理,属于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未涉及专制皇权,排除A项;材料中无提及尊重当地民族习俗,而是通过筑城、移民推行中央集权统治,排除C项;移民以戍边主要目的是巩固边防,稳定北边,并非推动民族融合,排除D项。
相关题目
(2008·海南单科·10)亚里士多德曾将城邦的政治机构划分为三部分:“其一为有关城邦一般公务的议事机能;其二为行政机能部分……其三为审判机能。”在这方面与他最相似的启蒙思想家是( )
(2019·新课标全国Ⅱ卷高考·34)法国史学家索布尔认为,从某种角度而言,法国大革命大大超过了以往的历次革命,包括英国革命和美国革命。可以用来说明这一观点的是,在启蒙思想的指导下,法国大革命( )
(2022·山东省威海市高三上期末·22)1918年,英属乌干达成立了“青年乌干达协会”,其组织者和领导者多为留学于国外的青年知识分子,它曾向殖民当局提出了改组政府和反对抢占非洲人土区的要求。这表明该协会成员( )
(2020·北京平谷区高一第二学期期末·36)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在一战后高涨,他们有的拿起武器抗争,有的用和平手段示威,印度圣雄甘地就是非暴力不合作的代表人物,下列事件中采用同样策略的是( )
(2010·浙江文综·12)论文的关键词对内容有着提纲挈领的作用。有一篇评价某历史人物的论文,关键词有“哲学家”“中庸之道”“逻辑学”等,该人物最有可能是( )
(2022·广东六校高三第一次联考·12)16世纪,欧洲的黄金数量从大约55万公斤增加到119万公斤;白银数量从700万公斤增加到2140万公斤。西班牙的物价上涨4倍多,谷物价格上涨5倍多,英、法、德三国物价平均上涨2倍多。这一现象出现导致( )
(2021·安徽合肥一模·18)“一般看来,这一变化对欧洲人是有利的,但对其他地方的人则意味着灾难,如由于欧洲传来的天花等疾病,美洲人口大量减少;非洲出现跨大西洋的奴隶贸易;远至澳大利亚,则是长期存在的文化和语言的毁灭”。“这一变化”( )
(2022·浙江高考·20)1896年,卢米埃尔的电影作品《火车到站》(见下图)上映。影片中一列来自马赛的火车缓缓进站,乘客们正在站台等候。放映总时长55秒。有趣的是,观众深怕被屏幕中的火车撞击,紧张地静坐在座位上。这一幕反映了( )
(2021·北京东城区高二第一学期期末·27)斯塔夫里阿诺斯指出:从食物采集者到食物生产者的转变,改变了人类生活的每一个方面。这些改变主要体现在( )①从迁徙过渡到定居 ②疾病和饥荒盛行③人口得以加速增长 ④手工业劳动出现
(2021·山东高考·13)表2为1928年、1932年和1937年苏联拖拉机数量与农业集体化发展状况统计表。它反映出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特点是( )表2
热门试题
1.
(2024·贵州黔东南州·5)1918年,李大钊回到家乡,亲戚问他:“你在北京干啥?”李大钊浅浅一笑说:“点种。”亲戚听了有些莫名其妙,“庄稼人种地要点种,你点什么种?”他回答:“革命的火种。”次年,李大钊发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首次较为全面地介绍马克思主义,由此可知,李大钊是中国( )
2.
图1为世界城市化阶段演进图。图1中城市化的不断发展主要得益于( ) 图1
3.
1953年,周恩来在谈到大规模经济建设问题时说:“所谓集中主要力量,不是集中一切力量,不是要冒进:不是搞重工业,其他问题都不搞了。”周恩来讲话的主旨是( )
4.
(2020.7·江苏高考·19)1921至1922年苏俄农民要上缴的实物税有18种。1921年苏俄约有79个省级行政单位,完税后能实现自由交换和买卖粮食、饲料的省份,约占总数的一半多,而能够自由交换和买卖马铃薯、干草的省份各只有16个。这反映出,新经济政策实施初期
5.
(2018·黑龙江齐齐哈尔一模·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 材料一 明初由于倭寇对沿海地区的骚扰,且他们涉足民间的海外贸易,因此政府颁布海禁令,导致海外贸易萎缩。自明成祖去世后,朝貢貿易的萎缩,以及海禁令逐渐废弛,违反海禁出洋的中国海商活动日趋频繁。再加上16世纪后,倭寇在沿海地区肆虐的情况日益严重,当时的朝廷官员为了重建中国沿海的海上秩序,对海禁存废产生严重分歧。 隆庆元年(1567年),政府宣布开放福建漳州府月港,解除海禁,调整海外貿易政策,允许民间私人远贩东西二洋,但对日本的贸易仍在禁止之内。这使得民间私人的海外贸易获得了合法的地位。明朝进入了一个比较全面的开放局面。 ——捕编自《历史上的“隆庆开关”》 材料二 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的开放进一步扩大,在深圳、珠海、汕头、厦门等地设立了经济特区,此外还开放了一系列的沿海城市。在东部沿海开放了以后,继续在中部西部还有东北一些地方成立开发区,后来通过整顿有了更大更好此益更高的自主开放。于是20世纪九十年代形成了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新的格局。2001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对外开放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和很多国家签署了双边贸易保护协定,经贸合作得到进一步的加强。在这个过程中对国内的外贸管理体制进行了改革,进出口贸易结构开始进行优化。 ——据陈争平《近现代中国对外开放阶段性》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初和隆庆年间对外贸易政策差异的原因。(12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与明朝对外贸易政策相比,改革开放新时期对外贸易政策的特点,并简析其意义。(13分)
热门试卷
部编版新教材高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83137做题
高考历史大事年表全练(190题)
去做题
已有73996做题
中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65169做题
3.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74选56)
去做题
已有57081做题
2021年天津卷
去做题
已有22128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