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扫一扫查看
题库首页
提分神器
学习问答
社群中心
VIP中心
试卷下载
您现在位置:
在线自测
>
高中同步
>
纲要 下
>
浏览试题
[单选题]
(2012·江苏单科·14)下图是十八世纪七八十年代输入英国的原棉重量变化示意图,导致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
英国纺织工人数量增加
B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来临
C
棉纺织领域的发明创造
D
工人手工纺纱速度提高
收藏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试题答案:
C
试题答案:
在新兴的棉纺织业,生产技术首先出现了革命性的变化。飞梭出现以后,人们希望提高棉纱产量。18世纪60年代,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机”,它的出现引发了纺织生产领域一系列的发明创造。随着棉纺织业生产率的不断提高,对于原料原棉的需求量增加,因此就会出现输入英国的原棉重量不断增加,选C项。A项材料没有反映,B项应该是第一次工业革命,D项是机器生产。
相关题目
(2019·浙江浙北G2联考高二第一学期期中·17)下列选项中,史实与结论都正确的是( )
(2013·广东文综·22)针对曾把农民出售粮食和其它农产品视为投机倒把并予以惩办的做法,某国领导人指出:“投机倒把活动,如果从政治经济学意义上来理解,那它和‘正当’贸易就区分不开来。”体现该领导人这一观点的措施是( )
(2020·山东高考·11)启蒙运动中,一些思想家提出,“世界可以根除一切邪恶,因为任何邪恶的存在……仅仅是不良环境的产物,而这种环境是人类创造的,人类也可以改变它”。这反映出他们已经理性地思考( )
(2021·山东枣庄高三4月模拟考试·13)在一战后的停战纪念日里,英国政府主导着社会记忆的重构,哀悼战争死难者在较长时间内成为纪念活动的主题。后来在以退伍军人为代表的公众推动下,这一主题由庆祝军事胜利逐渐转向多重性,在他们眼中,第一次世界大战也不再是光荣和正义的战争。这表明当时英国( )
有学者认为,与英国在北美的殖民地不同,来到拉美的白人并不是来进行殖民开拓和创造财富的,而是热衷于聚敛财富和追逐权位,日后锦衣回国进入上流社会。这可用于说明( )
(2022·四川省南充市高一上期末考试·24)公元前5世纪中期,罗马平民通过斗争迫使贵族同意成立由平民和贵族联合组成的“十人委员会”,制定了《十二铜表法》。“十二铜表法自从定下来之后,……有些条款甚至一直保留下来,到罗马后期仍然有效……十二铜表法的语言也成为后世法典语言的典范。”上述材料表明《十二铜表法》( )
(2014·浙江文综·21)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指出,“尽管有这些(关税)保护措施,大工业仍使竞争普遍化了,大工业创造了交通工具……把所有的资本都变成为工业资本,从而使流通加速、资本集中”;“它首次开创了世界历史,因为它使每个文明国家以及这些国家中的每一个人的需要的满足都依赖于整个世界”。对此最恰当的理解是( )
(2022·海南省高三学业水平诊断·12)16世纪,英国、荷兰等国相继开始在高纬度地区寻找通往印度和中国的新航路,如荷兰的巴伦支曾三次航行北冰洋地区。对此现象解释合理的是( )
(2019·河南鹤壁高一第二学期期末·12)随着新航路开辟,世界海道大通,使得殖民地的财富,尤其是美洲的黄金、白银源源不断地流入西欧。这一状况( )
(2020·山东潍坊高一第二学期5月月考·24)引起下表生产量变化的原因是( )第一次世界大战交战国军需品的生产量情况表(单位:百万顿)
热门试题
1.
(2020·全国Ⅰ卷高三五省优创名校第四次联考·45)【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分)材料 (金)章宗朝(公元1189~1208年),黄河曾三次决口,明昌五年(1194年)八月,黄河阳武故堤决堤后,章宗命参知政事马琪、胥持国行省事,节制沿河数路之州县官员征发赋役,全力治河。明昌六年四月修河防毕,行省罢。为解决女真人户的贫困这一难题,承安五年(1200年)九月,章宗以枢密使宗浩、礼部尚书贾铉佩金符行省山东等路括地。这种做法是女真统治者以国家的强制手段,把民地括为官地,以满足女真猛安谋克户对土地的需求。泰和三年(1203年),蒙古边衅又起,金廷以尚书右丞相宗浩行省泰州主持修筑东北路界壕。九月,宗浩还朝,行省罢。泰和年间,为指挥对宋作战,又设置了汴京等行省。这4处行省在军事前线可便宜行事,指挥具体军事运作,很好地完成了军事使命。卫绍王与宣宗迁都汴京前所设行省中,出现了像西京行省、中都行省这样具有地方性特征的行省,是行省设置的新现象。——摘编自杨清华《金朝行省制度研究》(1)根据材料,指出金章宗设置行省的原因及行省类型。(6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金章宗设置行省的影响。(9分)(2020·全国Ⅰ卷高三五省优创名校第四次联考·46)【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15分)材料 1964年11月,澳大利亚政府出台了为越南战争提供炮灰的征兵制。1965年,澳大利亚向越南派出了第一支部队,反战运动开始兴起,直到1971年5月政府决定开始逐步撤军,反战运动才逐渐走向终结。这些反战活动坚持了8年之久,其参加者成分众多,包括青年学生、工会组织、宗教团体、妇女、澳大利亚工党以及社会中的仁人志士等等,其反战手段也是多种多样,既有游行示威、静坐和请愿,又有罢工、罢课等。反战成员身体力行地将政治和道德联系起来,把战争推到了不甚知晓世界事务的澳大利亚人面前,唤醒广大民众的和平意识,以抗议不道德的战争;将反战情绪传递给大众媒体,媒体通过对越战形势的客观报道使得成千上万人转向反战;虽然反战运动未能直接结束战争,但它给政府造成了巨大压力。1971年,澳大利亚政府撤回了留在越南的澳大利亚军队,废除了《国家服务法》,释放了所有的逃兵,并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盟友,降低《澳新美条约》条约“至关重要的”的标准,走上了“自力更生”的国防道路。——摘编自张紫琳《澳大利亚国内和平反战运动研究》(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60年代澳大利亚国内和平反战运动的特点及其背景。(8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20世纪60年代澳大利亚国内和平反战运动的积极影响。(7分)(2020·陕西商洛高三上学期期末·47)【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5分)材料 1903年6月8日、9日,维新派在《中外日报》上发表《革命驳议》,反对革命。章士钊针对性地发表《驳<革命驳议>》批判维新派的错误主张,与之论战,倡言革命的必要性,他对维新派主张改良的理由一一进行了驳斥。章士钊担任《苏报》主笔之后对该报进行大改良,使其排满革命倾向更为明显。章士钊在《苏报》发表《论中国当道者皆革命党》《驳革命驳议》等文章与保皇派划清了界限,《苏报》成为革命派的舆论阵地。在《苏报》被查封之后,章士钊复与陈独秀、张继等人在上海创办了《国民日日报》,该报因具有激进的排满革命言论而被称为“苏报第二”。他还以《国民日日报》在上海昌寿里的编辑部为据点,从事筹组华兴会的实际革命活动。章士钊担任了华兴会外围组织爱国协会的副会长,还参与过暗杀清廷政要王之春的革命活动,尽管章士钊所进行的革命活动多为外围及保障方面的工作.并没有实际担任革命活动的主要领导人,但他的革命行为也是不容忽视的。——摘编自刘小卫《章士钊革命思想研究(1902-1907年)》(1)根据材料,概括20世纪初章士钊的主要社会活动。(6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20世纪初章士钊社会活动的意义。(9分)
2.
(2016·四川内江·5)南宋时,南方人的主食是( )
3.
(2009.海南单科.8)对英王查理一世的审判与处死是英国革命中的重大事件。布拉德肖法官曾在法庭上向查理一世宣示:“在国王和他的人民之间存在一个契约协定……这就好像一条纽带,纽带的一头是君主对国民应尽的保护义务,另一头是国民对君主应尽的义务。先生,一旦这条纽带被切断,那么只能说,别了,君主统治!”上述材料表明,布拉德肖比法国启蒙思想家更早提出了
4.
如图是某学者著作中一个章节的子目录。据此判断,该章节的主题足( )
5.
(2019·四川乐山一模·4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材料一 中国古代社会,历代统治者对于治理乡村都十分重视,其乡村治理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秦汉时的乡里制度逐步成熟,既发挥基层政权的作用,又带有半自治的性质。到唐宋时期政府从法律上实施统一管理,职责完备,国家力量向基层社会进一步渗透。这一阶段处于由乡里制向保甲制、由乡官制向官役制的转折时期,乡和里的地位逐渐沦落,乡里自治功能逐步弱化,官方的控制与统治逐步增强。到清代,乡里制度转变为官役制,保甲对乡里的控制更加严密,乡村自治的色彩越来越弱。——据唐鸣、刘志鹏《中国古代乡村治理的基本模式及其历史变迁》材料二 晚清剧烈的社会动乱,导致传统官役制下地方社会秩序难以维系,许多地方逐渐兴举绅董制。与保甲、里甲以及乡约不同的是,绅董是享有薪酬的职位。且地方绅董的治理权属远超乎其上,“地方学务、卫生事务、道路工程、农公实业、慈善事业、公营事业、地方经济……皆归绅董办理”。但绅董治理模式并不是朝廷典章制度意义上的规范体系,而是依存于地方特定情景而变通运行的一个机制。——据王先明《绅董与晚清基层社会治理机制的历史变动》材料三 在20世纪60年代时,浙江省枫桥镇干部创造了“矛盾不上交,就地解决”维持良好治安的“枫桥经验”,1963年毛泽东同志也亲笔批复要各地效仿,试点推广。并且,随着时代的发展,“枫桥经验”也不断自我提升,成为了现代社会中具有鲜明特色的“依靠群众,预防纠纷”,坚持以群众为基础路线,维护社会的稳定治安,促进社会的良性发展。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中指出社会治理正处于优化阶段,可以将其与“枫桥经验”相结合,推动基层社会良性治理的步伐。——据刘任平《借鉴“枫桥经验”实现基层社会良性治理》(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乡村治理演变的基本趋势并分析其原因。(10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晚清绅董制兴起的社会背景及其特点。(10分)(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枫桥经验”对我国基层社会治理有何启示。(5分)
热门试卷
部编版新教材高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82905做题
高考历史大事年表全练(190题)
去做题
已有73912做题
中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64858做题
3.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74选56)
去做题
已有57079做题
2021年天津卷
去做题
已有22128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