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扫一扫查看
题库首页
提分神器
学习问答
社群中心
VIP中心
试卷下载
您现在位置:
在线自测
>
>
必修二经济史
>
中国现代经济
>
浏览试题
[单选题]
(2012.海南单科卷.25)1960年8月,中共中央发出指示,规定全国一切机关、团体、部队、学校、企业、事业单位,在今后5个月里,公用经费中的商品性支出部分要压缩25%左右,预计全国可压缩出5亿元。其直接目的是
A
减轻市场供应压力
B
制止单位铺张浪费
C
节约经费发展生产
D
促进经济较快发展
收藏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试题答案:
A
试题答案:
从题干的时间信息入手,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题干措施的实施背景是“左”的错误、三年自然灾害、苏联取消对华的援助,当处在三年困难时期,物质紧缺,因此,A项正确。
相关题目
(2014.全国新课标卷Ⅰ文综.31)“一五”计划期间,我国实行粮食计划供应制度,各地根据国家粮食计划供应的相关规定,以户籍为依据确定粮食供应的对象与数量。这一制度的实行
(2016.江苏单科.13)右图是我国“一五”计划期间为配合大规模建设而绘制的宣传海报。对其解读正确的是
(2019·江苏高考·12)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全国同时开展了一万多个工矿建设单位的施工……从而使我国的社会经济结构和国民经济面貌发生了重大变化”。对此“变化”表述正确的是( )
(2011.海南单科.23)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上海、天津等工业先进地区人均工业产值的增长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这反映出当时中国
(2009.广东历史.13)我国某部宪法将国家性质表述为:“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国家。”这一表述说明当时
(2013.山东基能.30)近年来,“大宗商品源源不断从其他新兴经济体流入中国,这些国家由于出口激增收入增加进而增加对中国制成品的消费——中国通过自身的高速增长,打开了新兴市场经济增长的阀门”。这一材料表明
(2012.天津文综.4)右图介绍内容所反映的实质是
(2014.四川文综.2)邓小平曾说,如果当初搞经济特区时加上上海,“现在长江三角洲,整个长江流域,乃至全国改革开放的局面,都会不一样”。当时没有把上海列为经济特区,主要是基于①改革初期摸索中的谨慎 ②经济改革国际阻力太大③上海自身经济基础薄弱 ④国人思想解放程度不足
(2010.上海单科.25)20世纪50年代初,中国面临的困难是“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为改变这一状况,中国政府
(2012.海南单科卷.25)1960年8月,中共中央发出指示,规定全国一切机关、团体、部队、学校、企业、事业单位,在今后5个月里,公用经费中的商品性支出部分要压缩25%左右,预计全国可压缩出5亿元。其直接目的是
热门试题
1.
(2017·新课标全国Ⅱ卷高考·28)1879年以前,福州船政局所造之船均“派拨各省,并不索取原价分文”;此后造船所用材料费用由用船一方拨付,采取“协造”方式生产。这种变化反映了
2.
(2018·山东潍坊一模·31)1993年3月29日,八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宪法修正案,将“国营经济”修改为“国有经济”。这体现了
3.
下图是英国棉花进口量(按原产国分列的年平均百分比)数据分布图。据此可以推知( )
4.
中世纪欧洲的人们把好色贪吃、放纵奢华看作十恶不赦,要进第九层地狱,但在但丁眼里这些只是轻微的错误,最多只需要进第一层地狱。这说明了
5.
(2024·河北张家口三模·12)在中世纪西欧,通常情况下,每个领主在自己的领地范围内,都拥有一个或数个庄园,如“在英格兰,有的封地是由三到四个庄园,或者三个或四个村庄的土地形成的”。每个等级的领主,在其各自的领地(庄园)范围内,均拥有绝对的支配权。这表明,当时西欧( )
热门试卷
部编版新教材高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82906做题
高考历史大事年表全练(190题)
去做题
已有73912做题
中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64858做题
3.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74选56)
去做题
已有57079做题
2021年天津卷
去做题
已有22128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