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扫一扫查看
题库首页
提分神器
学习问答
社群中心
VIP中心
试卷下载
您现在位置:
在线自测
>
>
必修三文化史
>
中国近现代思想史
>
浏览试题
[单选题]
(2009.上海历史.15)下列晚清时期的言论符合这幅漫画主题的是
A
B
C
D
收藏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试题答案:
D
试题答案:
A是鸦片战争后主张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代表人物魏源的主张,B是洋务派的主张,C是义和团运动的口号,材料中的人物穿着清朝服饰,体现了清朝的封建顽固派对西方先进技术的抵制,故正确答案应该是D。
相关题目
(2007.广东单科.14)邓小平l992年南方谈话贯穿的一个中心思想是,抓住有利时机,把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前进。就外部环境而言,“有利时机”指的是
(2015.新课标全国Ⅱ卷文综.29)康有为在《新学伪经考》中认为,被奉为儒家经典的古文经实系伪造。1891年该书刊印后风行国内,但很快遭到清政府禁毁。这主要是因为该书旨在
(2014.全国新课标卷Ⅱ文综.28)1892年,维新思想家宋恕提出“欲更官制、设议院、改试令,必自易西服始”。康有为在奏议中也不止一次提及“易服”。维新派如此重视易服的主要原因是
(2007.天津文综.21)“平均地权”“耕者有其田”的主张由孙中山最先提出,但在民主革命时期卓有成效付诸实施的是中国共产党。这主要取决于后者
(2008.重庆文综.13)近代中国主张或赞同学习西方先进科学技术的人物有①魏源 ②光绪帝 ③赵三多 ④陈独秀
(2011.上海单科.31)有人说:“康有为不是一个政治家,实是光绪皇帝以及全中国的不幸。假如康氏的谨慎能像他的热情那样,他也许能在十三年前展开维新,早就带来了‘未来的中国’。”这段话主要说明了
(2012.全国大纲卷.16)张謇评论某人时说:“以四朝之元老,筹三省之海防,统胜兵精卒五十营,设机厂、学堂六七处,历时二十年之久,用财数千万之多……曾无一端立于可战之地,以善可和之局。”张謇评论的是
(2011.天津文综.4)右图为1878年天津首发的中国第一套邮票中的一枚。与该邮票设计理念无关的是
(2007.广东单科.9)1945年8月,《大公报》报道毛泽东来到重庆的消息时称:“爱好民主自由的人士都知道,这是维系中国目前及未来历史和人民幸福的一个喜讯。”这反映了“爱好民主自由的人士”期盼
(2008.上海单科A组.12)有首上海的旧民谣,讲述了清朝260多年的大事,其中与戊戌政变有关的句子是
热门试题
1.
1894年,清政府以英美为媒,对上海的交涉活动基本围绕“中立”实行“中介外交”。先以封港促使英日交涉,使上海得避战氛,后又不断敦促英国与日磋商,扩大了“上海通道”的解释范围,迫使日本无论用兵与否均不可经过上海南北通道。这说明,清政府( )
2.
(2008.山东文综.12)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者从古典文化中汲取精神力量,铸成了反对神学桎梏的武器。以下最契合人文主义核心内涵的古希腊名言是
3.
春节是农历一月初一。一月古时本来又叫“政月”,到了秦朝为了避皇帝嬴政的讳,就把“政月”改为“正月”,“正”字的读音也为“征”了。这说明皇帝制度的主要特征是( )
4.
保罗?约翰逊在《现代:从1919到2000年的世界》中说“(20世纪)80年代,人类刮起了一场巨大的求变之风……80年代成为当代史的分界线。民主精神恢复了自信,开始广泛传播。”这场“求变之风”最终
5.
(2025·河北承德高三上联考·12)古代西亚腓尼基人不仅同以色列人有着活跃的贸易关系,还利用其在红海的港口前往奥菲尔(埃塞俄比亚)探险,并从那里带回檀香木、宝石、象牙、猿猴、孔雀等。他们曾乘船到过英吉利和爱尔兰。埃及法老尼科曾利用腓尼基人乘船绕航非洲获得成功。这说明腓尼基人( )
热门试卷
部编版新教材高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83137做题
高考历史大事年表全练(190题)
去做题
已有73996做题
中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65169做题
3.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74选56)
去做题
已有57081做题
2021年天津卷
去做题
已有22128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