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扫一扫查看
题库首页
提分神器
学习问答
社群中心
VIP中心
试卷下载
您现在位置:
在线自测
>
>
必修三文化史
>
世界近现代科技文艺
>
浏览试题
[单选题]
(2017·江苏高考·15)英国哲学家培根倡导一丝不苟地记录经验性的实验,促进科学的发展;法国哲学家笛卡尔主张用数学法则作为表述人类理性的最高法则,从事科学研究。17世纪一位科学家承袭了他们的传统,他创立的理论体系
A
揭示了基本的宇宙法则
B
奠定了现代物理学理论基础
C
确立了太阳中心说理论
D
阐明了时间空间的本质属性
收藏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试题答案:
A
试题答案:
17世纪的一位科学家承袭了以实验为基础,以数学为表达形式进行科学研究的是牛顿,他创立了经典力学体系,揭示了基本的宇宙法则,故A项正确,奠定现代物理学理论基础的是20世纪的量子论和相对论,故B项错误;确立太阳中心说理论的是16世纪的哥白尼,故C项错误;阐明时间空间本质属性的是20世纪的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故D项错误。
相关题目
(2020·新课标全国Ⅲ卷高考·34)图6为西方绘画作品《第一步》,其代表的绘画流派图6 第一步
(2011.海南单科.10)17世纪,处于科学革命中的西欧,“肯定自然知识的实用价值,以及肯定它对科技进步的前景所包含的意义,已经成为普遍接受的常识,但科学的素养对于人类,以及对于人类所处的环境实际产生的作用还是很小”。这一现象说明
(2008.江苏单科.18)下列四幅作品,从创作风格判断,出现最晚的应该是
(2020.7·江苏高考·17)在西方绘画史上,有些画家“以表现罕见的或带有异邦情调的景象,或表现理想化的山水风光为主。在结构、用色、造型等方面均加以主观处理,并将浓厚的个人激情寓于风景的描绘之中,使人观后联想无限,回味无穷”。他们的创作风格应属于
(2010.广东文综.21)《新编剑桥世界近代史》中有这样的评述:“两个学说都发现了变化的原因在于斗争——生存竞争和阶级斗争。”这两个学说最终形成于
(2010.天津文综.11)20世纪初,提出光量子假说,解决经典物理学无法解释的光电效应问题的科学家是
(2015.四川文综.11)1933年希特勒上台后,犹太科学家爱因斯坦选择移民美国,放弃愿意为他提供避难所的欧洲国家。悉知该消息时,法国物理学家保罗.朗之万评价道:“这是一个重大事件,其重要程度就如同把梵蒂冈从罗马搬到新大陆一样。”在此,朗之万
(2011.江苏单科.20)菲利普.费尔南德兹一阿迈斯托在评价某科学家时指出:在他的宇宙里,“每一种现象都带有欺骗性。物质和能量可以相互转换。双胞胎以不同的速度衰老。平行线可以交叉。光线弯曲的径迹其实缠绕宇宙。”这位科学家是
(2015.福建文综.22)16、17世纪欧洲学者质疑、改变和放弃了欧洲所继承知识中最神圣化的认识。科学革命的思想巨变使他们重新考察和描述宇宙的性质及其力量。在这里,对宇宙的性质及其力量作出“革命”性描述的理论是
(2014.广东文综.20)欧美国家率先实现了从有机物经济向无机物经济的转变,即生产活动中的动力来源从动植物向矿物的转变。直接推动这一转变的是
热门试题
1.
(2023··15)一部回忆录中这样写道:1976年前后的荷兰,没有多少荷兰人会非常努力地工作。在富裕社会,人们不会因为变得更加富有而感到更幸福,与朋友和亲戚们在一起的时间才能带来幸福……而今欧洲国家正在禁止懒惰。我们现在都成了职业至上者。生活被重新定义为一场赛跑,从一出生就开始了。这一变化主要由于
2.
(2025·广东高三上开学联考·10)下图为20世纪50年代风靡大江南北的一幅年画。由此可见( ) 《走合作化的道路》
3.
(2024·陕西铜川三模·2)《汉书·食货志下》载:“自孝武(汉武帝)元狩五年,三官(指上林苑的钟官、辨铜、均输机构)初铸五铢钱,至平帝元始中,成钱三百八十亿万余云。”这一举措( )
4.
有记者报道某次会议时,写道:周恩来的演讲提出,大家应“从解除殖民主义痛苦和灾难中找共同基础”。他的通情达理、心平气和,化解了演讲前一些国家对新中国的误解和攻击。该次会议是
5.
清朝政治的特色,就是对规矩和习惯的依赖。日常的国家事务,往往依靠《会典》与则例来办。即使皇帝本人,一般也要顾及规矩的规定,不肯随便突破藩篱。这种政治上的循规蹈矩
热门试卷
部编版新教材高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83358做题
高考历史大事年表全练(190题)
去做题
已有74070做题
中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65322做题
3.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74选56)
去做题
已有57082做题
2021年天津卷
去做题
已有22128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