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扫一扫查看
题库首页
提分神器
学习问答
社群中心
VIP中心
试卷下载
您现在位置:
在线自测
>
初中历史
>
八年级下
>
浏览试题
[单选题]
(2024·内蒙古包头·8)1954年9月21日,《人民日报》刊登的《难忘的一天》中写道:“六亿的人民,加上无限大的权力,这一切……都是为了社会主义的实现。”这反映出当时( )
A
新中国工业化建设起步
B
社会主义公有制建立
C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确立
D
封建剥削制度已消灭
收藏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试题答案:
C
试题答案:
根据材料“1954年9月21日”“六亿的人民......都是为了社会主义的实现”和所学可知,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以国家大法的形式确定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保障了人民当家作主,故选C项;新中国工业化建设起步从1953年一五计划实施开始,排除A项;1956年底三大改造完成,社会主义公有制建立,排除B项;1952年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废除了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剥削制度,消灭地主阶级,排除D项。
相关题目
1958年《人民日报》报道:福建南安花生亩产13241斤。该报道反映了( )
(2017·广西贺州·9)尼克松在回忆录写道:“这个消息使我又惊又喜,我从来未料到对华的主动行动会以乒乓球队访问的形式得到实现,我们立即批准接受了邀请。”这表明了当时( )
(2023·山东青岛·28)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迈出了对外开放的步伐,积极拥抱世界、学习世界、融入世界,希望与世界各国合作共赢,在与世界的联系互动中发展。中国迈出的第一步是( )
(2023·山西·9)1971年10月25日,阿尔巴尼亚代表高喊:“美国人的巨大失败!”坦桑尼亚代表穿着“毛制服”与非洲兄弟们跳起了桑巴舞。这一历史画面的出现是因为( )
(2017·江苏宿迁·11)“史论结合”是学习历史的基本要求。下列史实与结论对应不当的是( )
(2024·四川广元·10)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1953年,抗美援朝战争取得伟大胜利。这两大历史事件的共同作用是( )
(2024·山东日照·14)1987年同1978年相比,我国工业总产值中全民所有制企业比重由77.6%降至59.7%,集体经济比重由22.4%升到34.6%,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和“三资”企业等非公有制由几乎为零升到5.7%,80%国有企业实行各种形式的承包经营责任制。这说明中国( )
(2022·云南昆明·17)1992年11月,大陆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与台湾海峡交流基金会的代表在香港会晤,达成了在处理两岸事务性交涉中“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 )
(2023·山东菏泽·13)新中国的对外贸易史是一部从“小兔到大象”的历史。下图中对外贸易进入高速增长阶段主要是由于( )
(2022·广东·18)万隆会议前夕,中国代表团就认为,应该在会上多提亚非国家的共同性问题,不突出我国的特殊问题。为此,周恩来在大会发言时提出( )
热门试题
1.
(2023··15)“(在人类文明早期)要共享一条大河的利益,要进行大范围的灌溉和大规模的农业生产,要抗御大河不可避免的水旱灾害,要建设和维护大型水利工程,这些都需要氏族、部落、小群体之间的协调和联合……因此(古埃及地区)早期就出现了联合,氏族联合为公社,公社又结合为40多个州……在公元前4000年左右最终形成上埃及、下埃及两个王国。”这段历史解释重在说明
2.
(2022·广东珠海高二下期末·14)1880年,英国政府推行5—10岁义务教育;1893年,义务教育的年龄提高到11岁;1918年,将义务教育年龄规定为5—14岁,并规定有条件的地区,可以将年龄提到15岁。这反映了当时英国
3.
(2013·云南普洱卷·1)小华要实地考察我国境内最早远古人类的遗址,他应该去( )
4.
(2024·山东枣庄二模·9)图4是1958—2018年中国制造业产值和GDP占同时期美国比重变化的曲线图。这表明( ) 图4
5.
(2019·湖北荆、荆、襄、宜四地七校联盟高三2月联考·27)江浙地区唐宋以后一直是重要的粮食产地,“东南之田,所种惟稻”。但到了明中后期,“农田种稻者不过十之二三,图利种植者,则十之七八”,各地广种棉花、甘蔗、果木、烟草等作物的记载也多见于史书。这种现象反映了江浙地区
热门试卷
部编版新教材高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83361做题
高考历史大事年表全练(190题)
去做题
已有74070做题
中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65325做题
3.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74选56)
去做题
已有57082做题
2021年天津卷
去做题
已有22128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