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扫一扫查看
题库首页
提分神器
学习问答
社群中心
VIP中心
试卷下载
您现在位置:
在线自测
>
初中历史
>
八年级下
>
浏览试题
[单选题]
1953年,在下图所在地签署了,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威望,为新中国的建设创造了有利的外部环境( )
A
《幕尼黑协定》
B
《雅尔塔协定》
C
《九国公约》
D
《朝鲜停战协定》
收藏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试题答案:
D
试题答案: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53年7月,美国被迫在停战协定上签字,中朝人民取得反侵略战争的胜利。之后,中国人民志愿军分批回国。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为我国的经济建设赢得一个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故答案为D。
相关题目
下图反映了某时期我国公有经济和私有经济成分的比例情况,这种情况最早应出现于( )
(2023·山东聊城·15)据不完全统计,1952年至1954年,全国抽调16万多名优秀干部充实到工业部门。全国高校1952、1953两届理工科大学生全部提前一年毕业奔赴建设岗位。一批在海外的科学家,先后回到祖国参加建设。与上述现象的出现关系最为密切的史实是( )
1958年,中国大地上出现了这样一种现象,全国大约出动9000万人,大搞“小(高炉), 土(土法炼钢、炼铁)、群(群众运动)”。小土炉、小高炉遍地开花,全民大炼钢铁运动在全国掀起。这一现象应该出现在下列哪一时期( )
(2022·湖南湘潭·8)据统计,某乡地主户数从1948年的27户降为1953年的0户,与此变化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
(2017·黑龙江龙东【森工·农垦】 ·11)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已经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它的内容有( )①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 ②互不侵犯 ③互不干涉内政 ④平等互利 ⑤和平共 ⑥求同存异
2020年“新冠肺炎、宅在家、戴口罩”成了最热门词汇,1958年可能出现的热门词汇是( )
(2023·黑龙江大庆·20)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这就以国家根本法的形式确定了( )
(2015·广东深圳·21)下列关于新中国成立到20世纪70年代中美关系发展历程的概括,较为准确的是( )
(2024·内蒙古通辽·8)学者萧冬连指出:“农村改革是农民对政策底线的冲击与地方上开明的领导人相互推动,一步一步获得共识,形成全国性政策的过程……最终农村改革对增产的显著效果为自己获得了合法性,农民的选择成就了中国的改革。”这里所说的“政策底线”应指( )
(2022·重庆(A卷)·11)以下示意图根据上海一个普通家庭的帐本制作,从一个视角反映了当代中国百姓生活的变迁。促使这一变迁的主要原因是( )
热门试题
1.
(2023·广西·10)自1947年10月《中国土地法大纲》公布到1948年底,在解放区约有1亿无地或少地的农民获得了土地。这有利于( )
2.
(2018.11·浙江高考·25)下图是一幅描绘20世纪90年代日本经济的漫画。结合所学,推断当时的日本( )
3.
(2017·湖南娄底·41)在万隆会议上,周恩来既没有去刻意争取对共产主义的支持,也没有激烈反美、反西方的言论。但他达到了此行的重要目的,使许多代表相信了他是一个心怀善意、通情达理而真挚诚恳的人,并相当成功的使人相信了共产党中国奉行和平的政策。周恩来取得成功的主要原因是( )
4.
(2024·河南三模·7)1949年1月底至2月上旬,中共领导人和苏共领导人在西柏坡会晤,详细讨论了中国革命形势、中国共产党的建国构想,以及中国共产党对于未来中苏关系等重大问题的原则立场和主张。双方还就苏联承认新中国并提供经济技术援助等问题达成初步共识。这一会晤( )
5.
(2022·山东省菏泽市一模·6)图2是1916—1922年华商纱厂与外国在华纱厂统计,图3是1916—1926年荣宗敬纱厂发展状况统计。两者共同说明,这一时期近代纺织业
热门试卷
部编版新教材高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82909做题
高考历史大事年表全练(190题)
去做题
已有73912做题
中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64867做题
3.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74选56)
去做题
已有57079做题
2021年天津卷
去做题
已有22128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