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扫一扫查看
题库首页
提分神器
学习问答
社群中心
VIP中心
试卷下载
您现在位置:
在线自测
>
初中历史
>
八年级下
>
浏览试题
[单选题]
(2024·内蒙古呼和浩特·8)2021年7月1日,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宣布我国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是指( )
A
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
B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C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D
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收藏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试题答案:
B
试题答案:
根据材料“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并结合所学可知习近平指出,为了实现中国梦,中国共产党确立了“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是指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故选B项;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属于中共十三大确立的战略部署,分三步走的内容,排除A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十八大以来,习近平着眼于世界格局和发展大势所提出的新思想理念,排除C项;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是指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要实现的奋斗目标,排除D项。
相关题目
(2023·a·14)20世纪50年代初,许多农民见面时的问候语由“老乡,吃了吗?”变为“同志,翻身了吗?”这一变化的原因是( )
(2023·安徽·8)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国家对经济、文教卫生的基本建设投资达493亿元,超过计划15.3%。棉布的销售量在1950年是5647万匹,到1956年达到了17700万匹,同时食糖早在1955年就比经济恢复时期增加了163%。这说明第一个五年计划( )
(2023·黑龙江齐齐哈尔·15)下列事件中,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为大规模的经济建设铺平道路的是( )
(2024·山东济宁·15)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涌现出王进喜、焦裕禄、雷锋等英模人物。他们体现出的共同时代精神是( )
(2023·四川凉山·7)1955年,周恩来在某次会议上说:“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团结而不是来吵架的……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同而不是来立异的。我们的会议应该是求同而存异。”这次会议是( )
(2022·江苏扬州·7)建国初期,为发展同邻近的民族独立国家之间关系,消除他们对新中国的疑虑和误解,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 )
(2024·内蒙古包头·8)1954年9月21日,《人民日报》刊登的《难忘的一天》中写道:“六亿的人民,加上无限大的权力,这一切……都是为了社会主义的实现。”这反映出当时( )
(2014·山东泰安·25)漫画“梅开三度”是对新中国在20世纪70年代取得外交成就的形象表达,这些外交成就的取得体现了( )
(2024·山东潍坊·17)1954年至1956年底,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其政策被誉为“创举”。原因是( )
(2023·四川成都·15)邓小平曾经就我国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科技成就评价道:“这些东西反映一个民族的能力,也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标志”。“这些东西”是指( )
热门试题
1.
从右边柱状图中的年份和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2.
(2024·广东肇庆高三二模·10)1963年至1965年,我国城市建设投资占基本建设投资的比例,由“二五”期间的2.3%上升到2.9%,超过“一五”期间的投资比例。非生产性投资比例由“二五”期间的14.6%上升到20.6%。上述变化出现的原因是
3.
(2024·山东淄博二模·9)表2为某地不同时期流行的顺口溜。顺口溜的变化主要是因为( )表2
4.
有学者认为,周朝施行井田制,既作为诸侯百官的俸禄等级单位,又作为控制庶民的计算单位。井田制下的土地一律不准买卖,只能由同姓依照嫡庶的宗法关系去继承。对此理解有误的是( )①井田制下的土地归天子所有 ②井田制是分封制实施的基础③宗法制必须以井田制为依据 ④井田制会导致土地疯狂兼并
5.
(2023·江苏宿迁·5)“中国则从他们那里学习军事技术以抵御外侮、镇压国内起义,但同时也致力于振兴旧式的儒家管理方式。”材料可以说明( )
热门试卷
部编版新教材高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83361做题
高考历史大事年表全练(190题)
去做题
已有74070做题
中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65326做题
3.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74选56)
去做题
已有57082做题
2021年天津卷
去做题
已有22128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