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扫一扫查看
题库首页
提分神器
学习问答
社群中心
VIP中心
试卷下载
您现在位置:
在线自测
>
初中历史
>
八年级上
>
浏览试题
[单选题]
(2022·四川凉山·6)1935年的一天,数千名学生高呼“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反对华北自治”“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等口号,并举行示威游行。这一场景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A
五四运动
B
京汉铁路工人罢工
C
一二九·运动
D
九一八事变
收藏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试题答案:
C
试题答案:
1935年下半年日本策动“华北自治运动”,严峻的形势使北平学生聚集起来,12月9日,他们向国民党当局请愿,高呼“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反对华北自治”“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等口号,并举行示威游行,这就是著名的“一二·九运动”,故选C项;五四运动爆发在1919年,是一场彻底的反帝反封的爱国运动,排除A项;京汉铁路工人罢工的主体是工人,不是学生,排除B项;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排除D项。
相关题目
(2015·江西南昌·1)干支纪年是我国古代发明的一种纪年方法,如:“戊戌、己亥、庚子、辛丑、壬寅、癸卯”就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几个连续的年份,李希圣著《庚子国难记》写的就是上述庚子年发生的事。根据所学知识推断,这里说的“庚子国难”具体是指( )
(2022·深圳·10)战前,列强在中国设立工厂是不合法的,战后,他们却“合法”地经营了许多轻工业,导致这一变化出现的战争是( )
(2023·四川攀枝花·15)1947年中共中央公布的一份文件中规定:乡村中一切地主的土地及公地,由乡村农会接收,连同乡村中其他一切土地,按乡村全部人口,不分男女老幼,统一平均分配。该文件在当时起到的积极作用是( )
(2023·安徽·5)1905年,《民报》创刊后,陆续发表了《民族的国民》《驳新民丛报最近之非革命论》《驳革命可以召瓜分说》《驳革命可以召内乱说》等文章。这反映出《民报》作者群体( )
(2022·山西晋中·15)近代山西在发展中前行,传承中创新。从下面大事年表所列“第一”中,能提炼出最恰当的主题是( )
(2022·山东淄博·2)如图是晚清画报所载的一幅纪实性图片,图中的文字大意是:京师女子师范学堂十八日那天考试过的现在已经贴榜啦。录取诸生自段云章至宋魁英等共五十三名。准予二十四日上午八(点)钟到堂复试。此图可编入中国近代史丛书的( )
(2019·广东省·8)19世纪洋人苦于无法找到改变贸易困境的商品,在他们看来,“中国拥有一切东西,世界上最好的食物:米,最好的饮料:茶,最好的衣物:棉花、丝绸等”。“幸运的是一种新的商品出现了”,“新的商品”是( )
(2024·山东枣庄·12)在主题为“中华英雄谱”的跨学科学习活动中,某小组出绕下列英雄人物查找资料、编写剧本。四位英雄人物共同的时代担当是( )
(2020·湖北随州·10)“鸦片战争之后,中国在外来军事的挑战下开始向近代社会艰难转型。”据此推断正确的是( )
(2019·山东临沂·12)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指出:“孙中山先生之所以伟大,不但因为他领导了伟大的辛亥革命,而且因为他能够‘适乎世界之潮流,合乎人群之需要’,……对三民主义作了新的解释,树立了三大政策的新三民主义。”这里的“三大政策”是指( )①平均地权 ②扶助农工 ③联共 ④联俄
热门试题
1.
(2018·山西省·11)下面两幅图片呈现的是18世纪时中英两国政府的重要国家机构。关于二者的表述正确的是( ) ①图一机构标志者君主专制进一步强化 ②图二场景是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体现③两个机构中君主都具有最高决策权 ④两个机构都维护了国家的统治
2.
(2024·福建名校联盟高三2月联考·4)先秦神话寓言、六朝志怪、唐朝传奇主要供具有较高知识水平的人欣赏;宋代兴起的话本小说,语言通俗活泼,深受下层民众喜爱。这反映了宋代
3.
(2010.广东文综.20)1873年,法国某报纸刊登的一封读者来信写到:“我们是工业家和土地所有者,需要秩序,并不喜欢共和政体。但是,如果‘联合派’(属于君主派)获得胜利,那些现在还留在我们方面的大部分人将投入极端共和派的怀抱去了。”这段话反映出当时在法国
4.
(2019·河北高三上学期第一次大联考·28)《大清新刑律》(1911年颁布)规定:“为庇护亲属而藏匿人犯及湮灭证据不罚,放纵或便利亲属脱逃减轻处罚、为亲属利益伪证及诬告免刑”。这反映了《大清新刑律》
5.
上表为西汉时期公、卿、大夫、士爵位系统内容。由此可见,汉代爵位系统( )
热门试卷
部编版新教材高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83355做题
高考历史大事年表全练(190题)
去做题
已有74070做题
中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65320做题
3.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74选56)
去做题
已有57082做题
2021年天津卷
去做题
已有22128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