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扫一扫查看
题库首页
提分神器
学习问答
社群中心
VIP中心
试卷下载
您现在位置:
在线自测
>
初中历史
>
八年级上
>
浏览试题
[单选题]
(2022·四川德阳·18)大会的宣言初步阐明了当时所处阶段中国革命的性质、对象、动力、策略、任务和目标,明确提出革命的对象是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通过这一宣言的中共会议是( )
A
中共一大
B
中共二大
C
中共三大
D
中共七大
收藏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试题答案:
B
试题答案:
根据题干关键句“明确提出革命的对象是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可推断这一宣言的中共会议是中共二大,大会制定了党的最低纲领,规定在民主革命阶段,党的主要任务是打倒军阀,推翻帝国主义,将中国统一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故选B项;中共一大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排除A项;中共三大的主要议题是讨论共产党加入国民党的问题,排除C项;中共七大主要讨论夺取抗战胜利和胜利后的中国将走什么样的道路问题,排除D项。
相关题目
(2022·四川眉山·5)近代著名爱国教育家张伯苓认为,经过体育训练,国民体格才能增强,道德才能得到提升,从而才有充足的精力为国家和民族的事业奋斗。由此可见,他倡导( )
(2020·河北省·11)他在位期间力行节俭,勤于政务,但清王朝在其统治时期却进一步落后。鸦片战争之后,他因循守旧,没有采取向西方学习,振兴王朝的措施。“他”是( )
(2017·广东·8)观察题8表,导致表税率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2023·四川遂宁·11)在电影《我的1919》里,中国外交代表顾维钧说:“我很失望,最高委员会无视中国人民的存在,出卖了作为战胜国的中国,我很愤怒,我很愤怒!你们凭什么,凭什么把中国的山东省送给日本人……我想问问,这份丧权辱国的和约,谁能接受!”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这段话中的“和约”是指( )
(2023·山东枣庄·10)法西斯国家发动的第二次世界大战,经历了从局部战争逐渐发展到全球战争的过程。世界爱好和平的人们协同作战,取得了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下列史事按照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 ②珍珠港事件③九一八事变 ④日本正式签署投降书
(2017·湖北咸宁·17)中国近代史是一部民族屈辱史,自19世纪中叶起,西方列强挟坚船利炮,先后对中国发动多次侵略战争,通过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使中国的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屡遭破坏。下面哪一条约的签订,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
(2023·湖南常德·22)“为宪法流血,公真第一人”和“再造民国第一人”分别是( )
(2023·贵州黔南州·4)孙中山是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先行者,他为振兴中国耗尽毕生精力,为国家和民族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孙中山的革命指导思想是( )
(2019·呼和浩特·13)与“北伐战争”、“南昌起义”、“皖南事变”都直接相关的人物是( )
(2024·福建中考·13)1924年的《真正革命歌》写道:“真正革命党人应该加入国民军,要铲除军阀,与帝国主义死拼。我是国民军,我是国民军,打仗为救老百姓。”这表明了( )
热门试题
1.
1530—1600年间,西班牙的毕尔巴鄂开始扩大造船业的规模,承接船舶修理业务,一些钢铁厂专门负责为欧洲各国的船只生产船锚和其他金属配件,该城市迅速崛起为西班牙北部的一个繁华港口。毕尔巴鄂崛起的主要原因是( )
2.
宋朝儒学复兴,其中程朱理学一派对后世影响最大。理学认为人生的目标应当是
3.
(2016·贵州六盘水·2)考古印证了历史的印记。考古学家在我国新疆发现许多汉代的丝织品,在马来西来发掘出与汉代陶片纹饰相似的陶片,在印度尼西亚出土了汉代的钱币。这些考古发现证实
4.
(2023·山东济南·12)胡适在《文学改良刍议》中提出,“今日之中国,当造今日之文学”“白话文学为中国文学之正宗”,并批判了一些旧文学技巧,代之以新技巧。由此可见,他倡导( )
5.
(2017.11·浙江高考·3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 在上海县城外形成了被英、法、美三国依仗强权分占的特区势力,出现了各自为政的“租界”。……在这里,他们拥有相对独立的行政权、立法权、司法权,俨然“国中之国”。起初,由于外人来华之际,中外民情扞格,以风俗习惯等种种不同,不愿华洋杂居。小刀会起义爆发,华人逃入租界者甚多,不久便华洋杂居。不同的风俗习惯发生碰撞、冲突也就在所难免了。 ——摘自张仲礼、熊月之等《长江沿江城市与中国近代化》 材料二 (租界开辟后)西洋服饰之引入,使上海自明清以来形成“服尚新奇、衣必华鲜”的习俗得以进一步张扬。……《洋泾浜新竹枝词》写道:“康奴也学假斯文,衣履难将贵贱分。更有异言并异眼,淡黄马褂着纷纷。”哪里还有什么不敢穿的? ——摘自张仲礼、熊月之等《长江沿江城市与中国近代化》 (1)梳理材料一,概述近代初期上海“华洋杂居”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租界”的消极影响。(4分) (2)阅读材料二,分析“西洋服饰之引入”对上海民风嬗变的影响。综合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说明19世纪中期至20世纪中叶中国社会生活变迁的典型特征。(6分)
热门试卷
部编版新教材高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81941做题
高考历史大事年表全练(190题)
去做题
已有73385做题
中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63396做题
3.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74选56)
去做题
已有57049做题
2021年天津卷
去做题
已有22125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