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扫一扫查看
题库首页
提分神器
学习问答
社群中心
VIP中心
试卷下载
您现在位置:
在线自测
>
初中历史
>
八年级上
>
浏览试题
[单选题]
(2022·山东日照·9)1919—1922年,《新青年》中“民主”出现次数不及“革命”的1/20。这种变化反映出( )
A
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B
国民大革命的进行
C
新文化运动的结束
D
中国社会性质变化
收藏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试题答案:
A
试题答案:
根据题干和所学知识可知,自1917年俄国通过十月革命成功建立起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马克思主义在我国快速传播并产生深远影响,故选A项;1924至1927年国民大革命的进行,排除B项;新文化运动的结束与材料无关,排除C项;1919至1922年中国社会性质为未发生变化,仍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排除D项。
相关题目
(2022·湖南湘潭·5)在读书人普遍把“考取功名、步入仕途”作为人生目标的时代,张謇却弃官从商,践行“实业救国”的理想,创办了( )
(2022·江苏泰州·34)口号往往反映一场运动的目的和诉求,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下列口号体现了中国近代化的发展历程,其先后顺序是( )①自强求富 ②三民主义 ③变法图强 ④民主与科学
(2020·四川雅安·5)习近平主席曾经把“红船精神”概括为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红船精神”发祥于( )
(2015·广西南宁·11)1946年,当国民党撕毁《双十协定》发动全面内战时,周恩来说:“我们并不因为蒋(介石)破坏了这些协定,就以为没有了收获。因为全国人民都承认了这样的事实,认为中共的地位是不可抹杀的。”这表明( )
(2013·湖南长沙卷·17)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中指出:“这场战争,自西方人1514年到中国起,是他们积325年窥探之后的一逞。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这场战争对中国的影响是( )
(2023·内蒙古通辽·10)1938年,在武汉各种抗日组织、抗日团体纷纷建立,抗日救亡报刊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抗日宣传、募捐、劳军等一系列救亡活动空前高涨,“保卫大武汉”成了全体中国人响亮的口号。据此可知,抗日战争( )
(2023·吉林长春·15)“我军悉能以血肉之躯与日军相抗,其视死如归之精神可歌可泣。……打破日军阀三个月征服中国之迷梦。”材料描述的是( )
(2024·山西·8) 1929年12月底,党召开的一次会议上确立了思想建党、政治建军原则,规定红军是一个执行革命的政治任务的武装集团,必须绝对服从共产党的领导,必须担负打仗、筹款和做群众工作的任务,必须加强政治工作。这次会议是( )
(2018·四川泸州·13)鸦片战争改变了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对“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理解,正确的是( )
(2023·青海西宁·7)1912年2月12日,在颁发的《清帝退位诏书》中写道:“前因民军起事,各省响应,九夏沸腾,生灵涂炭。……今全国人民心理,多倾向共和。”诏书中提到的“民军起事”产生的重大意义在于( )
热门试题
1.
(2019·湖北恩施·15)假如你穿越时空来到两宋时期,可能经历的事情有( )“交子”在脚店换酒喝“瓦子”里听说书“宛囿”里赏花、喝茶,品茶“夜市”吃夜宵“勾栏”里听当时流行的散曲和看《窦娥冤》①用 ②在 ③在 ④去 ⑤在
2.
古代有一位汉族士大夫教他十七岁的儿子学习鲜卑语、弹琵琶。儿子通晓这些技能之后,以此侍奉达官贵人,深得他们宠爱。这一情形最有可能发生在
3.
(2023·山东济南·19)中英谈判的见证者罗宾·巴特勒回忆道:“在谈判过程中,邓小平提出了一个关键构想,为谈判的成功和香港主权的和平移交打开大门”。文中的“关键构想”是( )
4.
(2024·海南全真模拟二·5)宋代“民聚不成县而有税课者,则为镇”,镇置监镇官。如景德镇设镇后,朝廷在此设监镇官,兼管商税及窑税,或佐理监陶。《河南强氏家谱》记载强子魁“宋绍定戊子(公元1228年)以文学进,仕饶州通判,以监陶得至浮梁景德镇”。据此可推知,宋代( )
5.
有明一代,皇帝经常怠政,甚者如嘉靖二十年幽居深宫不问朝事。但即使如此,国家机关也能正常运转,维持帝国统治。这是因为( )
热门试卷
部编版新教材高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83137做题
高考历史大事年表全练(190题)
去做题
已有74003做题
中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65169做题
3.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74选56)
去做题
已有57081做题
2021年天津卷
去做题
已有22128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