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扫一扫查看
题库首页
提分神器
学习问答
社群中心
VIP中心
试卷下载
您现在位置:
在线自测
>
初中历史
>
八年级上
>
浏览试题
[单选题]
(2022·湖南长沙·5)1896年春,谭嗣同写下《有感》一诗:“世间无物抵春愁,合向苍冥一哭休。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最可能引发谭嗣同发出这一感慨的是( )
A
鸦片战争
B
第二次鸦片战争
C
甲午中日战争
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收藏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试题答案:
C
试题答案:
根据材料“1896年春、四万万人齐下泪”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最可能引发唐嗣同发出这一感的是1894—1895年的甲午中日战争,C项正确;中英鸦片战争发生于1840—1842年,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英法联军发动的第二次鸦片战争是1856—1860年,排除B项;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发生于1900—1901年,排除D项。
相关题目
(2017·内蒙古通辽·3)为了弘扬长征精神,某校学生编排课本剧《红军不怕远征难》。下列可入选的台词或剧情是 ( )甲:红军长征过程中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乙:红军巧渡金沙江后,爬雪山,过草地,挥师北上丙:长征的胜利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丁:长征胜利后确定了党的中心任务是领导工人运动
(2013·湖南长沙卷·17)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中指出:“这场战争,自西方人1514年到中国起,是他们积325年窥探之后的一逞。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这场战争对中国的影响是( )
(2024·深圳·22)1878年,清政府向左宗棠发布圣谕,西征军中如果有将才要多多留意,可用于处理新疆地区善后事务,清政府此举意在( )
(2023·云南·12)1926年7月6日通过的《中国国民党为国民革命军出师北伐宣言》指出:“中国人民一切困苦之总原因,在帝国主义者之侵略及其工具卖国军阀之暴虐。中国人民唯一的需要,在建设一人民的统一政府。”《宣言》揭示了北伐的目的是( )
(2017·江苏宿迁·10)最早把毛泽东思想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的会议是( )
(2017·广西贵港·2)恩格斯说到某国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不费一枪一弹“从中国夺取了一块大小等于法德两国面积的领土和一条同多瑙河一样长的河流”。这个国家是( )
(2024·山东菏泽·7)历史学习要正确区分历史叙述中的史实与解释。下列属于历史解释的是( )
(2018·湖北潜江等四市·15)鸦片战争以后,欧美各国在对华倾销商品的同时,通过不平等条约掠夺中国的原料和农产品;甲午战争以后,欧美各国控制中国的金融,在中国投资铁路、矿务,开办工厂,巩固不平等条约的特权。下列选项对材料的理解最准确的是( )
(2018·四川泸州·13)鸦片战争改变了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对“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理解,正确的是( )
(2020·青海·5)中国的近代化经历了一个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发展过程,呈现学技术——学制度——学思想的特点,反映了中国人民不懈的探索精神。下列社会阶层登上历史舞台的先后顺序是( )①进步知识分子 ②资产阶级改良派 ③洋务派 ④资产阶级革命派
热门试题
1.
(2025·云南昆明云南师范大学附中高三月考·13)1640年,英王查理一世被迫召开了新的议会。新议会向国王提出的“撤销受国王控制的星室法庭和教会的最高法庭;废除工商业的垄断制度”等要求,被基本满足。1641年,议会又通过法律,规定议会至少要三年召开一次,教会脱离国王而隶属于议会。由此可见英国( )
2.
1948-1949年,中国共产党在东北解放区恢复了340多家大型企业和2430家中小型企业;除此之外,1948年东北地区谷类作物收成创下了历史最高纪录——1600万吨小麦和黑麦。这些成就的取得( )
3.
(2017·江西九校高三3月联考·24)在中国古代,“文”与“化”联缀使用最早见于先秦时代的《易经》中,“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而“文化”一词正式出现是在西汉刘向的《说苑·指武》中,“圣人之治天下也,先文德而后武力。凡武之兴,为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后加诛”。据此可以推知,将“文化”二字合为一词的本义是
4.
(2016·山东东营·16)古巴比伦王国的汉莫拉比法典,是世界上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以下内容出自其中的是( )
5.
(2016·江苏无锡·5)小明准备撰写关于明代手工工场生产的历史小论文。他主要查阅的著作应是( )
热门试卷
部编版新教材高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83137做题
高考历史大事年表全练(190题)
去做题
已有74003做题
中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65169做题
3.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74选56)
去做题
已有57081做题
2021年天津卷
去做题
已有22128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