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扫一扫查看
题库首页
提分神器
学习问答
社群中心
VIP中心
试卷下载
您现在位置:
在线自测
>
初中历史
>
八年级上
>
浏览试题
[单选题]
(2017·内蒙古赤峰·10)南京大屠杀是震惊中外的惨案,但日本右翼势力极力否认这一事实。以下关于“南京大屠杀”最有力的证据是( )
A
当时拍摄的新闻照片
B
当年幸存者的控诉材料
C
侵华日军老兵的回忆录
D
历史著作的记述
收藏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试题答案:
A
试题答案:
本题考查南京大屠杀的相关知识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当年幸存者的控诉材料,历史著作的记述,侵华日军的回忆录是后来人们对南京大屠杀的诠释,属于间接证据;现场遗迹与当时的新闻照,属于直接证据,直接证据比间接证据更有力。故BCD不符合题意,答案选A。
相关题目
(2017·内蒙巴彦淖尔·10)“古都兵变动天寒,化作长城碧雪丹,国共缓攻矛与盾,军民披沥胆与肝……青史每翻常滴泪,何时两岸结新欢?”这首诗是为纪念下列哪一历史事件而作( )
(2015·云南省卷·10)严复宣传“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生物进化论观点的译著是( )
(2020·广西南宁北部湾·8)1920年春,北京大学首次招收9名女生入学旁听,开创了中国国立大学男女同校的先例。这一社会进步主要得益于( )
(2022·山东菏泽·9)国民革命时期,国民党提出的“打倒列强,除军阀”口号,正是五四运动“外争主权,内除国贼”口号的直接传承,也切合民间大众的民族主义情绪。这说明二者的共同任务是( )
(2015·广西贺州·3)下图是洋务运动创办的京师同文馆课程计划表,这有利于( )
(2023·浙江丽水·4)叶剑英元帅重游西安时曾写下“西安捉蒋翻危局,内战吟成抗日诗。楼屋依然人半逝,小窗风雪立多时。”其中“翻危局”标志着( )
(2023·四川广安·5)田汉作词、聂耳作曲的《义勇军进行曲》和洗星海作曲的《黄河大合唱》共同反映的时代主题是( )
(2023·四川攀枝花·12)1926年9月20日,中央局报告中指出:“(此役)能迅速的荡平吴军,得力于两湖农民援助之力非常之多,尤其是湖南农会的参战更勇烈。”材料涉及的历史事件是( )
(2015·重庆A卷·7)鸦片流入中国,从1842年的33000箱上升到1848年的46000箱……仅1848年就有一千多万两白银外流。当时市场用铜钱、而农民交租要用白银。1两银子在18世纪时兑换1000文铜钱,而在1845年,则超过了2000文。这表明( )①鸦片战争后鸦片流入量急剧上升 ②中国传统手工业日渐破产③白银大量外流导致银贵钱贱 ④鸦片战争后农民的负担大大加重
“剪发兴,辫子灭;爱国帽兴,瓜皮帽灭;天足兴,纤足灭;阳历兴,阴历灭;鞠躬礼兴,跪拜礼灭……”这首民谣反映了某个重大历史事件引起的社会风貌的变化。这一事件是( )
热门试题
1.
《左传》记载“天子建德,因生以赐姓,胙之土而命之氏”,姓一般加女性称谓中,氏则加男性称谓中。这表明西周时期( )
2.
公元600年至850年,拜占庭统治者打击修道主义,鼓励世俗生活,并提高母亲在家庭中、儿童在社会中的地位。这些做法的出发点是
3.
庄季裕《鸡肋编》中记载:“(南宋)建炎之后,江、浙、湖、湘、闽、广,西北流寓之人遍满。绍兴初,麦一斛至万二千钱,农获其利,倍于种稻。而佃户输租,只有秋课。而种麦之利,独归客户。于是竞种春稼,极目不减淮北。”这一变化反映了( )
4.
1949年2月3日,中共中央电示:“国民党有在京(南京)沪线组织抵抗及放弃该线将主力撤至浙赣路一带之两种可能,我们必须有应付两种可能的准备。”依据电文判断,中共中央正在筹备
5.
明朝前期官方役使匠户、民夫开矿。但到了清朝,雇工生产使得官营矿场成本提高,因此,全国大体上没有真正的官营矿场,朝廷不得不放宽对民营矿场的限制。这一变化折射出清朝( )
热门试卷
部编版新教材高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83144做题
高考历史大事年表全练(190题)
去做题
已有74003做题
中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65171做题
3.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74选56)
去做题
已有57081做题
2021年天津卷
去做题
已有22128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