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扫一扫查看
题库首页
提分神器
学习问答
社群中心
VIP中心
试卷下载
您现在位置:
在线自测
>
高中同步
>
纲要 上
>
浏览试题
[单选题]
(2019·广东佛山顺德区二模·35)进入2018年以来,美国加快推行贸易保护政策,不仅与曾经的“盟友”英法德意日等国撕破脸,中美贸易战也是硝烟四起。逆全球化思潮下,美国贸易保护极易引发其他经济体对美实施贸易报复行为,进而导致全球贸易摩擦加剧。这表明( )
A
经济全球化暂时陷入了低潮状态
B
全球化不利于世界经济的健康发展
C
全球化扩大了国家间的贸易差距
D
互利共赢观念遭到国际社会的破坏
收藏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试题答案:
A
试题答案:
经济全球化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根据材料“进入2018年以来,美国加快推行贸易保护政策,不仅与曾经的‘盟友’英法德意日等国撕破脸,中美贸易战也是硝烟四起。逆全球化思潮下,美国贸易保护极易引发其他经济体对美实施贸易报复行为,进而导致全球贸易摩擦加剧”得出经济全球化暂时陷入了低潮状态,故A项正确;从长远看全球化有利于世界经济的健康发展,故B项错误;全球化有利于缩小国家间的贸易差距,故C项错误;互利共赢观念是世界各国普遍遵循的原则,这一观念不会遭到国际社会的破坏,故D项错误。
相关题目
(2017·新课标全国Ⅲ卷高考·35)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联邦政府机构臃肿,财政支出庞大。总统尼克松在咨文中呼吁,应当“使权力和资源开始从华盛顿流回到州和地方,更重要的是回到全体人民手中。我们要使各州和地方担负更多的责任,我们将同他们分享收入”。由此可知,美国联邦政府试图( )
(2019·安徽“江淮十校”高三第二次联考·9)甲午中日战争前,中国的官僚士绅普遍沉浸在“同光中兴”的虚假兴盛之中,称日本为“蕞尔三岛”。甲午中日战争后,清朝士绅阶层逐渐抛却了以天朝上国自居的心态,力主“远效越吴,近师普法”。据此可得出
(2021·江苏徐州高三5月考前模拟·6)19世纪60年代初,江浙官绅士庶丛集沪上,租界内所有房屋顿时人满为患,外商大肆兴建房屋,高价租给中国人居住,出现了“新建筑纵横十余里,地价至亩数千金……商家辐辏厘税日旺”的局面。这一局面形成的直接原因是
(2020·福建泉州高中毕业班单科质量检查·7)清朝统一全国后,实行因俗而治,划前朝的两京十三布政使司为十八个行省;在东北、外蒙、新疆设立五个将军辖区;在科布多设立参赞大臣辖区和西藏办事大臣及达赖喇嘛辖区、西宁办事大臣辖区;在云贵地区则推行土司制度。这些措施
(2014·海南单科·7)明中后期介绍商路、商业信息的书籍大量出现,徽商黄汴的《天下水陆路程》 记载了全国143条水陆交通路线的里程。这说明
(2013·全国新课标卷Ⅰ文综·25)自汉至唐,儒学被奉为“周(公)孔之道”,宋代以后儒学多被称作“孔孟之道”,促成这一变化的是
(2019·广东佛山顺德区二模·28)甲午战争前,李鸿章认为如果中国不先与日本开仗,日本应该也不会动手,“此万国公例”,谁先开战,就是谁理亏,因此没有进行军事准备与战前部署,而是向英、俄、德、法、美等国进行控诉。这表明
《桃花源记》中“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太守”是指
(2013·海南单科·20)1948年,苏联针对美、英等国分裂德国的措施,切断西柏林与其他美英法占领区的水陆交通,美、英则向西柏林大规模空运物资。这一局面持续近一年之久。这次危机反映出冷战的基本特征是( )
图2为中国“1952~2018年农林牧渔总产值结构变化”据此可知,我国( )
热门试题
1.
(2011.江苏单科.19)2011年5月1日深夜,“基地”组织领导人本.拉登在巴基斯坦被美军击毙。许多国家发表声明,对此表示支持,并强调世界各国应共同打击恐怖主义。由此可以看出①反恐斗争有赖于国际社会的合作 ②恐怖主义成为全球化的主要障碍③恐怖主义滋生的土壤由此被铲除 ④恐怖主义依然是国际社会的公敌
2.
明末有人描述江南农村的变化时说,百年前的雇工“戴星出入,俗柔顺而主令尊”,如今“骄惰成风,非酒食不能劝”“夏必加下点心,冬必与早粥”。这一变化反映了
3.
(2024·北京海淀区二模·9)1930年10月,毛泽东在《兴国调查》中列举了贫农在12个方面得到的利益:第一,分了田,这是根本利益。第二,分了山。……第五,吃便宜米。……第十一,自己可以吃肉了。第十二,最主要的就是取得了政权。上述变化( )
4.
【加试题】某学者在1919年撰文称,“各国战后所耗元气,都要取偿于外。环顾宇内,就剩中国一块大肥肉,自然远客近邻都在那里打我们的主意。若是自己站不起来,单想靠国际联盟当保镖,可是做梦理!虽然如此,我们却不能将国际联盟这件事看得毫无价值,还要尽自己的力量,促他的进步。这回国际联盟总算世界主义和国家主义调和的发轫,把国家相互的观念深入人心,知道国家意志并不是绝对无限,还须受外部多大节制。”该文旨在
5.
中世纪的欧洲,基督教作为文化和意识形态纽带,把各地区松散地联结在一起。到15世纪晚期,在斐迪南二世和伊萨贝拉联合统治下的西班牙,“中世纪的行政管理经由漫长而逐渐的过程转化成文艺复兴式的国家”。几乎同时,类似的过程也出现在英国和法国。这里的“文艺复兴式的国家”,其突出特征是( )
热门试卷
部编版新教材高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83360做题
高考历史大事年表全练(190题)
去做题
已有74070做题
中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65324做题
3.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74选56)
去做题
已有57082做题
2021年天津卷
去做题
已有22128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