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扫一扫查看
题库首页
提分神器
学习问答
社群中心
VIP中心
试卷下载
您现在位置:
在线自测
>
高中同步
>
纲要 上
>
浏览试题
[单选题]
(2020.7·浙江学业水平·5)《宋史·职官志》载:“宋承唐制,抑又甚焉。三师三公不常置,宰相不专任三省长官,尚书门下并列于外,又别置中书禁中,是为政事堂,与枢密对掌大政。”这不能反映
A
唐宋两朝中央都曾设置政事堂
B
宋代君主专制较唐代有所强化
C
宋代政事堂与枢密院分掌大权
D
唐宋中央都加强对地方的控制
收藏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试题答案:
D
试题答案:
材料反映出唐宋中央行政机构的变化,体现出君主专制的加强,而非中央集权的加强,符合题意,故选D项;材料“又别置中书禁中,是为政事堂”,可见唐宋两朝中央都曾设置政事堂,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材料“宋承唐制,抑又甚焉”,可见宋代君主专制较唐代有所强化,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材料“是为政事堂,与枢密对掌大政”,可见宋代政事堂与枢密院分掌大权,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
相关题目
下图是周代世系略图,它反映的政治制度是
(2020·山东20校联考<金太阳联盟>高一第一学期期中·14)乾隆年间,英国使臣马戛尔尼来华,看到中国景象后断定:“中国社会已经被卡住无法前进”,“它的繁荣已经结束”,“在这里可以轻而易举地登陆”。这说明当时清朝
总理衙门大臣对本署事务实行集体负责,有关公务的奏折必须联名上陈。总理衙门成立后,各项新式事务遭到部分清流派人物频繁地上书反对;主持洋务的恭亲王奕?和慈禧太后则将倭仁、翁同稣等清流派官员任命为总理衙门大臣。这一策略( )
明清时期一些思想家提出“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天下为主,君为客”“经世致用”等观点,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2020·山东高考·4)王安石在变法中“募饥民修水利”,以“赈救食力之农”“兴陂塘沟港之废”。与“煮粥赈灾”“开仓放粮”等赈灾方式相比,王安石此举力图
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历经14年的艰苦抗战,中国付出了巨大的民族牺牲,军民伤亡总数在3500万以上,经济损失超过6000亿美元。这直接反映了中国的抗日战争( )①直接抗击了德、意、日法西斯国家侵略中国②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③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付出了重大牺牲④得到了所有爱好和平与正义的国家和人民支持
(2015·山东文综·16)下列四项为中国近代不同时期的考题,其中19世纪70年代初洋务学堂使用的考题应是
1931年,毛泽东再次修改1928年颁行的《井冈山土地法》中关于农民只有土地使用权、禁止土地买卖的规定,肯定农民对土地的所有权。当时土地政策的不断修正( )
1954年10月毛泽东在其讲话中强调:“我们现在需要几十年的和平……以便开发国内的生产,改善人民的生活。我们不愿意打仗……凡是赞成这个目标的,我们都能同它合作。”这说明当时中国( )
(2021.1·浙江高考·6)我国古代一部著作有《农桑通诀》《百谷谱》《农器图谱》三部分,书末附有《活字印书法》,系统记录木活字印刷的新成就。后人盛赞此书:“文章尔雅,绘画亦皆工致。”此书作者是
热门试题
1.
(2020·广东深圳·20)中世纪的一个西欧城市从英王享利二世手里获得“特许状”。取得了一定程度的自由与特权。这种“特许状”的颁发反映了( )
2.
(2008·海南单科·15)19世纪30年代,一位来华传教士撰文说:如果不透彻了解中国历史,要解决其长期存在的政治和其他问题将是徒劳的;如果这个民族与世隔绝的“秘密”不被发掘出来,那么,“将他们与世界其他民族相分隔的万里长城就不能连根铲除”。上述言论适应了当时西方国家
3.
测试
4.
19世纪末,欧洲商人、探险家、传教士等以利诱、威逼、欺骗等手段与非洲酋长或国王签协议,获取土地。这些人有的得到了政府或非政府力量的授意,有的则是单纯的“协议贩子”,只要有协议,就可用力量去践行,不管他们接不接受。材料意在说明( )
5.
(2024·辽宁抚顺一模·1)春秋时期是奴隶制逐渐解体,封建制逐渐形成的时期。政治、经济的剧变反映到社会思想上,出现了对天的信仰的动摇与重民思想。下列观点中符合这一思想内涵的是( )
热门试卷
部编版新教材高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83136做题
高考历史大事年表全练(190题)
去做题
已有73996做题
中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65169做题
3.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74选56)
去做题
已有57081做题
2021年天津卷
去做题
已有22128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