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扫一扫查看
题库首页
提分神器
学习问答
社群中心
VIP中心
试卷下载
您现在位置:
在线自测
>
高中同步
>
选必3
>
浏览试题
[单选题]
1360年,威尼斯颁布法令指出,“本因用于航海和增殖的资金却未能流通起来,反而化为了一场浮华,导致我们国家日益衰弱”。1449年,热那亚法令指出“如果那些用于购买珠宝华服的资金能投资于贸易,将为我国带来丰厚的回报和利润。”这些法令表明
A
政府注重资本原始积累
B
欧洲深受禁欲主义影响
C
传统商路受阻影响经济
D
政府试图限制教会腐败
收藏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试题答案:
A
试题答案:
据材料可知,威尼斯、热那亚颁布禁奢令,希望把资金用于航海、贸易,使资金增值,即政府注重资本原始积累,故选A项;禁欲主义指要求人们克制欲望、放弃物质享受的道德理论和生活方式,而材料中人们在奢侈享受,排除B项;材料强调政府注重资本原始积累,与奥斯曼土耳其对过往商品征收重税,使传统亚欧商路受阻无关,排除C项;材料是限制奢侈消费,注重资本原始积累,而非限制教会腐败,排除D项。
相关题目
19世纪中期,大萧条横扫欧洲。法国北部地区的棉纺工人将他们的绝望发泄在涌入法国北部同样绝望的比利时移民身上……据此判断,法国这些工人
通过丝绸之路,中国的丝绸、纸张、瓷器等商品源源不断运往西方,西方的物品以及音乐、舞蹈、绘画、雕塑、建筑艺术、天文、历算、医药和宗教信仰也由此输入中国。这反映了唐朝对外交往的特点是
下表为古代中国关于“西方”名称变迁的主要历程。“西方”名称变迁主要反映了
(2023·河南南阳高三上期中·5)15世纪前后,意大利的许多市民虽然十分蔑视和反感腐败的教会,但是对日常生活中的宗教仪式却采取了默认态度并坚决维持,他们的生活方式就是以世俗享乐满足肉体需要,以宗教活动满足精神需要。这说明当时
贡德·弗兰克在其著作《白银资本:重视经济全球化中的东方》中认为,从“航海大发现直到18世纪末工业革命之前,是亚洲时代”,中国“是这个时代全球经济体系的中心”。但当代学者张跃发却认为“那时确实出现了一个全球经济体系”,但是这个体系的中心“不在中国而在西欧”。上述两种观点
孔颖达在《春秋左传正义·定公十年》中说:“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华夏”连称,本义指衣冠华美,又重礼仪。春秋时期,中原各国自称为“华夏”,而周边民族被称为戎狄蛮夷等。经过频繁的往来和密切联系,战国之后,戎狄蛮夷逐渐融入华夏族。这说明春秋战国时期
(2023·广西柳州新高三摸底·2)“六经”作为古代文化共同体的结晶,虽是先秦诸子学派共有之文化资源,但只有儒家完整传承了“六经”。这说明,儒家
(2023·河南高三入学摸底考试一·18)1545年到1565年,天主教会代表在意大利特兰托多次召开会议,决定停止兜售赎罪券,不再增加教会神职薪俸,加强对神职人员的监督等。同时,天主教会强调只有教会有权解释《圣经》,教徒只有靠教会神父施行“圣礼”才能得救。这反映出此时的天主教会
二战结束后,欧洲、亚洲和北非地区惨遭破坏,政局动荡不安,经济恢复工作举步维艰。美国和苏联这两个过去在地理位置上并无直接关联的超级大国,由于它们各自所控制的势力范围而实际形成了在中东欧、巴尔干、中近东和远东直接面对面的军事对峙。由此可知
学者冯天瑜认为,魏晋南北朝的文化走向是对经学弥漫的两汉一元帝国文化的反动,表现为:经学式微,名教危机,玄风独振,文学自觉,佛教华化,佛道相融,胡汉交会等特色。它具有一种开拓性,即在挣脱两汉儒学独尊的文化模式后,不断地创立文化新观念、开辟文化新领域。其意在说明,魏晋南北朝时期
热门试题
1.
《十二铜表法》规定:不得为任何个人的利益,制定特别的法律。《唐律疏议》规定:“诸八议者(注:八议指亲、故、贤、能、功等八类人),犯死罪,皆圣所生及应议之状,先奏请议,议定奏裁,流罪以下,减一等”。相比之下,两者最大的区别是
2.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分)材料1901年1月,慈禧太后以光绪皇帝的名义发布新政上谕,宣布新政变法开始。4月,清廷催促各省督抚大臣“迅速条议具奏,勿再延逾观望”。7月,两江总督刘坤一和湖广总督张之洞联衔会奏,连上三折,此即《江楚会奏变法三折》。第一折关于教育改革,涉及建立近代学校教育体制、变革科举制度、奖劝游学等内容;第二折关于政治改革,大致包含改善用人行政政策、清除吏治腐败、改良司法,革除弊政等方面;第三折关于军事与经济改革,主张通过向西方学习,以实现国家富强,内容包括用西法练兵,学习西方近代农业技术,改良农业,发展工业等。江楚会奏的变法方案对清末的改革拟订了详细规划,得到朝廷嘉许并予以采纳。清末新政正式进入具体实施阶段。——据《张文襄公全集》等(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江楚会奏”变法方案与洋务运动的相同点。(8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江楚会奏”变法方案。(7分)【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15分)材料越南战争中,美国为帮助南越傀儡政权消灭南方人民武装力量,自1961年起使用了落叶剂、除草剂等化学剂约7.8万吨,喷洒面积达2.68万平方千米。在使用化学剂之初,美国科学界就道义和生态原因提出异议。1967年2月,5000多名科学家向美国政府请愿,敦促约翰逊总统下令停止在越南使用化学剂。自1968年下半年起,联合国大会相继通过多项决议,开始关注生态问题,要求召开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并要求秘书长准备一个关于化学、生物以及细菌武器的报告。面对美国的战争暴行,越南人民武装力量依然活跃在南越丛林中,给美国和南越政府以巨大打击。1971年,尼克松政府决定终止在越南战场使用化学剂。化学剂的使用,也使很多美国军人在战后饱受癌症等疾病折磨。——摘编自吕桂霞《牧场工行动:美国在越战中的落叶剂使用研究(1961~1971)》(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政府最终放弃在越南使用化学剂的原因。(9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美国在越南战争中使用化学剂的后果。(6分)【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5分)材料一冯道(882~954),“少纯厚,好学能文”。后唐、后晋、后汉、后周时,皆居高官显爵,自号“长乐老”。其自诩:“在孝于家,在忠于国。口无不道之言,门无不义之货。所愿者下不欺于地,中不欺于人,上不欺于天……非人之谋,是天之祐。六合之内有幸者,百岁之后有归所。”——据《长乐老自叙》等材料二史臣曰:(冯)道之履行,郁有古人之风;(冯)道之宇量,深得大臣之体。然而事四朝,相六帝,可得为忠乎!——《旧五代史》材料三予读冯道《长乐老叙》,见其自述以为荣,其可谓无廉耻者矣,则天下国家可从而知也。予于五代得全节之士三,死事之臣十有五……然使忠义之节,独出于武夫战平,岂于儒者果无其人哉?——《新五代史》(1)分别概括材料一、二、三对冯道的评价。(9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影响人物评价的因素。(6分
3.
(2021·全国甲卷高考·32)古希腊阿里斯托芬在一部作品中写道,雅典某陪审员对他儿子说,他一到那里,“就有人把盗窃过公款的温柔的手”递给他,并向他鞠躬:经过这么一恳求,他的火气也就消了,随即进入法庭。这可以用于说明,在古代雅典( )
4.
下面是1937年南京《扶轮日报》发表的漫画“互惠的平等观”。该漫画( )
5.
(2025·山西长治九月质量监测·10)2013年中国提出“一带一路”方案,倡导共商、共建、共享的理念,借用古代丝绸之路的历史文化符号,共促和平发展;2014年筹备建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与其他多边和双边开发机构紧密合作,推进区域合作和伙伴关系,应对发展挑战。这些外交政策旨在( )
热门试卷
部编版新教材高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82910做题
高考历史大事年表全练(190题)
去做题
已有73912做题
中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64870做题
3.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74选56)
去做题
已有57079做题
2021年天津卷
去做题
已有22128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