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扫一扫查看
题库首页
提分神器
学习问答
社群中心
VIP中心
试卷下载
您现在位置:
在线自测
>
模考卷
>
浏览试题
[单选题]
学者在评述某一王朝的地方行政制度时说,“无论是中原农业区的省、路、府(州)、县的四级制,还是少数民族和边疆地区的‘使、司’机构,都进一步加强了中央对地方和边疆的控制,巩固了国家的统一”。该王朝是( )
A
唐朝
B
南宋
C
元朝
D
明朝
收藏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试题答案:
C
试题答案:
据材料“中原农业区......四级制......‘使、司’”可知,元朝在地方实行行省制度,在边疆地区设置宣慰司、宣慰使、宣政院等机构,加强了中央对地方和边疆的控制,巩固了国家的统一,故选C项;唐朝在地方实行道、州、县三级制,排除A项;南宋在地方实行路、州、县三级制,排除B项;明朝在地方实行省、府、县三级制,排除D项。
相关题目
空想社会主义者圣西门认为:“讨论、证明、说服,是工业者所用的唯一方法,他们应该用这种方法去取消贵族、军人、法官、富人等对于社会产业的管理”。这种观点的空想性体现在
根据由发达国家组成的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的统计,按照购买力平价计算,2000年发展中国家在世界经济总量中占40%,OECD成员国占60%;到2010年,发展中国家占比达到了49%,OECD国家占比是51%。这反映出,当今世界
《论语》载:“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成书于战国末期的《管子》中写道:“天子出令于天下,诸侯受令于天子,大夫受令于君。”这些言论共同体现了
(2025·贵州9月月考·7)北魏、北周和北齐都实行均田制。受田的各族人民在生产上自然要有密切的联系,到了隋唐时代,就再也找不到匈奴、羯、氐、羌、乌桓等内迁民族活动的记载了。均田制的实施客观上( )
(2024·天津河西区三模·1)公元前536年,郑国执政子产通过“铸刑书”将刑法公诸于众。部分郑国人认为其做法会导致“民知争端”“将弃礼而征于书。锥刀之末,将尽争之”的局面,子产却认为“吾以救世也”。二者分歧实质上反映了( )
(2019·四川绵阳三模·28)成书于1876年的《沪游杂记》有这样的记载:“外国人涉论,两造均请讼师上堂,彼此争辩理屈者则俯首无词。然后,官为断结。如中外涉论,华人亦请外国讼师”。这主要反映了当时
(2018·广东汕头毕业班质量监测题·25)隋朝统一后编定了《切韵》,以金陵雅音和洛阳雅音为基础正音,融合南北朝官音形成长安官音,又称“汉音”、“秦音”。这一做法
推动计划经济体制确立 加快社会主义改造进程促进增产节约运动开展 满足工业化建设的需求
(2019·广东汕尾普通高中高三3月教学质量监测·29)甲午战争后,梁启超积极倡导“新史学”,呼吁“去民史”,力主史学通俗化;九一八事变后,中国的史家将注意力转向中国通史、近百年史、边疆史等没有领域,并积极编写面向大众的通俗读物。这反映了当时
热门试题
1.
下表是某学者对近代某条约部分条款的评价。这位学者意在强调该条约( )
2.
(2024·福建龙岩三模·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8分)材料公元500年至1500年的亚洲世界,是大帝国所属之地。德里、北京、巴格达等大都会令人印象深刻(大小更是当时任何欧洲城市的好几倍大),但中型城市的重要性也不落人后。城市生产书籍、工艺品、上好的织品、精美的乐器、珠宝以及科学仪器,整个亚洲世界都需要这些产品。贸易商把古吉拉特印花棉衣、巴格达花砖、哈里发国银币、大马士革刀、中国陶瓷与丝绸等产品带往亚洲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在科学上,至少在公元1300年以前,中东、印度与中国才是主要的发明重镇。——摘编自【美】斯图亚特·戈登《当世界中心在亚洲(618—152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内容,指出该学者认为“世界中心在亚洲”的主要依据。为使这一观点更具说服力,除该美国学者的研究资料外,还需要补充哪些方面的证据?
3.
(2022·重庆(A卷)·5)隋唐时期,江都(今扬州)发展较快,经济地位日益重要。据下图可知,江都地位的上升得益于( )
4.
(2015·广东深圳·5)图1中,序号①②③所代表的政权名称依次是( )
5.
(2023·湖北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压轴卷·3)西汉时期佛教最初传播于中原还是西域,众说纷纭。从语言学角度看,佛教传播并未经过西域的中介。《史记》《汉书》《后汉书》均未记载佛教在西域诸国传播的情况,而上述诸书的西域传记却是根据张骞、班勇等人的报告写成的,但已知的西域佛教文化遗址未超过公元2、3世纪。这表明
热门试卷
部编版新教材高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82911做题
高考历史大事年表全练(190题)
去做题
已有73912做题
中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64870做题
3.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74选56)
去做题
已有57079做题
2021年天津卷
去做题
已有22128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