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扫一扫查看
题库首页
提分神器
学习问答
社群中心
VIP中心
试卷下载
您现在位置:
在线自测
>
模考卷
>
浏览试题
[单选题]
(2024·吉林长春四模·10)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记述了公元前500年左右印度河流域种棉花的情景;在秘鲁,考古学家发掘出公元前2400多年前的棉织渔网;在埃及,考古学家发现了4000年前盛有棉籽的器皿。这表明( )
A
物种出现全球交流
B
地理环境影响棉花种植
C
古代文明多源发展
D
考古发现决定历史认知
收藏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试题答案:
C
试题答案:
据材料“印度河流域种棉花”“秘鲁……棉织渔网”“埃及……盛有棉籽的器皿”可知,古代印度、秘鲁、埃及等地都有种植棉花或使用棉织品的痕迹,这说明了古代文明多源发展的特点,故选C项;物种出现全球交流是在新航路开辟后,排除A项;材料反映不同的文明有种植和使用棉花的情况,未体现地理环境对棉花种植的影响,排除B项;考古发现影响历史认知,“决定”说法过于绝对,排除D项。
相关题目
宗教改革后的新教伦理把获利视为上帝对于选民的期望,不仅鼓励人们通过勤奋劳动获得财富,而且把劳动获利看作是远离罪恶和堕落的手段之一。新教伦理
(2018·湖南衡阳一模·34)《金融战争与美元霸权》作者谭智元认为,表面看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是美元的灾难,其实相反,美元从此获得了黄金的生命,而不是和黄金共享生命。美国依靠独步全球的经济总量,垄断了国际贸易结算货币的地位,偷取了黄金的生命,建立了全球美元经济独裁。作者旨在说明
(2019·四川成都二模·32)罗马法规定当事人及其他诉讼关系人包括代理人、证人、鉴定人等,在民事诉讼中应承相陈述真实情况的义务,对故意违背真实义务的人处以“虚言罚”。这表明罗马法
(2023·湖北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压轴卷·15)1920年9月,列宁说,“要使每个农民家庭,连一普特余粮都不剩”。1921年3月,列宁就农民交完税后再出售粮食一事说:“如果他们单个地换粮食,那有什么大不了的?……不应当加以阻挠。”这一变化反映了
易中天在《帝国的终结》中说:“一个现代国家,必须是共和、民主、宪政三位一体的。民主解决授权问题,共和解决执政问题,宪政则解决限政问题。没有共和,民主就会变成多数人的暴政;没有民主,共和就会变成寡头政治;而没有宪政,他们就会变得无法无天。”据此可知
(2018·福建漳州二模·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 材料一 天下观是古代中国人所特有的一种政治哲学和文化地理观念,它是中国传统世界观的核心。在这种天下模式中,中国无疑占据着绝对主体地位,构成天下观的核心与内涵,而周边民族和国家则仅是中国的外缘……唐代李淳风《乙巳占》称 “华夏者,道德、礼乐、忠信之秀气也,故圣人处焉,君子生焉。彼四夷者……莫不航海梯山,远方致贡,人畜内首,殊类宅心,以此而言,四夷宗中国之验也。故孔子曰: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 ——摘自邱靖嘉《“普天之下”:传统天文分野说中的世界图景与政治涵义》 材料二 以《职方外纪》(外国传教士艾儒略著,1610年来华)考之,大地如球,周九万里,分为五大州,幅员甚广,岂止中土之九州哉? ——清朝经学家江永《周礼疑义举要》 天朝残剩的自满自得心理,在甲午战争败绩后,已荡然无存。它所产生的危机感促使康有为及其追随者在一个扩大了的世界重新放置中国。 ——美国学者孙隆基《清季民族主义与黄帝崇拜之发明》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古代中国人天下观的特点,并分析其成因。(12分) (2)与材料一相比,指出材料二中天下观的变化之处,并说明其影响。(13分)
(2019·广东惠州高三第二次调研·27)据检索,“绵”字在汉代以来的典籍中是常见字,意为丝绵。南宋始见“棉”字,与“绵”混用,明清时期“棉”取代“绵”成为广泛认同的流通用词。据此可知
(2025·福建龙岩高三上开学考·5)平定准噶尔部叛乱后,清廷随即在近边地区划定蒙古诸部的游牧区域。此后,蒙古诸部逐渐由“游牧”变为“定牧”,改变了上千年来逐水草而居的状态。这一变化( )
(2024·安徽安庆一中三模·7)解放战争时期,解放区各行各业人员投身到支援解放战争的洪流中来,工人掀起增产立功运动,城市商人积极捐资献物,木瓦匠、修理工等自由职业者开赴战场为部队修补工具、建设工事,广大医务人员跟随部队医治伤员,教员、新闻从业者等知识分子以笔为矛,在思想舆论战线同国民党反动派作战。解放区群众对前线的支援( )
(2023·广东湛江高中毕业班调研·4)2012年6月,元上都遗址(含古城、防洪渠、墓葬群等)因整体格局清晰、保存较为完好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图1为无人机拍摄的元上都遗址宫殿区俯视图。据此可知,元上都的兴建图1
热门试题
1.
(2022·四川巴中·24)歌曲是时代的最强音。下列歌词最能体现新中国成立的是( )
2.
(2019·河北高三上学期第一次大联考·32)大约在公元前5世纪中期,“民主”一词在雅典得到了广泛的使用,并且同“人民的统治”联系起来。美国学者拉菲尔·雪利认为,“民主”一词是雅典政治的那些批评者所造。批评者所批评的主要是指雅典
3.
(2024·陕西咸阳一模·15)下图是1960年与1965年我国三大产业就业人员占比变化情况。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4.
(2023·广东高州一模·1)考古材料是研究历史的重要依据。下列材料与评述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5.
(2022·四川眉山·5)近代著名爱国教育家张伯苓认为,经过体育训练,国民体格才能增强,道德才能得到提升,从而才有充足的精力为国家和民族的事业奋斗。由此可见,他倡导( )
热门试卷
部编版新教材高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83358做题
高考历史大事年表全练(190题)
去做题
已有74070做题
中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65323做题
3.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74选56)
去做题
已有57082做题
2021年天津卷
去做题
已有22128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