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扫一扫查看
题库首页
提分神器
学习问答
社群中心
VIP中心
试卷下载
您现在位置:
在线自测
>
模考卷
>
浏览试题
[单选题]
根据下表中古希腊思想家和古代中国思想家的材料可知,这些思想家
A
都重视对人类自身的研究
B
都强调个人的作用
C
都代表贵族阶层的利益
D
都致力于社会稳定
收藏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试题答案:
A
试题答案:
从材料中这四位中西先哲的观点我们不难看出,他们都是在强调人的价值或者特点,都是对人类自身的研究,故A项正确;孔子的“礼”是一种保守的政治观,并不强调个人的作用而是主张“贵贱有序”,故B项错误;古雅典的思想先哲,无论是普罗塔哥拉还是苏格拉底,代表的都是以为工商业奴隶主为首的公民的利益,故C项错误;都致力于维护社会稳定,这一点对于普罗塔哥拉和孟子并不符合,故D项错误。
相关题目
(2023··7)明嘉靖年间,浙江太平县虽“地峡土瘠”,“然种植宜各有宜”,近山种植榛、栗、木棉,近海地种植柑桔,近溪地宜种松,家旁隙地宜种桑,城镇地宜种姜、韭。这反映出
近年来,美国通过《美国5G安全国家战略》等法案,把赢得5G国际领导力上升到国家战略高度。美国加强对中国5G技术的出口管制、外资审查与投资限制,并与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打压中国5G技术发展。这反映出( )
公元前3世纪,埃及的亚历山大城出现了诸神混合的现象,国王托勒密一世在此创造了塞拉皮斯神庙,用以供奉三位一体神。这个神就是诸神混合的结果,尤其体现了希腊神与埃及诸神的混合。这主要是由于( )
武王伐商利用了商朝士卒的临战倒戈取得胜利。周公将之总结为“民之所欲,天必从之”.周朝贵族对周之所以取代商这一理论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思考,这一思考带来的结果是
中世纪时,西欧的村庄共同体履行着某些职责,例如维护与修理堤坝、水利系统和树篱,防御火灾等;还需要成员提供劳役,例如以村民们轮流提供劳动的方式维护与整修道路、桥梁。据此可知,当时西欧的村庄共同体( )
中世纪中前期,地中海地区的主流通货是拜占庭帝国的苏勒德斯金币、阿拉伯帝国的第纳尔金币。自13世纪中叶起,佛罗伦萨的弗洛林金币和威尼斯的杜卡托金币取代它们,成为地中海贸易的主流通货。这一转变的原因是( )
(2018·湖南衡阳一模·47)(15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晚清民初的一批学人,以傅斯年为代表,有志于沿着(欧洲)东方学的道路,推进中国的人文学术水平,提出“我们要科学的东方学正统在中国”的口号,这与陈寅恪当时的学术研究有不谋而合之处,他们都同属于主张中国学术与世界学术潮流接轨的力量,1930年代,陈寅恪开始进入中国中古史研究领域。其实之前陈寅恪的佛教和周边民族历史研究与中国学术环境是有些脱节的。陈寅恪的学问更欧化,对语言的要求也更高。对于学生来说,他开设的课程过于艰深,这成为教学中的一大问题,他不得不有所改变,转而开设魏晋南北朝史和隋唐史课程,而他对自身的学问和学界潮流的反思,才是转而以中国史为主要研究方向,并开始理论建构的。欧洲是国际东方学的中心,有着悠久的学术传统,名家辈出,以陈寅恪对自己的期待,是不甘为人后的,在这种情况下,陈寅恪加大中国中古史研究的力度,并致力于理论体系的构建,不但是他在学术上进行的自我突破,对当时希望跻身世界学术前列的中国学界来说,这种新的尝试也有着重要的示范意义。 ——朱溢《陈寅恪中国中古史理论体系的建立》 (1)根据材料结并合所学知识,分析陈寅恪学术转型的主要原因。(9分) (2)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陈寅恪先生在学术史上的贡献。(6分)
1949年2月27日,北京市军管会发布《关于停止外国记者活动的通令》,限令外国记者即日起停止一切活动。市公安局遵照市委和市军管会的指示对其他外侨活动也予以种种限制,如外侨出入城要凭颁发的通行证、外出要办旅行证和通行证。这表明当时
(2023·浙江浙南名校高三上联考·17)阅读下列关于世界市场形成的表格,对世界市场不同发展阶段判断准确的是
(2018·四川宜宾一模·32)“民主”源于希腊文,原意为“人民的权力”;“共和国”一词中的“公共”源自拉丁文“人民”,在古罗马,共和国被视为是“人民的共同事务”;进入帝国时代,“皇帝所决定的都有法律效力,因为人民已把他们的全部权力通过王权法移转给他”。材料反映了
热门试题
1.
公元前3世纪中后期的希腊战俘李维乌斯·安德罗尼库斯将《奥德赛》译为拉丁文,开创罗马史诗传统;公元前30—公元前19年,罗马诗人维吉尔创作的《埃涅阿斯纪》模仿希腊史诗结构,融入罗马民族起源神话。这反映( )
2.
(2018·四川蓉城名校联盟高一第一学期期中·11)元朝地方行政区划界的主要原则是犬牙交错:将自然、人文和社会环境差异极大的地区拼成一个省级行政区。此举反映出当政者着力
3.
西罗马帝国崩溃以后,罗马法陷于衰退,教会迅速形成了一套政治法律制度;但到了 12世纪,罗马法在西欧掀起了一股复兴的浪潮,为王权至上提供了两句重要的格言“皇帝的喜好具有法律的力量”、“皇帝不受法律约束”。这在当时
4.
在君臣孰劳问题上,慎子主张:“君臣之道,臣事事而君无事,君逸乐而臣任劳。臣尽智力以善其事,而君无与焉,仰成而已。”韩非子认为“臣有其劳,君有其成功”,方可谓“贤主之经”。这表明二者( )
5.
西周时期,王城规模庞大,大多没有城墙,宫殿、宗庙、工商活动和居民区域零落分布,无明显功能分区。东周时期,王城规模缩小,呈现大郭城(工商业区和居民区)内套宫城(宫殿和宗庙)结构,宫城和郭城均有坚固的城墙。以上变化反映出东周
热门试卷
部编版新教材高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83360做题
高考历史大事年表全练(190题)
去做题
已有74070做题
中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65324做题
3.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74选56)
去做题
已有57082做题
2021年天津卷
去做题
已有22128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