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扫一扫查看
题库首页
提分神器
学习问答
社群中心
VIP中心
试卷下载
您现在位置:
在线自测
>
模考卷
>
浏览试题
[单选题]
(2024·重庆三模(教科院卷)·6)19世纪二三十年代,河北大名县农民为了草帽辫生产需要,选择适合编草帽辫的小麦品种,拨出专门土地进行密植,以获得细长白软的麦秆,全然不顾小麦产量。河南南乐、清丰,山东观城也存在这种情况。此现象说明( )
A
政府放弃了重农抑商政策
B
农村商品经济发展
C
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瓦解
D
跨地域贸易网形成
收藏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试题答案:
B
试题答案:
据题干可知,在19世纪二三十年代,河北、河南、山东部分地区为草帽辫生产需要,“全然不顾小麦产量”,专门种植适应草帽生产的小麦品种,说明农村地区的商品经济得到发展,故选B项;据所学可知,在19世纪二三十年代,清统治者并没有放弃重农抑商政策,排除A项;据所学可知,鸦片战争之后,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逐渐瓦解,排除C项;虽然题干述及了河北、河南、山东部分地区,但是其仅是述及这些地区专门种植适应草帽生产的小麦品种,并没有述及“跨地域贸易”问题,排除D项。
相关题目
(2019·江西上饶一模·35)从1996年到2005年的十年间,加入WTO的发达国家有4个,发展中国家有31个。截止2005年,WTO成员国数量达到149个,约占全球国家总数的63%。这表明
下列资料反映出的近代中国经济发展的主要特征是
清廷原以礼部和理藩院为主接待藩邦属国或外国的贡使,1861年改设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总揽外交事务。但君臣朝野视之为不祥之物,终晚清之世,大臣出任军机处、内阁、部院、疆吏者皆立年表,而任事于总理衙门之人则独无年表。这说明( )
(2019·江苏徐州高三考前模拟检测·9)某事件发生后清廷极为惊恐,匆忙颁行谕令:“……此举不容轻视,决议用全力痛剿之,今日已有旨令陆军大臣荫昌亲帅近畿陆军两镇乘车南下,先电豫抚就近拔赴援。海军统领萨镇冰亦赴鄂会剿。”此次“会剿”是为了
(2019·河南六市二模·30)下表为20世纪50年代中国外交取得的部分成果。据此可知,当时中国
(2018·哈师大附中、东北师大附中、辽宁省实验一模·45)[历史一一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分) 材料 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起,部分清廷重员和封疆大吏将停废科举视为改革科举的主要目标。1903年,张之洞、袁世凯奏请递减科举,因军机大臣王文韶反对而搁浅。同年,吏部尚书张百熙奏请递减科举,获朝廷允准。上谕:自丙午(1906年)科为始,将乡、会试中额及各省学额,按照所陈逐科递减,待各省学堂一律办齐,确有成效,再将科举学额分别停止,以后均归学堂考取,届时候旨遵行。至此清廷正式确立渐废科举之方针。 然而,清廷渐废计划尚未实施,国内外时势急剧变化。面对反清浪潮,清廷内部立宪呼声日益高涨,立宪急需新式政治人才。反对停废科举的徐桐、刚毅早已过世,而主张改革科举的荣禄、刘坤一等人受赏识和提拔。1905年,清廷同意袁世凯等人“立停科举,广以学校”的奏请。上谕:着即自丙午(1906年)科为始,所有乡、会试一律停止,各省岁科考试亦即停止。 ——摘编自李世愉《中国科举制度通史·清代卷》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末新政时期科举制改革的背景。(10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清末新政时期的科举制改革。(5分)
它“修筑了通向全国的驿道,驿站、要塞和烽火台及两条干线和无数支线将全国联成一个整体;没有铁器、文字、不使用货币……这一切不妨碍其成为拥有先进农业技术的16世纪的集权帝国”。这一帝国是( )
(2024·福建名校联盟高三2月联考·2)公元前141年,汉景帝下诏:“高年老长,人所尊敬也;鳏寡不属逮者,人所哀怜也。其著令:年八十以上,八岁以下,及孕者未乳,师、朱儒当鞠系者,颂系(指有罪入狱而宽容不加桎梏)之。”这可以用来说明汉代
秦朝时,政府在全国范围内修筑驰道、直道和五尺道等,构建了以咸阳为中心的全国性道路网;元朝时,政府在各地广设驿站,构筑了从大都(北京)向全国各地乃至境外延伸的驿路体系。这些做法( )
(2019·东北师大附中、重庆一中、吉大附中、长春十一高、吉林一中、松原实验联合模拟考试·26)唐玄宗天宝年间的“安史之乱”及唐末战争对国家社会经济发展来说无疑是一场巨大的灾难。但是,却成为皖江地区唐后期经济发展的重要促进因素。其主要原因是
热门试题
1.
(2018·广东深圳一模·24)在周代,所有的封君,不仅权力来源于周王,而且他们必须经过大族长周天子的媒介,才能“上达天听”,获得天命的眷顾。这表明西周
2.
1347年寄生在老鼠身上的跳蚤携带的耶尔森氏鼠疫杆菌经地中海各港口传到了意大利、西班牙、法国、英格兰等国。14世纪的100年间,黑死病夺去了2400多万欧洲人的生命。人们发现死亡如影随行,信仰没办法驱走疫病。这场危机( )
3.
(2018·北京高考·19)抗美援朝战争进入对峙阶段后,1951年6月,苏联提议,五大国(苏联、法国、英国、美国、中华人民共和国)缔结和平公约。新中国政府也表示,如今国际上任何重大问题,如果没有苏联和新中国参加都无法解决。随后,美国同意和谈。这表明
4.
(2019·新课标全国Ⅲ卷高考·28)19世纪六七十年代,外国人将自己的名字租借给中国人经办新式企业的做法,在通商口岸较为盛行。这一做法( )
5.
(2008.广东理基.66)在建立“日不落”殖民帝国过程中,英国于17世纪击败的主要对手是
热门试卷
部编版新教材高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83360做题
高考历史大事年表全练(190题)
去做题
已有74070做题
中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65324做题
3.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74选56)
去做题
已有57082做题
2021年天津卷
去做题
已有22128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