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扫一扫查看
题库首页
提分神器
学习问答
社群中心
VIP中心
试卷下载
您现在位置:
在线自测
>
模考卷
>
浏览试题
[单选题]
(2019·山东青岛高三上学期期初·6)有研究表明,从1789年大革命爆发到1875年宪法颁布的近100年中,法国经历了共和与帝制的多次反复,在帝制时期经济更加繁荣,其主要原因是
A
适度集权能够提供稳定的环境
B
专制政体符合当时生产力水平
C
共和体制限制了经济发展活力
D
帝制有利于进行工业技术革新
收藏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试题答案:
A
试题答案:
【考点】法国共和制的确立;㈡资本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因果关系型选择题(精选) 【解析】据材料“法国经历了共和与帝制的多次反复,在帝制时期经济更加繁荣”可知,在集权的帝制时代能够促进经济的发展,而经济的发展得益于稳定的环境,故选A项;专制政体已经落后于当时的生产力发展水平,资本主义代议制政体符合时代的需要,排除B项;共和制度可能会导致党派纠纷,政治不稳,影响经济发展,并非限制其活力,排除C项;帝制是否有利于工业技术的革新从材料中无从得知,排除D项。
相关题目
(2024·江西赣州二模·14)1860年—1900年间,大量欧亚移民迁入,使美国人口增长了近三倍,而工业产量的增长甚至比人口增长还要快,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年增长率在1.4%至1.6%之间,尽管这种增长并不稳定,但是每次经济衰退之后又会恢复快速增长。这表明( )
1924年4月初,国民党中央农民部制定了农民运动计划,组织了农民团体,开展农民运动。5月初,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又议决成立了农民运动委员会以“辅助中央执行委员会农民部进行农民运动”。这反映出( )
(2019·广东汕头三模·33)维多利亚女王统治时期(1837~1901),英国《每日邮报》在一篇报道中写道:“我们一直在各个地方为各种各样的野蛮人做着这样那样的好事。”该报道
下图为1979——1987年我国广告营业额变化情况。这反映出我国( )
苏格拉底的学生色诺芬借苏格拉底之口称,雅典公民大会中,漂洗工、补鞋匠、泥瓦匠、铁匠、农人、商人以及贩夫走卒占大多数,他们掌握大会的风向,大肆嘲讽精英政治人物。这可以用来说明,在古代雅典( )
(2018·广东梅州一模·45)[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分) 材料 明清以来,(苏州)文化世族……或以科举功名震人耳目,或以经学、文学、艺术、藏书等成就为人欣羡,然而到了近代……随着西学挟坚船利地之威不断在中国扩大其影响。……苏州文化世族在适应潮流的过程中成功地改变着自己的教育方向,以废除科举为分水岭,开始由四书五经诗歌辞章转为声光化电等格致实学,这一转向除了西学传入的直接因素外,我们还可以从苏州社会与文化世族的家学传统中找到一条内涵的实学脉络。 文化世族的教育转向,就局部而言是有一定的前瞻眼光,但站整体而言,科举废除之前,功名始终属于最具有吸引力的选择,西学只能屈居备用的替补位置……直到科举废除、功名无望之后,文化世族才积极因应,因而说其转向实属国家政策转变的结果,具有相当的滞后性。 (新文化运动)时代精英对“科学技术”的倡导,以及“科学技术”专业在社会中明显的谋生优势,直接影响了文化世族的专业选择……“工程技术”属于首选,其次才是“数理化”……这种新的专业取向与清季以来“尚实业、重技术”观念的盛行相吻合。但胡适认为文理科是本,实业是末,“国人决不可忘本而逐末”。 ——徐茂明《西学东渐与近代苏州文化世族的教育转向》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苏州文化世族教育转向的背景。(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苏州文化世族教育转向的特点及影响。(9分)
(2018·山东潍坊一模·47)【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5分) 材料 公元110年(东汉安帝永初四年),羌胡作乱,大将军邓骘想放弃凉州(今甘肃武威市)一带地方。虞诩认为“凉州既弃,三辅便成边塞”,建议征召凉州豪杰和州郡长官子弟到朝廷各部门做官。此建议被朝廷采纳,最终使凉州一带未脱离东汉政府版图。 公元115年(东汉安帝元初二年),虞诩被任命为武都(今甘肃东南)郡太守。在敌众我寡的情况下,以增灶计打败羌兵。任上,招抚流亡,赈济灾民,大力发展生产,开通水路,治郡三年,“人足家给,一郡遂安”。 公元126年,出任司隶校尉,上任数月,虞诩弹劾了太傅冯石、太尉刘熹,使他们丢掉乌纱。虞诩多次请求查处中常侍张防,历经曲折,最终将张防流放。虞诩一生“好刺举,无所回容,数以此忤权威,遂九见谴考,三遭刑罚,而刚正之性,终老不屈”。 ——摘编自刘荣生《一代人杰虞诩》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虞诩所处的时代背景。(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虞诩的历史功绩及其优秀品质。(9分)
下图是与16世纪初欧洲社会相关的漫画。这幅漫画反映了( )注:一扇门左边是天主教神职人员,另一扇门右边是手持《圣经》的普通人
道光年间有人指出,各省总督、巡抚常畏惧凛凛,“事权之一,纲纪之肃,推校往古,无有伦比”。光绪年间康有为指出:“财政、兵政皆散在各省。如何筹饷,如何练兵,如何开军械局,如何开银行,如何铸钱币,一皆听各省督、抚之各自为谋。”导致这一变化的重要因素是( )
(2024·山东青岛一模·6)甲午战争之后,张之洞在“奏议”中提出九条自强措施(内容见下图)。其主张( )
热门试题
1.
(2013.浙江文综.17)近代一有识之士曾说:“一国所得,诸国安然而享之;一国所求,诸国群起而助之,是不啻驱西洋诸国,使之协以谋我。”上述言论针对的是
2.
据《史记》记载,周公旦灭古唐国,成王得到消息后用刀削下一片桐叶,与弟弟叔虞开玩笑说:“用此桐叶作为珪(象征爵位的玉器)赏你”。史官因此请成王择日行封赏礼。遂封叔虞于唐。此则故事反映出
3.
《汉书》首倡“修学好古,实事求是”,称赞河间王刘德对文献校勘和辨伪的严谨治学态度。毛泽东求学于湖南第一师范时,常与好友往来于岳麓书院,书院“实事求是”的学风深刻影响了青年毛泽东。1941年,毛泽东把党的思想路线概括为“实事求是”,并解释说:“‘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由此可知( ) 岳麓书院匾额①“实事求是”的初始内涵蕴含着经世致用思想②党的理论创新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中③岳麓书院对党的思想路线形成具有重要影响④中华优秀文化赋予毛泽东思想鲜明的中国特色
4.
毛泽东在谈及学生时代喜爱阅读的一份出版物时说:“我很欣赏胡适和陈独秀写的文章,他们一度成为我效仿的榜样,取代了我已不再崇拜的梁启超和康有为。”这份出版物应该是
5.
18世纪,卢梭因强调“公意高于一切”被大加赞扬。公意是指没有互相矛盾的个人利益,它是在扣除众意中相异部分之后所剩下的相同部分。最能够印证卢梭这一观点的是
热门试卷
部编版新教材高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83360做题
高考历史大事年表全练(190题)
去做题
已有74070做题
中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65324做题
3.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74选56)
去做题
已有57082做题
2021年天津卷
去做题
已有22128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