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扫一扫查看
题库首页
提分神器
学习问答
社群中心
VIP中心
试卷下载
您现在位置:
在线自测
>
模考卷
>
浏览试题
[单选题]
(2024·河北石家庄高三一模·2)商晚期至西周中期,青铜罍(盛酒礼器)在中原地区盛行。春秋战国时期,该礼器在内蒙古、山东、安徽、湖南、广西、四川等华夏边缘地区的政权中广泛存在,并成为一些族群的标志。这一变化反映出当时( )
A
礼乐制度日益崩坏
B
民族交融不断发展
C
周朝统治范围扩大
D
青铜文化趋向成熟
收藏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试题答案:
B
试题答案:
商晚期至西周中期在中原地区盛行的青铜罍(盛酒礼器),到春秋战国时期在华夏边缘地区的政权中广泛存在,前提是民族交融不断发展,中原地区的青铜器才会流传到边缘地区,故选B项;礼乐制度在春秋战国时期确实有日益崩坏的趋势,但这不是题目的主旨,题目主旨是强调民族间的交融使得中原地区的文化传播到华夏边缘地区,排除A项;青铜礼器的传播和成为华夏边缘地区一些族群的标志,这与周朝的统治范围无关,而且当时广西等地本身就不属于周朝统治范围,排除C项;青铜文化的成熟是在西周时期,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D项。
相关题目
二战后,新独立的印度人和受过高等教育的西部非洲人继续使用英语,前法属殖民地的一些领导人以能讲完美的法语而自豪,热衷于用法国艺术品装饰府邸。这说明
清廷任命李鸿章为头等全权大臣赴日谈判前夕,时人指出:“现在李鸿章语及和局,辄以不愿割地之说遍告于众人。窥其用意,必欲使此议出自宸断,然后定约之后,天下士论,民心怨愤不平之气,尽归于朝廷.而于己无与。”这反映了李鸿章( )
下图为两千年来世界人口增长示意图,它可以用来说明
(2019·湖北黄冈9月质量检测·1)殷人凡遇征战、田猎、疾病、行止等等,都要求于神,以测吉凶祸福。周人认为天之好恶与人之好恶一致,天命与人事息息相通。春秋时期,“天”已经开始从超验的神的地位下降到了现实世界。这些变化表明春秋时期
据统计,上海原有工厂4050家,至1946年底,倒闭3160家,其中民营工厂倒闭3/4;工厂开工,1947年仅为平时的20%。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2018·山东日照一模·44)【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分) 材料 (后周)周世宗即位之初,国内政局不稳,官员敲诈和贪污风气盛行,他严惩失职误事、贪污重敛的官吏,严明赏罚,编订《大周刑统》,颁行全国,还屡次下诏求谏求贤,网罗人才。他不贪恋奢华之物,严厉禁止朝廷官员大肆铺张浪费。世宗“命工刻木为耕夫、织妇、蚕女之状,置于禁中,思广劝课之道”,经常亲自到各州县视察民情,考察农业生产状况,大规模河道整治,兴修水利,疏通运河。世宗整顿禁军,下令“选武艺超绝者,署为殿前诸班,老弱赢小者去之,诸军士伍,无不精当,且减冗食之费焉”,根据“先易后难”的方针,向西夺取后蜀4州,向南攻占南唐江北14州,北伐辽、汉,连克三州三关。由于英年早逝,世宗没有实现统一天下的宏愿。《旧五代史》对他的评价“神武雄略,乃一代之英主。” ——摘编自原同申《浅谈周世宗的改革》等 (1)根据材料,概括周世宗改革的主要措施。(8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周世宗改革的影响。(7分)
下表是关于中国古代彩陶起源的材料据此可知( )
20世纪80年代,我国开始实施价格双轨制,即同一种商品价格有的由国家统一核定,有的由市场供求决定。在实际中,出现了货物积压等问题。为此,石家庄政府提前把物资部门和企业推向市场,进行统一销价,差价返还的体制改革。后来国务院号召有条件的地方,推广石家庄的改革经验。这一措施( )
汉魏之际,地方治理系统在战乱中被破坏,各地出现大量坞堡,豪强地主借此自卫,农民归附以求苟存。这就形成以家族为核心的庄园组织。十六国至北朝前期,坞堡再度盛行,控制着大量土地和人口。针对上述状况,北魏孝文帝改革采取的措施包括( )①仿照门阀制度,确定鲜卑贵族门第 ②设立三长制,检查户口,征发租调③实行均田制,授田于民,恢复农业 ④改革官员选拔制度,大力推行科举
(2025·福建泉州一模·3)唐宪宗从法门寺迎佛骨入皇宫供奉,后又下令长安各寺庙轮流供奉,“王公士民瞻奉舍施,惟恐弗及”。韩愈识为“惟恐后时,老少奔波,弃其业次”,故上《谏迎佛骨表》旗帜鲜明地表达反佛立场。韩愈的上表( )
热门试题
1.
(2024·安徽蚌埠四模·2)史载:秦朝某男子受到审讯时,供称他是:“士伍(无爵男丁),居某里”,然后由审讯机关去查证其姓名、身份、籍贯是否属实,谓之“定名、事、里”。此类做法表明秦朝( )
2.
1508年,威尼斯人和埃及人力图帮助印度王公把葡萄牙人赶出印度洋。后来,土耳其人也参与到反对葡萄牙人的运动来。葡萄牙人受到反对的主要原因在于
3.
(2023·四川攀枝花·3)明代长城由关隘、城台、烽火台等组成,沿线设有屯田区进行生产,在附近的多民族聚居区建立了许多农牧贸易场所。这体现长城( )
4.
图1展示的玉龙龙首向前,张口露齿,口内穿孔并呈环形齿状,鼻微凸,“臣”字形眼,圆睛微凸,宝瓶形双角后伏,身躯与龙尾弯卷,呈两重内外并列圆弧蟠状。据此判断,该玉龙( ) 图1:出土于河南安阳殷墟妇好墓的商代玉龙
5.
(2024·天津中考·10)“你是中国人吗?你爱中国吗?你愿意中国好吗?”这是1935年时任南开大学校长的张伯苓在开学典礼上提出的“爱国三问”。其时代背景是( )
热门试卷
部编版新教材高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83358做题
高考历史大事年表全练(190题)
去做题
已有74070做题
中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65322做题
3.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74选56)
去做题
已有57082做题
2021年天津卷
去做题
已有22128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