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扫一扫查看
题库首页
提分神器
学习问答
社群中心
VIP中心
试卷下载
您现在位置:
在线自测
>
模考卷
>
浏览试题
[单选题]
(2018·浙江宁波十校高三9月联考·17)公元前4世纪末,某法律条款规定,“除犯有罪行等待交付罚款外,不得拘留任何人或施以镣铐枷锁;债务人应以物品而不以人身作为借款之抵押品。”它应当属于
A
梭伦“解负令”
B
罗马公民法
C
罗马万民法
D
自然法
收藏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试题答案:
B
试题答案:
【考点】罗马法 【解析】梭伦“解负令”,在公元前594年,时间不符,且与解负令内容不符,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公元前4世纪末”可知,属于古罗马公民法时期,故B项正确;公元3世纪古罗马进入万民法时代,故C项错误;自然法通常指的是关于正义的基本和终极的原则的集合,显然材料所述内容与自然法不符,故D项错误。
相关题目
(2023··9)材料表明
鸦片战争后,中国面临千年未有之大变局,先进的中国人开眼看世界,学习西方先进的技术和治国理政的经验,政党政治也是在这个过程中被引进中国的。据此可知,中国政党的产生是( )
1810年,美国国会表决通过了《贵族头衔修正案》。这一宪法修正案规定,任何“接受、声称或保留外国授予的贵族头衔”的人将被禁止担任联邦政府职务。该修正案最终获12个州议会通过,而被另外26个州议会搁置,因此并未生效。这一结果反映出此时的美国( )
1871年,巴黎公社一致决定拆毁拿破仑凯旋柱,这是“鉴于皇帝圆柱是野蛮行为的纪念物,是武力和虚荣的象征,是对穷兵欲武的崇扬和对国际权利的否定,是胜者对败者的长期侮辱”。这反映了巴黎公社
明初买行“里老人”理诉制度。乡里推选德高望重之人担任“里老人”,以“礼”为断案准则,对不遵圣贤之礼的乡民予以说服感化、道德惩戒,使其内心受到触动,从而化解纠纷,平息矛盾。明初实行这一制度的主要目的是( )
(2018·河北沧州高三12月教学质量监测题·6)宋代蔡襄说:“观今之俗,娶其妻不顾门户,直求资财。”司马光则直言:“将娶妇,先问资妆之厚薄;将嫁女,先问聘财之多少。”据此可知,宋代
早在工业革命准备时期,普鲁士政府就组织了技术委员会,颁布了《专利法》,还派遣工商局长到英国参观学习。19世纪30年代末,普鲁士政府制定了《铁路法》,以加强对铁路建设的统一规划,政府还直接投资修建铁路。这反映了德国工业革命( )
(2020·湖北荆门高三元月调研·45)(15分)【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材料 忽必烈采用兼容并包的一体化经济政策,建立统一的公共财政体系,以恢复经济实力,其中最重要的政策便是“币同制”。忽必烈认为,若出产铜铁的地区都有权进行采矿铸铜、铁钱,可能造成割据,所以应当禁用金银,发行国家掌控的纸币。元朝政府在全国范围内将纸币确定为主要的流通货币,辅以少量银元宝、铜钱、铁钱等,非常接近现代货币制度。政府颁布了《银钞相权法》、《整治钞法条画》、《至元宝钞通行条画》等多部法律,详细地规定了纸币的制作、发行、流通以及伪造的处理办法,要求将金银都集中于国库,禁止民间买卖。——摘自唐犀《元代二元民族法律观念初探》(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元朝货币制度的特点。(9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元朝改革货币制度的意义。(6分) (2020·湖北荆门高三元月调研·46)(15分)【历史——选修3:20 世纪的战争与和平】材料 20世纪30年代,美国为集中力量摆脱经济危机,避免卷入国际争端,实行“中立”政策。1935—1937年,连续出台了3个中立法案,规定美国在世界其他地区发生的战争中保持“中立”,不得向交战双方输送军火。1939年11月,美国国会通过了新的《中立法》,允许其他国家在现金购买、运输自理的条件下,购买美国武器。1940年,美国宣布对日本实行贸易禁运,并冻结日本在美国的所有资产。1941年3月,美国又通过了《租借法》,授权总统可以向“对于美国防务至关重要的”国家出售、转让、交换、出借军事设备和其他物品。1941年8月,罗斯福与丘吉尔会晤,发表了《大西洋宪章》。9月,苏、美、英三国签订第一个议定书。1942年元旦,26国在华盛顿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摘编自人教版《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1)根据材料并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30—40年代初美国战略调整的变化。(9分)(2)根据材料并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30—40年代初美国战略调整的原因。(6分) (2020·湖北荆门高三元月调研·47)(15分)【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材料 约翰·梅纳德·凯恩斯(1883—1946),是英国现代最著名的经济学家。凯恩斯毕业于剑桥大学,曾向当时被西方经济学界誉为“大师”的剑桥教授马歇尔学经济学,先后出版了《货币政策论》、《货币论》、《走向繁荣之路》和《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等书。他的总量分析法,抛开了传统的个量分析,从而使经济学完成了从微观经济学向宏观经济学的过度、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20年,资本主义世界经历了三次经济危机,其中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规模最大、时间最长、危害最深。危机的频繁发生,使西方国家的决策人急于找到解决经济问题的新方法,而传统的以“自由放任”为主旨的经济学说已不能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凯恩斯主义随之应运而生。从那时起,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都把凯恩斯主义奉为国策。并被许多西方人称之为“凯恩斯革命”、“凯恩斯时代”等。——摘编自罗静兰等著的《西方文化之路》(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凯恩斯经济学理论的核心及其功能。(9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凯恩斯主义产生的背景。(6分)
明清时期,潞安有著名的丝织业,但当地不养蚕缫丝;以织锦见称的成都,也是“千里无一桑株”;四川的阆中“家种桑而人饲养”,却不发展丝织业。所以潞安、成都所需的丝织业原料都购自四川阆中。这些情况是
下表为不同史籍关于汉景帝时期部分匈奴人入附受封的记载。对此记载解读较为合理的是( )
热门试题
1.
(2024·福建宁德三模·11)表3 中、荷两家能源企业比较表据表3可知( )
2.
《隋书·食货志》记载:“(南朝)梁初,唯京师及三吴、荆、郢、江、湘、梁、益用钱,其余州郡则杂以谷帛交易,交、广之域,全以金银为货。”这一记载可以用来说明南朝
3.
(2023·安徽·15)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后,苏联经济结构调整步履缓慢。重工业的片面发展阻碍了新兴产业的崛起,其发展战略始终难以转到以技术创新为动力、以效率为中心的集约化轨道。由此可见,此时苏联模式( )
4.
(2019·浙江余姚高三第一次选考科目模拟·9)我们来看看新文化派的主张:一、废除汉语,取消汉语,用英语或法语代替(刘半农、钱玄同);二、废除汉字,欲使中国不亡,非取消记载道教妖言的汉字不可(钱玄同);汉字不废,中国必亡(胡适);三、废除中国戏曲;四、废除中医中药。根据材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对中华传统文化全盘否定 ②对传统文化态度过于偏激 ③用极端手段批判封建礼教 ④要求用白话文取代文言文
5.
1883年,美国和加拿大共同推行“标准时间”制度。这一制度将北美两大国的领土,依据经度差异,划分为四个时区:东部时区、中部时区、山地时区和太平洋时区。相邻时区的时间依次相差一小时。此后,一年内美国85%的城市都采用了这一时间制度。这实质上反映出( )
热门试卷
部编版新教材高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83360做题
高考历史大事年表全练(190题)
去做题
已有74070做题
中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65324做题
3.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74选56)
去做题
已有57082做题
2021年天津卷
去做题
已有22128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