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扫一扫查看
题库首页
提分神器
学习问答
社群中心
VIP中心
试卷下载
您现在位置:
在线自测
>
模考卷
>
浏览试题
[单选题]
(2023·安徽示范高中高三上联考·14)1938年11月,中共将陕甘宁边区政府议会改为边区参议会,1939年1月,边区召开第一届参议会,参议会作为边区政权的核心被誉为“第一个适合中国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完善形式”。这说明陕甘宁边区政府具有
A
合法性
B
全国性
C
民主性
D
权威性
收藏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试题答案:
C
试题答案:
陕甘宁边区政府的成立,本身就体现了统一战线性质、民主性和新民主主义性质,在成立参议会后,按照“三三制”原则,开始实行“普遍、自由、直接、平等”的选举制度,所以故有“第一个适合中国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完善形式”的说法,故C项正确;材料并非说明政权的合法性,排除A项;全国性和权威性也并非材料所指,排除B、D两项。
相关题目
(2019·广东佛山顺德区二模·27)下表为中国某时段银钱比价表格数据反映了该时段
(2018·湖北天门、仙桃、潜江高三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题·41)(25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比较西方社会的转型与明朝中后期的社会状态可知,明朝中后期的政治思想、商业资本运作和科学技术等保持着大体与西方社会同步发展和较为顺畅的交流。欧洲近代化开始于15世纪至16世纪初的环球航行之后。在倡导“人文主义精神”的文艺复兴蓬勃开展之际,中国的阳明心学也正在席卷中华大地,李贽等人的反封建思想之锐利也不逊色于欧洲启蒙思想家。在经济领域,无论东南沿海、华北乡村,手工业和商业生产领域都发生了结构性变化。此时的中国与世界越来越密切地联系在一起。中西间的政治、经济、宗教和科学技术活动交流日益密切,由西方传教士输入的欧洲近代科学知识,也为中国一些有识之士所接纳;中国的商品市场因为有许多国家的参与而纳入世界体系。 ——摘编自宁欣主编《中国古代史(下册)》 材料二 西欧诸国的海上贸易和殖民活动,得到了本国政府的大力支持。西欧各国王权实行的是重商主义政策,而中国的封建专制皇权则恰恰相反,实行的是“重农抑商”政策,大明皇帝的统治者对世界形势懵然不知,当葡萄牙人进入澳门时,他们仍处之泰然,丝毫没有感到这是处于重大转折中的西方殖民力量伸入东方繁荣第一个触角。中国的私人海外贸易既然得不到政府的保护而未能充分发展,也就不能通过海外贸易而积累足够的货币资本,促进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近代史编》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阐述明朝中后期中国和西欧推动社会转型的因素。(16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在推动社会转型方面,与西方国家相比明朝中后期中国政府的主要行为并分析其主要原因。(9分)
(2023··7)下表为1913年、1930年中国纱线产量及消费量统计表。据此可知,这一期间我国
(2019·浙江温州高考选考适应性测试·13)在雅典,每年都要为牺牲的战士举行公共葬礼,邀请最著名的演说家发表葬礼演说。研究表明,这些葬礼演说所阐述的主要是城邦的意识形态,而不是对死者的赞扬。帕特农神庙上的浮雕刻画了泛雅典娜节的游行队伍和马拉松战役中牺牲的194名战士。学者们注意到,整幅浮雕没有突出任何个人,强调的是整体。据此可以得出①雅典民主改革成果经受了战争的检验 ②雅典的衰落与连年的战争是分不开的③帕特农神庙体现了雅典城邦的意识形态 ④雅典公民往往将城邦利益看得至高无上
(2025·湖南长沙师大附中月考·8)1861年初,常熟太平军决定“着佃启征田赋”,即佃户交租,地主交粮。佃农在交粮后,仍有交租义务。期间,针对地主不经备案私自收租,当局颁布田凭政策,地主对领凭收租反应冷淡。这主要反映出( )
(2024·石家庄三模·9)图2是“两弹一星”工程(包括相关任务)组织机构的设立及撤并情况(方框的长度表示其存在时间)。这说明( ) 图2
(2019·清华大学高三学生标准学术能力诊断测试·28)1875年,外商洋行至江南制造总局考察,发现办公室秩序井然,“埋头读书者,亦多也”,但仔细观察,却发现工作人员所读之书中业务书籍很少,经书占了多数。这说明洋务企业
(2023·浙江浙南名校高三上联考·2)下图是不同时期制作陶瓷使用的主要工具,它们反映了我国古代陶瓷业
(2023·河北高三调研·1)孔子建立了以仁为核心、以礼为规范的思想体系,认为礼是自我完善的外在规范。荀子提倡“隆礼”,同时强调礼的作用是“别”,是“明分使群”,使社会成为有组织的群体;为了达到此目的,他主张以法入礼,严格上下伦理等级秩序。儒家这一思想的发展
中国共产党的一份文件指出:在目前的形势下,“富农也开始参加反对帝国主义侵略及豪绅地主军阀官僚的革命,或采取同情与善意的中立态度”。因此,“加紧反对富农的策略”“现在已经不适当了”。这份文件可能发布于( )
热门试题
1.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新航路开辟后的一段时间,亚洲一些国家生产的棉织品由于份量轻、颜色鲜明、价格低廉、尤其是耐洗,在欧洲非常受欢迎,开始被大量进口,但却被英国一些小册子作者污蔑为“适于轻佻女子的低劣商品”。这从本质上反映了
2.
(2021·安徽合肥一模·18)“一般看来,这一变化对欧洲人是有利的,但对其他地方的人则意味着灾难,如由于欧洲传来的天花等疾病,美洲人口大量减少;非洲出现跨大西洋的奴隶贸易;远至澳大利亚,则是长期存在的文化和语言的毁灭”。“这一变化”( )
3.
(2023·江苏南通·8)“唇亡则齿寒,户破则堂危”,强敌压至鸭绿江边,我国已难以安定从事建设,领土主权和国家安全受到严重威胁。为挽救危局,中共中央毅然决定( )
4.
毗湿奴是印度教的三位最高主神之一。在越南南部7—8世纪的考古遗址中,发现有一些雕刻有毗湿奴形象的金匾,其形象包括毗湿奴的轮子、毗湿奴的法螺、毗湿奴的各种化身(鱼、龟、猪)、毗湿奴的坐骑大鹏金翅鸟等。这反映出( )
5.
(2024·北京西城区二模·12)查士丁尼统治时期,为了打破西亚地区对丝绸贸易的垄断,拜占庭帝国设法获取中国的养蚕技术和丝织品加工的工艺。至公元6世纪中叶,发源于中国的丝织业,从原料生产到纺织成品这一整套技术完全传入了拜占庭帝国的统治区。这反映出( )
热门试卷
部编版新教材高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82910做题
高考历史大事年表全练(190题)
去做题
已有73912做题
中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64870做题
3.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74选56)
去做题
已有57079做题
2021年天津卷
去做题
已有22128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