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扫一扫查看
题库首页
提分神器
学习问答
社群中心
VIP中心
试卷下载
您现在位置:
在线自测
>
模考卷
>
浏览试题
[单选题]
明朝苏州一位叫谭晓的人,低价购买大量洼地,雇佣百名乡民劳动。低洼为池养鱼,池上筑舍养猪、鸡,鱼食其粪;四周垒高地,按地质种果树、蔬菜等。产品卖出后,收入是田地生产的三倍。这一现象
A
反映了庄园经济的盛行
B
表明租佃关系日益普遍
C
受益于商品经济的发展
D
说明农业技术趋于成熟
收藏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试题答案:
C
试题答案:
庄园经济是自给自足的,而材料果树、蔬菜“产品卖出”,不符合庄园经济的特征,故A项错误;“雇佣百名乡民劳动”,他们之间是雇佣关系,并非租佃关系,故B项错误;果树、蔬菜“产品卖出”,受益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市场的扩大,故C项正确;由材料无法推断农业收入的增加是农业技术趋于成熟的结果,故D项错误
相关题目
(2021·山东新高考质量测评高三12月联合调研监测·13)中世纪晚期,十字军在宗教狂热的驱使下去拯救圣墓,当他们终于攻占了耶路撒冷之后,便试图打开圣墓,期望证明上帝在世间的存在,证明永恒而神圣的东西与有限的东西的结合。然而令他们大失所望的是,圣墓中空空如也。这一现象可用于说明
明代阁臣的入阁方式,长期以皇帝直接任命为主;万历十九年则将部院大臣与科道官员会同推举若干人选、奏请皇帝点用的廷推定为唯一方式;天启年间,朝臣进一步要求皇帝点用在廷推名单中居于首位者。这反映了( )
学者指出,魏晋南北朝到隋唐时期,儒孝伦理在汉译佛经中被提升到相当突出的地位,如梵文佛经《六方礼经》在汉译过程中增加了子女事亲尽孝的义务规范。据此可知
下图是中国古代纺织业分布的变迁图。从图中可以看出
(2024·山东青岛二模·10)1200年,巴黎大学与巴黎市民发生流血冲突。国王菲利普二世颁下特许状:严厉惩罚施暴者;一旦学者被拘捕,要把学者立刻移交给教会法庭,不受巴黎市长以及世俗法庭的审判;保护师生的人身安全和私有财产。国王意在( )
(2019·全国Ⅰ卷高三五省优创名校联考·9)“百姓怕官”是鸦片战争前中国社会的常态。鸦片战争时,广东传出“百姓怕官,官怕洋鬼”的民谣。战后,广州民众成功地阻止英人入城,又有“官怕洋鬼,洋鬼怕百姓”的民谣。民谣的发展
(2023·湖北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压轴卷·3)西汉时期佛教最初传播于中原还是西域,众说纷纭。从语言学角度看,佛教传播并未经过西域的中介。《史记》《汉书》《后汉书》均未记载佛教在西域诸国传播的情况,而上述诸书的西域传记却是根据张骞、班勇等人的报告写成的,但已知的西域佛教文化遗址未超过公元2、3世纪。这表明( )
(2018·广东汕头毕业班质量监测题·47)【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5分) 材料 湘军的第二号人物是左宗棠。他于1861年底任浙江巡抚,1863年升任闽浙总督,1866年创办福州船政局,同年调任陕甘总督。1869年,阿古柏攻占库尔勒,进犯新疆。1871年7月,俄军占领伊犁,对当地人民实行军事殖民统治。伊犁民众要求清政府早日进兵,光复失地。当时,因日本侵略台湾,东南海疆也出现危机,在处置边疆危机的问题上,清政府内部产生了所谓的塞防、海防之争。以李鸿章为代表的一派认为“新疆不复,于肢体之元气无妨,海疆不防,则心腹之患愈棘”。左宗棠则认为“宜以全力注重西征,俄人不能逞其志于西北,各国必不致构衅于东南”。1875年5月,清廷任命左宗棠为钦差大臣,督办新疆军务。左宗棠制定西征计划,筹办粮饷,整编军队,积极为进军新疆做准备。1876年8月收复乌鲁木齐。1877年4月歼灭阿古柏主力。5月,阿古柏兵败援绝,服毒而死。至1878年1月,收复了被阿古柏侵占达13年之久的全部新疆国土,为早日收回伊犁创造了有利条件。 ——摘编自张海鹏主编《中国近代通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左宗棠收复新疆的背景。(8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左宗棠。(7分)
(2024·江西新八校高三联考(一)·11)12世纪,英王亨利二世进行司法改革,“在所有英格兰的大主教、主教、修道院院长、伯爵和男爵的同意下”,发布《克拉伦敦敕令》,主要是关于王室特使如何在各郡举行巡回审判,规定所有的自由人都要在王室法官到达该郡时出席郡的法庭,如有必要参加检举,特许权持有人也概莫能外。这一改革
(2024·江西上饶一模·5)清以前,历代实行两种国家行政管理体制,一是内地行郡县制,二是边疆少数民族行朝贡制。清朝则把郡县制深入推进到边疆地区,国家派官治理,落实中央对边疆地区的直接管辖权。这一变化表明( )
热门试题
1.
(2020·山东日照三模·3)流行服饰是一个时期政治、经济、文化的缩影,反映着社会发展变化。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服饰呈现不同的特色。依据所学知识推断,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服饰特色是
2.
(2023·新疆乌鲁木一模·14)宣传画是一种文化符号,具有浓厚的时代气息。下图是冯一鸣创作于1954年6月的一幅宣传画,题为《开掉田埂大家就成一家人》。该宣传画反映出当时我国
3.
中唐以后,寺院时常被借用为文艺表演的场所。到了宋代,勾栏、茶肆等成为固定的演出场所,场所张挂写有演员名单与献演剧目的纸粉、账额,戏班也有自成规模的行头与道具。这反映出( )
4.
(2018·湖南怀化·16)被马克思称为“第一个人权宣言”的是( )
5.
(2023·北京东城区一模·2)阅读下列史料,得出的结论最恰当的是
热门试卷
部编版新教材高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83358做题
高考历史大事年表全练(190题)
去做题
已有74070做题
中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65323做题
3.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74选56)
去做题
已有57082做题
2021年天津卷
去做题
已有22128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