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扫一扫查看
题库首页
提分神器
学习问答
社群中心
VIP中心
试卷下载
您现在位置:
在线自测
>
模考卷
>
浏览试题
[单选题]
罗马帝国时期一份法律的执行细则记载:城市议会负责地方公共建设,但重大工程需报元老院批准;行省居民可依据法律申请罗马公民权,享受与罗马公民同等的权利待遇。这说明罗马帝国( )
①运用法律维系帝国统治 ②元老院实际掌握国家最高权力
③公民权具有一定开放性 ④为封君封臣制的建立奠定基础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收藏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试题答案:
B
试题答案:
由材料“行省居民可依据法律申请罗马公民权”可知罗马运用法律维系帝国统治,故①正确;罗马皇帝实际掌握国家最高权力,并非元老院,故②错误;行省居民可依法律申请罗马公民权,体现公民权有一定开放性,故③正确;封君封臣制是欧洲中世纪的政治制度,与罗马帝国无关,二者时间不符,故④错误,选择B项符合题意。
相关题目
1956~1958年,中国艺术团曾经两次访问南美洲的智利、乌拉圭、巴西、阿根廷等国,通过演出、座谈、访问等活动表达了中国人民与各国人民友好、和平相处的愿望。同时,中国也邀请拉美国家相关人士来中国访问考察。中国此举( )
考古发掘的汉武帝初年银雀山(山东省临沂市)汉墓竹简文字与睡虎地(湖北省云梦县)秦简文字绝大多数相合,部分文字与先秦楚简文字结构相同,细节存在差异。这反映出( )
(2024·江西上饶二模·16)图3是英国漫画家凯文·卡拉赫于2023年创作的漫画《Not hungry at the moment》。这张漫画颇具深意,呈现出两组情境,两张餐桌,却传达着相同的隐喻。据此判断,“相同的隐喻”是指( )图3
25.中国古代有轻讼、贱讼、厌讼的思想,世人多以“重义轻利”的道德说教来反对诉讼。宋代袁采在其家训中则是从买卖借贷契约、诉讼成本等角度规劝减少诉讼,这反映出
在《十日谈》中,薄伽丘宣扬了对爱情的自由追求,并对女性表达了由衷的赞美。他塑造了一系列优秀、聪明、独立的女性形象,并赋予她们丰富的内心世界和追求幸福的权利。然而,在一些故事中,他却严厉批评那些不服从男性、违反传统道德规范的女性。这反映了当时西欧( )
(2019·吉林吉林三模·32)公元前349年,一位雅典政治家指出城邦的危机:“雅典公民们,你们曾经拿起武器反对斯巴达,保卫希腊的权利。但现在,你们不情愿作战,拖延缴纳要保卫你们自己财产的战争税。你们过去常拯救希腊人,现在失去了自己的财产,却仍坐以待毙。”此种危机最可能是
(2021·湖南名校联考联合体高三12月联考·1)长江、黄河是中华民族的两条著名河流,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很早就孕育着古老的文化,如图所示。下列选项对其解读正确的是 春秋战国时期文化圈分布图
徐中约在《中国近代史》中指出,中国“蒸汽船从1913年的893艘(总吨位达141,024吨)增长到1918年的2,027艘(总吨位达236,622吨);煤产量从1913年的1,280万吨增长到1919年的2,010万吨;钢产量从1914年的100万吨增长到1919年的180万吨。”这种情况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仁济医院是西方传教士在上海所办的一家医院。下面是1844—1875年间该医院开张后医治病人数量统计图。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 ) ①西式医院在通商口岸建立起来 ②中国人已经消除对西医的偏见③西学东渐促进口岸风气的开化 ④公共卫生事业得到了初步发展
(2024·河南开封三模·2)古代官衙大门面南而建,左右列砖墙两道,呈“八”字形布局,墙上张贴圣谕、告示、判词、科考录取名单等信息。清代考据家王引之认为,“盖卿大夫有临民之权,临民者,无不南面。”材料中衙门的设计主要反映了( )
热门试题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材料一 1648年10月,统治西班牙(西班牙哈布斯堡王朝)、神圣罗马帝国、奥地利(奥地利哈布斯堡王朝)的哈布斯堡王朝和法国、瑞典以及神圣罗马帝国内勃兰登堡、萨克森、巴伐利亚等诸侯邦国通过多边多轮会议,最终签订了《威斯特伐利亚和约》,形成了威斯特伐利亚体系。《威斯特伐利亚和约》中最突出的内容就是运用法律否定了教皇和皇帝的权威,承认了一系列民族国家的独立及其正统地位,是近代国际政治体系的开端。——摘编自韩略、刘伟博《试析威斯特伐利亚体系到维也纳体系的国际关系格局转换》材料二 1815年6月9日,英、奥、法、俄、普、西、葡及瑞典签署《最后议定书》,维也纳会议宣告结束。在维也纳会议上,反法同盟的主要成员国为了防止革命对本国的政治统治形成威胁,制定了维护封建统治的“正统主义”原则。根据这一原则,它们首先恢复了法国、西班牙、那不勒斯、葡萄牙旧王朝的统治。而且,为更有效地维护这一体系,1815年9月,在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一世的积极倡议下,欧洲各国君主建立了“神圣同盟”,以保卫君主政体和基督教义。俄、英、普、奥等欧洲强国为了解决列强有关领土纷争的矛盾,逐渐形成了所谓的“领土补偿”原则,即列强的利益可以失此得彼。由于这个原则,各列强既得利益不但不受损失,而且可以明目张胆地宰割和瓜分弱小国家。——摘编自于光胜《马克思恩格斯论维也纳体系的实质》材料三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联合国宪章》等确定的不使用武力、民族自决、和平解决国际争端等国际法原则得到普遍接受,逐渐形成以《联合国宪章》为核心的一整套国际规则体系。特别是冷战结束以来,国际组织、争取独立的民族、非政府组织和个人在国际政治舞台上的地位和作用不断上升,广大发展中国家要求修改、调整外国投资、开发和其他部分的国际法内容,国际法出现了一个新兴的分支——国际经济法。同时,从传统的国家领土逐步扩展到外层空间、海床洋底、南北极地甚至网络空间等,新涌现出诸如国际行政法、国际旅游法、核法和极地法等数十个新分支(部门法)。现代国际法越来越多地体现各国的共同利益和共同价值,日益成为维护人类普遍价值和利益的法律秩序。——摘编自盛红生《战后国际法体系演变与中国角色》(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威斯特伐利亚体系形成的背景。(6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维也纳体系的实质,并指出这一体系和威斯特伐利亚体系在处理国际事务的共通之处。(8分)(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二战后国际法的主要变化。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国际法的认识。(11分)
2.
西汉昭帝、宣帝时期创建了常平仓制,即“令边郡皆筑仓,以谷贱时增其价而籴以利农,贵时减价而粜,名日常平仓,民便之。”常平仓的设立旨在( )
3.
(2014.重庆文综.11)启蒙运动主要是一场知识分子运动,但是启蒙知识分子的活动并不局限于书斋,而是具有空前的公共性。他们依靠各种社会文化机制,展开广泛的交流活动。能够支持这一说法的是,在当时的欧洲①社会名流和知识精英经常组织学术聚会②许多国家建立了科学院和学术社团组织③一些大学成为研究和传播新思想的重镇④各国学者著书立说享有同样的出版自由
4.
柏拉图在《理想国》中认为城邦应由生产者、护国者和统治者三个阶层组成。这三个阶层的人们可通过受教育拥有相应的美德。初等教育通过情感教育进行美德的培养,塑造正义的心灵,帮助青年人为履行国家所要求的军事职责做准备;高等教育针对成年人进行,意在选拔国家统治者。这说明柏拉图( )
5.
(2024·浙江高考·20)在马可·波罗之前,欧洲人只知道丝绸来自神秘东方,并不清楚它原产地的模样。马可·波罗通过分享亲身经历,把来源地具象化。《马可·波罗游记》成为中世纪欧洲最重要的畅销书之一。随后几个世纪,许多探险家、航海家和商人决定追随马可·波罗的脚步,一定要前往马可·波罗所描述的东方。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在某种程度上是受到马可·波罗的书和前往中国的愿望影响的。上述材料旨在说明( )
热门试卷
部编版新教材高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82908做题
高考历史大事年表全练(190题)
去做题
已有73912做题
中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64862做题
3.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74选56)
去做题
已有57079做题
2021年天津卷
去做题
已有22128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