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扫一扫查看
题库首页
提分神器
学习问答
社群中心
VIP中心
试卷下载
您现在位置:
在线自测
>
模考卷
>
浏览试题
[单选题]
晚清重臣曾国藩和大学士倭任虽然对待西学的态度方面方面针锋相对,但是他们都具有浓厚的理学色彩,在他们影响下“学人轻蔑宋学的观念一变。”这种现象的合理解释是
A
社会危机的影响
B
经济变迁的推动
C
理学功能的更新
D
中央集权的削弱
收藏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试题答案:
A
试题答案:
材料提到,晚清重臣曾国藩和大学士倭任都具有浓厚的理学色彩,在他们影响下“学人轻蔑宋学的观念一变。”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理学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和民族精神,晚清社会危机严重,导致宋学受重视,故A项正确。经济变迁属于社会危机的一个方面,故B项错误。社会责任感和民族精神不属于理学功能的更新,故C项排除。中央集权的削弱,材料无法体现,故D项错误。 考点: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鸦片战争?影响
相关题目
(2022·江西省南昌市一模·4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学术思想,是一个民族的灵魂。看似虚悬无薄,实则前进的方向全是受其指导。中国是一个学术发速的国家。几千年来学术分门别类,各致其精。如欲详述之,将数十百万言而不能尽。现在所讲的,只是思想转变的大略,及其和整个文化的关系。西洋学术输入以来,中国人对之之态度,亦经数变。(一)其初是指采用西法者为用夷变夏,而极力加以排斥的。(二)继则变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三)再进一步,就要打倒孔家店,指旧礼教为吃人,欢迎德谟克拉西先生、赛因斯先生,并有主张全盘西化的了。其实都不是这么一回事。现在文化前途的转变乃是整个社会组织的改变,并非一枝一节的问题。——摘编自吕思勉《中国通史》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将从鸦片战争到新中国的成立期间中国人对“西洋学术”态度的演变划分为几个历史阶段,说明划分的理由,并选择其中一个阶段进行阐述。(要求:明确时间,理由充分,观点正确,表述清晰。)
宋代,福建与江南发达地区联系密切,江南商品大量流入参与对外贸易。在对外贸易活跃的背景下,泉州逐渐取代广州成为中国最大的对外贸易港口,福建成为中国海外贸易最发达的区域。其发展源于( )
(2024·河北模拟·13)中世纪后期,英国几乎所有的实用知识学校都新开设了与欧洲大陆科学成果相关的课程,一些在医学、几何学、天文学、航海学中最重要的发现以及全部的数学都来自于学校教育……并延伸到了与制造业相关的行业。因此,工业革命中的发明者大都来自于经济社会旋涡之中的实践者。这说明
(2023·山东临沂一模·2)“谤”字本义是指议论或批评别人过失,相传尧舜时代广树“谤木”,以便民间批评权力的运行。至秦汉时“谤木”已完全失去原有的功用,而“诽谤”也由批评权力的激赏,衍变为无中生有毁人名誉的罪名。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2023··21)下表所示是19世纪晚期至20世纪初期法国的经济状况。这可以用来说明该时期法国
汉初有“贾人不得衣丝乘车”“市井之子孙亦不得仕宦为吏”的规定,但汉武帝时期“齐之大煮盐”东郭咸阳、“南阳大冶”孔仅却被任命为大农丞,负责盐铁事务;“洛阳贾子”桑弘羊也因擅长计算而受到重用。汉武帝的做法体现了( )
1986年7月28日,戈尔巴乔夫在海参崴讲话,承认美国是一个太平洋强国,“没有美国的参加,太平洋地区安全与合作问题是不能得到使各方面都感到满意的解决的”。他甚至表示,苏美两国在远东和太平洋都存在着“不少互利合作的可能”。对戈尔巴乔夫的讲话解读正确的是( )
《春秋左传》载:“桓公五年秋,王以诸侯伐郑,郑伯御之……王卒大败。祝聃射王中肩……夜,郑伯使祭足(人名)劳(慰问)王,且问左右。”这表明( )
(2023·山东临沂一模·13)有学者指出:“19世纪末,德国的商贩和英国的行商……在地球上每个角落里都彼此竞争。无数小冲突成为大战的借口,总有一天世界上会发生这种大战。”这说明
(2018·湖北天门、仙桃、潜江高三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题·47)(15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约翰·梅纳德·凯恩斯(1883—1946),是英国现代最著名的经济学家。他的总量分析法,抛开了传统的个量分析,从而使经济学完成了从微观经济学向宏观经济学的过渡。 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20年,资本主义世界经历了三次经济危机,其中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规模最大、时间最长、危害最深。危机的频繁发生,使西方国家的决策人急于找到解决经济问题的新方法,而传统的以“自由放任”为主旨的经济学说已不能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凯恩斯主义随之应运而生。从那时起,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都把凯恩斯主义奉为国策,并被许多西方人称之为“凯恩斯革命”“凯恩斯时代”等。 ——上述材料摘自罗静兰等著的《西方文化之路》 (1)依据上述材料,概括凯恩斯主义产生的背景。(6分) (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凯恩斯经济学理论的核心及其功能。(9分)
热门试题
1.
改革开放初期有学者认为,经济特区会沦为过去的“租界”,利用外资创办中外合资企业是西方国家资本输出、经济侵略的表现。这反映出当时( )
2.
(2025·河北承德高三上联考·8)1919年2月7日,李大钊主持北京《晨报》副刊改良,增设自由论坛,表示“凡有以新修养、新智识、新思想之著作惠寄者,无论文言或白话,皆所欢迎”。接着,李大钊又改造“译丛”栏,“‘译丛’一门拟多采东西学者名人之新著,且择其有趣味者追译之”。这些改良举措( )
3.
(2018·广东二模·30)1936年,中德签订合同,德国向中国提供1亿马克的无限期周转贷款,中国可随时用之于购买德国工业产品及其他产品,并规定贷款除南京资源委员会提取小部分用于购买工矿设备和技术合作外,其余绝大部分由南京用来购买德国军火和兵工设备。中国签订该合同的目的是
4.
(2020·江苏南通·28)1933年,苏联宣布“把分散的个体小农经济纳入社会主义大农业轨道的历史任务已经完成”。直接导致这一结果的原因是( )
5.
表3为1960—1994年世界对外直接投资存量情况统计表(单位:10亿美元)。它反映出这一时期的世界( )
热门试卷
部编版新教材高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83137做题
高考历史大事年表全练(190题)
去做题
已有74003做题
中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65169做题
3.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74选56)
去做题
已有57081做题
2021年天津卷
去做题
已有22128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