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扫一扫查看
题库首页
提分神器
学习问答
社群中心
VIP中心
试卷下载
您现在位置:
在线自测
>
模考卷
>
浏览试题
[单选题]
(2019·四川宜宾一模·26)魏晋至隋唐时期,修造了山西大同云冈石窟、河南洛阳龙门石窟和甘肃敦煌莫高窟等石窟。这反映出
A
儒学正统地位削弱
B
道教文化的广泛传播
C
佛教影响范围扩大
D
北方经济影响力上升
收藏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试题答案:
C
试题答案:
【考点】魏晋至隋唐“三教合一”潮流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魏晋至隋唐时期佛教的传播。材料石窟属于佛教建筑,反映出佛教影响范围扩大,故选C项;材料反映出佛教的传播,没有体现出对儒学地位的影响,排除A项;材料反映出佛教的传播,与道教无关,排除B项;材料反映出佛教的传播,与北方经济影响力上升无关,排除D项。
相关题目
(2023·广东深圳光明区二模·13)1664年出版的《贸易论》主张以人工财富和货币财富取代以土地为主的自然财富,强调以对外贸易取代国内自然财富的积累方式。这些观念很快流行,英国掀起了海外探险、殖民和贸易的热潮。据此可知,该理论
表1是1919年《申报》涉及爱国主义的广告数量统计,对材料信息解读正确的是表1
成书于元朝的《农书》列举了围田、柜田、架田、涂田、沙田和梯田等田制,前五种行于滨江海湖泊之地,后一种行于多山丘陵之域。这反映了当时
抗日战争时期,在根据地政府的支持引导下,合作社商业得到迅速发展。陕甘宁边区合作社数量从1942年的205个增长到1945年的690个,参加合作社的社员人数从11万增长至26万。有的地区合作社发展成为包括消费、生产、运输、信贷等多种合作的综合性合作社。这一现象( )
在11世纪至13世纪中国社会发生了巨大变化。下列现象中可以佐证此观点的是
图2为20世纪上半期荣氏兄弟工业区位选择主要因素占比示意图。据图可知,荣氏兄弟工业区位选择主要是基于图2
(2023·河北高三调研·11)在中世纪的西欧,封君封臣制度的建立需要履行一套特定的仪式,解除关系封君也要正式地归还象征骑士领的木棍、羊茅植物等物品,并同时宣布“我自愿废除你对我的臣服,我使你我平等起来”。这说明当时的西欧
拜登政府时期,“基于规则的国际秩序”是其外交辞令中的高频词汇。史蒂芬·沃尔特一针见血地指出:“问题的关键不在于美国偏好‘基于规则’的秩序……而是在于谁来决定哪些规则在何处适用。”该学者的观点体现了( )
北宋时期,朝廷在图3所示地区设置了大量堡寨负责屯田、护耕和疏通粮道。据此可推知( )图3
(2018·湖北武汉二月调研·26)晋朝官员陈寿所写正史《三国志》视曹魏政权为正统,而成书于宋元时期的《三国演义》 则以蜀汉为正统,至清代毛氏修订后更突出了蜀汉的正统地位。对此解释合理的是
热门试题
1.
(2020·山东滨州·17)右侧漫画创作于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表明英国国王的权力受到了约束。这一约束的法律依据是( )
2.
(2024·江苏苏州·22)1943年,中美英三国举行会议并发表宣言:日本所窃取的中国领土,例如东北地区、台湾及其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等,归还中国。该会议是( )
3.
(2019·江苏盐城·16)建构示意图,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下图横线处最恰当的内容,应该是( )
4.
(2016·广东省·14)1954年,中国、印度、缅甸再次重申:“如果这些原则不仅适用于各国之间,而且适用于一般国际关系之中,它们将形成和平与安全的坚固基础,而现时存在的恐惧和疑虑,则将信任感所代替”。由此可见,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 )
5.
苏联完成农业集体化于______年
热门试卷
部编版新教材高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82911做题
高考历史大事年表全练(190题)
去做题
已有73912做题
中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64870做题
3.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74选56)
去做题
已有57079做题
2021年天津卷
去做题
已有22128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