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扫一扫查看
题库首页
提分神器
学习问答
社群中心
VIP中心
试卷下载
您现在位置:
在线自测
>
模考卷
>
浏览试题
[单选题]
(2018·河南洛阳高二第一学期期中·11)梁启超说:“欧洲之所以有今日,皆由十四五世纪时,古学复兴,脱教会之樊篱,一洗思想界之奴性,其进步乃沛乎莫能御。”梁启超意在强调
A
文艺复兴打破了中世纪神学的桎梏
B
启蒙运动构建新社会的蓝图
C
智者学派促使人们具有了自主意识
D
宗教改革挑战了教皇的权威
收藏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试题答案:
A
试题答案:
【考点】文艺复兴;第8课 西欧的思想解放运动 【解析】材料“十四五世纪”“脱教会之樊篱”,体现出文艺复兴打破了中世纪神学的桎梏,故A项正确;启蒙运动兴起于17—18世纪,与材料“十四五世纪”时间不符合,故B项错误;公元前5世纪兴起的智者学派,与材料“十四五世纪”时间不符合,故C项错误;16世纪的宗教改革,与材料“十四五世纪”时间不符合,故D项错误。
相关题目
《中国史》(宫崎市定)中说:“在中国人原来的天下主义里,近代国家的观念很薄弱,但如此四方压迫之下,不可否认的是产生了国家和国民的自觉。……同治中兴其实没什么,但是“中兴’灌输了自信,实际内里是国家主义抬头。”此时期,最能反映近代国家观念的举措是( )
1940年,苏联女性就业者占就业总人数的比重由38.4%上升到57.4%。1942年底,轻工业中81%的工人为女职工。1943年,18周岁以下少年在各工业部门的职工比重达到40%—60%。这些现象的出现是由于( )
中唐以来,“道”是以监察和军事合成的,具有很大的独立性,“号令自出,以相侵击,掳其将帅,并其土地,天子熟视而不知,反为和解之”。这种现象造成的结果是
1932年,国民党军队在苏区挨村挨户地“清剿”红军,使得大批贫苦农民放弃家园跟随红军进入大别山,他们为红军探敌情、送消息;国民党军队烧山毁林,他们就到处贴标语:“树也砍不完,根也挖不尽,留得大山在,到处有红军。”上述现象反映了( )
(2025·重庆高三期中·3)北魏中后期的《元弼墓志》《元淑墓志》《李氏墓志》等墓志文,不仅喜欢歌颂墓主及其祖先的德行、功业与文学,而且还讲究藻饰,普遍具有对偶工整、韵律谐美等特征。这体现出北魏士人( )
(2019·广东茂名一模·35)2018年12月17日,世贸组织在瑞士日内瓦开始对美国进行新一轮的贸易政策审议。已有40个成员向美国提出了1700多个书面问题;64个成员发言,对美国相关贸易政策提出关注,要求美国放弃单边主义措施,维护多边贸易体制。材料反映了
提高民众抗日救国积极性 增强人民抗战必胜信心践行中共新民主主义理论 维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1296年教皇卜尼法斯发布训令,未经教皇同意禁止任何国家的教士向君主纳税。1301年,法国国王腓力四世首次召开法兰西三级会议,寻求民众的支持,宣称卜尼法斯是一名应该从教廷中开除的异教徒和罪犯。据此可知( )
(2019·河南郑州三模·34)英国乡村拾穗惯例由来已久。济贫委员会在1843年的调查显示,一个家庭捡拾三四蒲式耳(计量单位)的谷物是较为普遍的现象,约占家庭总收入的3%一13%。捡拾谷物对穷人的重要性依旧不言而喻。但到19世纪末,乡村女性逐渐放弃了拾穗活动。上述转变的主要原因是英国
下表为《部分省方志中关于辣椒最早记载情况表》,此表可用于( )
热门试题
1.
第二次鸦片战争开始:____年(只写数字)
2.
1938年3月罗斯福亲信卡尔逊在《关于中国西北部军事活动的报告》中说:中国广大民众具有一种崭新而且不寻常的民族主义精神;日本步兵在应对传统军事战役时效率较高,但面对没有固定成法可循的战术时却无所适从。这一报告
3.
(2014·江苏苏州·4)中国历代疆域的沿革是国家形成与发展的历史见证。下列四幅示意图按朝代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4.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主要拉美国家形成了土著主义思潮。秘鲁作家强调秘鲁民族是印第安人的民族,多数人口是当地种族,仍然讲本地的语言,视白人为入侵者。墨西哥著名人类学家通过考古和田野调查,使人们重新认识了印第安文化,并把印第安文化提高到国家文化基石的地位。这表明拉美国家的土著主义思潮( )
5.
入主西欧前的日耳曼人也有“国王”,国王的权力并不是无限的,他不能一意孤行,如死刑、囚禁,甚至鞭笞等种种事务都由祭司们决定。……日耳曼人中,小事由酋帅们商议;大事则由全部落议决。这对中古西欧政治的主要影响是( )
热门试卷
部编版新教材高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82910做题
高考历史大事年表全练(190题)
去做题
已有73912做题
中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64870做题
3.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74选56)
去做题
已有57079做题
2021年天津卷
去做题
已有22128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