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扫一扫查看
题库首页
提分神器
学习问答
社群中心
VIP中心
试卷下载
您现在位置:
在线自测
>
模考卷
>
浏览试题
[单选题]
(2025·“化蝶杯模拟·2)在甲骨卜辞中,对异族战俘和奴隶施用“刖”有几百处记载,如:丁已卜,亘,贞(“占卜”之意)刖若。结合下表,据此可知殷商( )
A
占卜决定国家大事
B
社会风气较为原始
C
国家机关逐渐完善
D
形成成熟文字系统
收藏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试题答案:
B
试题答案:
从“刖”刑这种残酷的刑罚方式可以看出,殷商时期对于异族战俘和奴隶的处置方式相当残忍,这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一种较为原始、野蛮的状态,故选B项;材料主要是通过“刖”刑的记载来反映殷商时期的社会状况,而非占卜在国家大事中的作用,排除A项;材料中并未提及任何关于国家机关完善的信息,而是聚焦于刑罚方式的残酷性,排除C项;虽然甲骨文是成熟的文字系统之一,但材料中并未强调这一点,而是通过分析“刖”字的字形和造字意图来探讨殷商时期的社会状况,排除D项。
相关题目
唐朝“侍老”制度规定,对年龄在六十岁以上的老人,赋役俱免;八十岁以上者,给予一名“侍丁”在其身边照顾,免其赋役。这说明唐朝
毛泽东在党的某次会议报告中指出:1927年以后,我们的工作重心放在乡村……从现在起,开始了由城市到乡村并由城市领导乡村的时期。但是,城乡必须兼顾,决不可以丢掉乡村。这次会议( )
(2019·湖北华中师大一附中高三5月押题考试·25)汉代继承了秦朝抽取人头税的做法,规定:年龄在15到30岁之间的未婚女性需缴纳5倍于常人的人头税。这主要反映了汉代
“这次会议,党的指导思想由教条主义占主导逐渐变为实事求是占主导,随着中国革命从胜利走向胜利,实事求是观念一步一步地深入到中国共产党人的心中。”“这次会议”发生在
唐前期实行食实封制度,皇室诸王派人直接到封户之州征取租庸调,分割国家税收。唐中期以后,封户缴纳的封物改为由国家征收后送到京城,再由食封的皇室诸王领取,庸调也降到以三丁为限。这说明( )
近代诗人黄遵宪有诗云:“城头蓬蓬雷大鼓,苍天苍天泪如雨,倭人竟割台湾去…….成败利钝非所睹,人人效死誓死拒,万众一心谁敢侮?”该诗句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2018·湖南衡阳一模·47)(15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晚清民初的一批学人,以傅斯年为代表,有志于沿着(欧洲)东方学的道路,推进中国的人文学术水平,提出“我们要科学的东方学正统在中国”的口号,这与陈寅恪当时的学术研究有不谋而合之处,他们都同属于主张中国学术与世界学术潮流接轨的力量,1930年代,陈寅恪开始进入中国中古史研究领域。其实之前陈寅恪的佛教和周边民族历史研究与中国学术环境是有些脱节的。陈寅恪的学问更欧化,对语言的要求也更高。对于学生来说,他开设的课程过于艰深,这成为教学中的一大问题,他不得不有所改变,转而开设魏晋南北朝史和隋唐史课程,而他对自身的学问和学界潮流的反思,才是转而以中国史为主要研究方向,并开始理论建构的。欧洲是国际东方学的中心,有着悠久的学术传统,名家辈出,以陈寅恪对自己的期待,是不甘为人后的,在这种情况下,陈寅恪加大中国中古史研究的力度,并致力于理论体系的构建,不但是他在学术上进行的自我突破,对当时希望跻身世界学术前列的中国学界来说,这种新的尝试也有着重要的示范意义。 ——朱溢《陈寅恪中国中古史理论体系的建立》 (1)根据材料结并合所学知识,分析陈寅恪学术转型的主要原因。(9分) (2)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陈寅恪先生在学术史上的贡献。(6分)
(2019·江苏徐州高三考前模拟检测·3)中国古代某思想家认为“不务去天理上着功夫,徒弊精竭力,从册子上钻研,名物上考索,形迹上比拟,知识愈广而人欲愈滋,才力愈多,而天理愈蔽。”这位思想家应是
西周时期,楚国国君熊渠日:“我蛮夷也,不与中国之号谥。”战国时期,屈原却认为“帝高阳(颛顼)之苗裔兮”,表示楚人是五帝之一颛顼的后代。这说明
据《史记》记载,汉武帝多次派使节携带大量钱财布帛出使西域诸国。在大宛国一带,“以蒲陶(葡萄)为……俗嗜酒,马嗜苜蓿。汉使取其实来,于是天子始种苜蓿、蒲陶肥饶地。及天马多,外国使来众,则离宫别观旁尽种蒲萄(葡萄)、苜蓿极望”。这一记载反映了
热门试题
1.
(2024·山东枣庄高二下期末·15)图3德国历史学家斯宾格勒在1918年7月出版的《西方的没落》一书中的摘录片段。这种现象意味着( )图3
2.
图1所示为中国流动人口数量变动情况,这一现象产生的主要因素是( )
3.
(2023·广西·6)在“18国际博物馆日”到来之际,志愿者小明参与了市博物馆一个展区的布展。根据下列图片推断这一展区的主题是( )
4.
(2019·安徽“江淮十校”第二次联考·6)郑观应在《盛世危言》一书中说:“自道光年间,大开海禁,西人之工于牟利者,接踵而来,操贸易之权,逐锥刀之利,民间生机,皆为其所夺……自洋布洋纱入口,土布销场遂滞,纺绩稀少,机轴之声欲断矣。”材料表明
5.
(2024·甘肃高考·4)据碑志记载,李素,波斯人,唐天宝年间,其祖奉命出使中国,获赐李姓;其父李志,任广州别驾;李素与其子李景亮,博学攻文,恪勤奉忠,先后任翰林待诏。从李素家族的经历可以看出,唐代( )
热门试卷
部编版新教材高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83136做题
高考历史大事年表全练(190题)
去做题
已有73996做题
中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65169做题
3.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74选56)
去做题
已有57081做题
2021年天津卷
去做题
已有22128做题